网络大V说,虹口是一座尚未被完全发现的“创作富矿”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4 20:42 1

摘要:9月4日,由中共虹口区委网信办、北外滩街道联合主办的网络大V看虹口、“AI在北外滩”创作大赛启动。作为响应《上海市关于支持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的若干举措》(“沪九条”)的落地实践,本次活动聚焦新时代虹口发展路径,为优质内容创作者搭建思想碰撞平台。

9月4日,由中共虹口区委网信办、北外滩街道联合主办的网络大V看虹口、“AI在北外滩”创作大赛启动。作为响应《上海市关于支持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的若干举措》(“沪九条”)的落地实践,本次活动聚焦新时代虹口发展路径,为优质内容创作者搭建思想碰撞平台。

现场正式发布“虹口区网络大V创作地图”,以“历史基因+数字创作”为核心理念,有机串联德邻公寓、邮政大楼、世界会客厅等十大特色点位,为广大创作者提供清晰的创作导引,持续赋能优质内容生产与传播。

德邻公寓、白玉兰党群服务站、建投书局、辛垦书局、涟Cafe等场所正式“出道”,获授“互联网优质内容共创空间”。这些空间串起了虹口的历史肌理与现代功能,既成为创作者贴近区域发展的“灵感实验室”,也是进一步展示虹口形象的“微型窗口”。网络大V可定期在空间内举办创作沙龙、技术培训、政策解读等一系列活动,全面激发区域内容创作潜能,实现“一次融入,长期赋能”。

在嘉宾分享和交流互动环节,来自各领域的大V代表讲述了区域发展与内容创作的共鸣点。阿基米德创始人王海滨分享了在互联网时代如何借助新媒体手段赋能城市文化传播的见解。他表示,优质内容不仅要“有意思”,更要“有意义”,应当深入挖掘虹口作为“海派文化发祥地”的深厚底蕴,通过声音、视频等多媒体形式,让老故事焕发新魅力,让北外滩的发展叙事传播得更远、更深入人心。

全网粉丝量超千万的汉字艺术家、作家“王左中右”表示,“我对虹口怀有深厚的感情,曾在这里的河滨大楼办公五年。那是我心中的‘梦中情楼’——在阳台上就能眺望陆家嘴‘三件套’,可说是租过最理想的工作室。”

从公众号转型至短视频领域,他致力于用新视角讲述城市故事。在这个过程中深刻体会到,优秀的城市宣传不仅要展现宏大场景,更应注重情感共鸣和文化挖掘,真正凝聚本地人的认同、吸引外地人的关注。他说“虹口是一座尚未被完全发现的“创作富矿”,它值得被更多人看到和传播。”

“上海小阿姨”结合自己从普通上海女孩成长为拥有600万粉丝的创作达人的经历,分享了内容创作的心路历程。她表示,内容创作的核心是“真实”和“接地气”,要用市民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上海故事、虹口故事。她对虹口区打造互联网优质内容共创空间并发布创作地图的举措表示感谢,认为这为创作者提供了清晰的创作线索和宝贵的资源支持,并期待未来能沿着这条地图路线,开展更多线下粉丝互动、主题直播等活动,共同打造具有虹口特色的网红内容IP。

YGvision账号负责人程俊彦表示:“虹口对我而言是创作的选题,更是我生命的底色和情感的根脉。”作为土生土长的虹口人,一直用航拍镜头记录城市变迁。他特别提到,“沪九条”政策为内容创作者提供了坚实的支持,让创作者不再“孤军奋战”,而是融入城市发展的大叙事中。他将继续以航拍为媒,用天空的视角讲述地面的故事,创作出更多“含金量”与“含情量”并重的优质内容,助力北外滩乃至上海的城市形象传播。

“洋大洋来了”账号负责人大洋分享了他作为一名外国博主在中国生活、创作的体验。他表示,上海是一座充满魅力和机遇的城市,而虹口北外滩的快速发展更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生动缩影。他希望通过自己的镜头和文字,继续搭建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把更多虹口的故事、上海的故事讲给世界听,让国际友人更好地了解真实、立体的中国。

与此同时,“AI在北外滩”创作大赛正式启动,大赛鼓励参赛者运用AIGC技术尽情发挥想象,对北外滩进行地标重构、人文演绎乃至未来预演。涌现出的优秀作品将成为虹口高质量发展的“数字注脚”,助力“上海北外滩,都市新标杆”被更多人所熟知,进一步提升虹口城区形象。

此次活动标志着虹口将聚焦互联网优质内容供给,通过空间支撑、大V引领、AIGC技术的三重联动,努力打造开放创新、活力迸发的互联网内容创作生态,为上海建设全球内容创作高地提供“虹口方案”。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