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聚亚太智慧星火,启医学创新之程。第34届亚太肝病学会年会(APASL 2025)于2025年3月26-30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本届大会以“多元合作·创造消除和治愈的奇迹”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球肝病学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及医疗从业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肝
导读
聚亚太智慧星火,启医学创新之程。第34届亚太肝病学会年会(APASL 2025)于2025年3月26-30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本届大会以“多元合作·创造消除和治愈的奇迹”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球肝病学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及医疗从业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肝病防治的最新进展与未来方向。
3月28日上午9时15分,本届APASL大会开幕式及颁奖典礼在四层大会堂A厅正式拉开帷幕。医脉通团队已达盛会现场,为大家带来APASL大会开幕式及颁奖典礼的现场播报。
开幕盛况
本次会议开幕式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徐小元教授与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王宇理事长共同主持。两位教授隆重介绍了出席本次会议的专家学者,并对到场参会的同道表示欢迎。
开幕式伊始,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夏刚副局长发表致辞,代表中国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对大会召开表示祝贺,并向各位与会专家表示欢迎和感谢。夏刚副局长表示,病毒性肝炎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大传染病,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其防治工作,通过免费疫苗接种、规范诊疗及全民宣教等措施,显著控制新发感染并降低疾病负担。当前全球尤其亚太地区病毒性肝炎的防治仍面临重重挑战,未来将进一步完善防治政策,强化预防接种、检测筛查、规范治疗等措施,为消除肝病危害、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而努力。
随后,大会主席、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魏来教授发表致辞,代表APASL对与会专家表示欢迎和感谢。魏来教授指出全球约60%的乙型肝炎病例集中在亚太地区,本次会议特设立病毒性肝炎消除论坛,携手世卫组织共同探讨加速消除进程的战略与实践经验。会议还设立多学科合作论坛,邀请各领域专家为患者提供全方位、全流程服务,并邀请护理专家提升患者护理水平。此外,会议设立功能性治愈论坛,聚焦乙型肝炎的功能性治愈目标。大会还将发布乙肝功能性治愈新共识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同时,会议关注女性领导力在肝病领域的重要作用,深入探讨如何提高女性医生的领导力。
随后的开幕报告环节由2024年APASL主席、日本顺天堂大学医学院顺天堂医院Shuichiro SHIINA教授与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南月敏教授联合主持。
首先由日本东京大学Masao OMATA教授发表演讲,他以“APASL和《Hepatology International》”为主题进行报告,介绍了APASL的发展历程、成就与未来展望。他阐述了APASL自成立以来的发展情况,包括组织的期刊、会议、研究项目等,APASL在推动肝脏疾病研究、教育和临床实践方面所做的努力,以及未来在整合资源、加强国际合作等方面的发展方向。
印度新德里肝胆研究所Shiv K. SARIN教授则聚焦亚洲地区肝病学会的发展,分享关于肝病学会教育与培训的调查结果。他详细分析了亚太地区肝病学会培训课程的设置、时长、入学考试、奖学金、出口考试等方面的情况,以及培训项目的认可度、开放性、师资构成等。还探讨了肝病学会服务的现状和改进方向。
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王宇理事长以“公共卫生层面的肝脏疾病负担”为主题报告,探讨了中国乙肝病毒感染的现状、影响因素及防控策略。他分析了中国HBsAg阳性率的变化趋势、不同年龄段的感染情况,以及乙肝感染的地区差异。还讨论了乙肝疫苗接种、抗病毒治疗、免疫遗传因素等对乙肝感染和相关疾病的影响,提出防控乙肝的综合措施。
土耳其科学院Necati ORMECI教授主要探讨了肝癌的筛查、风险因素和监测策略。他介绍了肝癌的流行病学特征、早期检测的重要性,以及多种筛查方法的效果。他指出肝癌的风险因素包括乙肝、肝硬化、酒精性肝病等,并提出了针对不同风险人群的监测方案和随访策略。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魏来教授以“未来肝病学”为主题进行报告,探讨了未来医疗发展的四个关键方向:国际化、整合化、智能化和创新化。在国际化方面,强调全球研究合作的重要性;在整合化方面,强调多学科协作和资源整合;在智能化方面,强调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提升医疗效果;在创新化方面,强调治疗手段和药物研发的创新。
中国工程院院士董家鸿教授在主题报告“肝脏疾病中的精准外科手术”中分享了关于精准外科手术的概念和发展。他表示现代科技与传统手术实践的融合引入了新的手术理念和技术,并介绍了多种创新技术,这些技术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精确性和效果。此外,他还提及未来手术导航系统的发展,强调数字和智能技术在手术实践中的重要性。
颁奖典礼
下午13时,大会迎来备受瞩目的颁奖典礼,公布了2025年APASL Okuda-Omata杰出贡献奖、APASL Powell-Sarin成就奖、APASL Lesmana-Sollano杰出导师奖、亚太肝病学会新星奖得主。魏来教授与Necati ORMECI教授共同主持典礼,Masao OMATA教授、Shiv K. SARIN教授、Jose D. SOLLANO教授及魏来教授四位颁奖嘉宾为获奖者颁发荣誉。
“Okuda-Omata杰出贡献奖”旨在表彰在肝病学领域做出杰出科学贡献的学者。今年的获奖者是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的贾继东教授。
“Powell-Sarin成就奖”是APASL组委颁发的荣誉奖项,以此来表彰在肝脏研究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学者。今年的获奖者是来自中国台湾高雄医学大学的余明隆教授。
“Lesmana-Sollano杰出导师奖”旨在表彰在肝病研究领域做出杰出贡献,并致力于培养领域研究人才的专家。今年的获奖者是来自印度新德里的Manoj K. SHARMA教授。
亚太肝病学会新星奖则由中国台湾大学医学院黄上秦医师与中国香港中文大学赛马会公共卫生及基层医疗学院陈静博士同时荣获。医脉通有幸邀请到陈静博士接受采访,分享肝病领域前沿学术进展,采访内容将在医脉通肝脏科公众号发布,敬请期待。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来源:医脉通肝脏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