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他们中,有冲锋陷阵的战士、有无私奉献的英烈、有默默坚守的凡人,而刘军便是其中之一。这位从烽火岁月中走来的老党员、老战士,用一生诠释了“跟党走、为人民”的初心,在保家卫国、建设祖国的征程上,留下了一串串坚实而闪光的足迹。2024年12月,刘军同志走完了她94载的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赵力文 通讯员 王美欣
大河汤汤,岁月奔流。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特殊时刻,当我们回望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总会被无数英雄儿女的故事深深打动。
他们中,有冲锋陷阵的战士、有无私奉献的英烈、有默默坚守的凡人,而刘军便是其中之一。这位从烽火岁月中走来的老党员、老战士,用一生诠释了“跟党走、为人民”的初心,在保家卫国、建设祖国的征程上,留下了一串串坚实而闪光的足迹。2024年12月,刘军同志走完了她94载的人生征程,她的革命经历与黄河治水故事,如同镌刻在时光里的印记,永远值得我们铭记。
时光回转。1930年,刘军出生于山东胶南县一个贫寒家庭,年少时便亲历了山河破碎的苦难。抗日战争爆发后,她怀揣着保家卫国的赤诚,加入抗日儿童团组织,用稚嫩的肩膀扛起属于少年的责任。1944年4月,14岁的刘军被地方组织送往鲁南军区卫校学习,自此踏上革命道路。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卫校的课堂没有安稳的书桌,却有救死扶伤的信念;没有平静的学习时光,却有随时准备奔赴前线的决心。1945年受日军扫荡,卫校被迫解散,可艰难的环境从未让她动摇,反而让她更加坚定了“就想跟着共产党,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目标。正是这段抗战岁月的磨砺,让“永远跟党走”的信念与目标,深深融入了她的血脉。
抗战胜利后,刘军的革命脚步从未停歇。
1947年春,怀抱一腔热血的她报名加入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先后参与孟良崮战役、鲁南突围战、豫东战役等关键战役。战场之上,枪林弹雨是常态,她背着药箱穿梭在炮火中,为受伤的战友止血、包扎,用专业与勇敢守护生命。凭着这份无畏与坚守,她先后荣获豫东战役全师劳模、多次四等功,每一份荣誉背后,都是她用汗水与热血换来的勋章。
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战争打响,刘军所在的部队改编为志愿军9兵团第20军,作为第一批入朝作战的部队奔赴朝鲜战场。“抗美援朝是我最重要的人生经历之一”,多年后刘军仍清晰记得那段岁月。在极寒的朝鲜战场上,她克服物资匮乏、环境恶劣的重重困难,始终坚守在卫生员岗位上,与战友们并肩作战,期间又荣立三等功1次、四等功2次,这一份份份荣誉,是对她保家卫国决心的最好见证。
闯过枪林弹雨,从战火硝烟中走出来的刘军,藏起过往功名,但那颗坚定的初心依旧滚烫炽热。
归国后,刘军的人生轨迹转向祖国建设。1953年至1954年,她在速成中学刻苦学习,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1954年转业后,她先后在浙江省公安厅卫生处、黄河三门峡工程局医院工作。
如果说那些烽火岁月是“卫国”,那么治水之路便是“为民”。
1956年,刘军随爱人来到三门峡,从此与黄河水利事业结下不解之缘。她把三门峡大坝建设工地当成“前线”,每日背着药箱在工程建设现场巡诊,无论白天深夜,只要有工人受伤,她总能第一时间赶到。“三门峡大坝是工人们肩扛手抬建起来的,我的工作就和打仗时一样,得上前线去,因为我是党员。”她用部队作风严格要求自己,把对治黄事业的责任与热爱,落实在每一次紧急救护、每一次耐心诊疗中。
此后数十年,刘军的足迹遍布黄河流域大大小小的水利工程:从河南嵩县陆浑水库到濮阳渠村分洪闸,从洛河故县水库到唐山大地震后的救灾现场,她始终听从组织召唤,用行动践行党员担当,也见证了新中国水利事业从无到有、逐步发展的历程。即便有机会前往大城市发展,她也婉言拒绝,“三门峡是我的第二故乡”,这份对黄河、对水利事业的深情,让她在妇产科岗位上依旧发光发热,直至1986年离休。
离休后的刘军,依然心系国家与黄河。她收藏每一张《人民日报》,准时收看每晚的新闻联播,关心黄河生态保护和治理发展。“光荣在党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人民治理黄河60年纪念章”“和平万岁”等一枚枚纪念章,是她一生奉献的见证。即便到了耄耋之年,她仍精神矍铄,应邀参加“天南海北大坝人”“共和国不会忘记”等电视专题片,讲述抗战、抗美援朝与黄河水利建设的故事,让红色记忆代代相传。
黄河安澜,国泰民安。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自建成至今,一直发挥着保障黄河岁岁安澜的重要作用。这座“万里黄河第一坝”,承载着几代治黄人的心血与付出,也承载着刘军对黄河的深情。
“从来二话不说,组织叫到哪去就到哪里,共产党员就得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从保家卫国的战场走到人民治黄的战场,刘军的话,代表着共产党人的共同心声。
山河铭记,浩气长存。
如今,抗战胜利已80载,黄河安澜滋养着华夏大地。刘军虽已离去,但她从抗战岁月中淬炼的忠诚、在治水路上坚守的担当,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她用一生践行“永远跟党走”的信念,告诉我们:伟大的抗战精神,不仅存在于历史的硝烟中,更在一代代人“为人民服务”的实践里传承。铭记刘军同志,便是铭记那一代人的初心与使命,让烽火映亮的信仰,指引着我们前行。
大河澎湃奔腾,映照初心使命。当年战天斗地的黄河少年虽已离去,但刘军的事迹和精神激励着一代代黄河明珠儿女正在建设幸福河的新征程上接续奋斗着。
历经艰辛磨难,更知当下可贵。因为心中有信仰,人生有方向,脚下有力量。在时代的大江大河里,刘军只是其中的浪花一朵,但正是这些朵朵浪花、涓涓细流,最终才汇聚起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与党同心,与家国同行,初心不改,复兴可期。
来源:河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