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金秋时节,卢氏大地硕果盈枝。双百万亩核桃、连翘进入采收季,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我们2000亩品种核桃已进入盛果期,套种的丹参等中药材也丰收,每年果药收入能达700多万元。”东明镇当家村核桃基地负责人张卢峰笑着说。
金秋时节,卢氏大地硕果盈枝。双百万亩核桃、连翘进入采收季,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我们2000亩品种核桃已进入盛果期,套种的丹参等中药材也丰收,每年果药收入能达700多万元。”东明镇当家村核桃基地负责人张卢峰笑着说。
果农在加工点售卖核桃鲜果。高长军/摄
循着“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思路,卢氏县通过种苗补贴、技术指导、金融扶持、产业奖补、绿色认证等举措,推动“菌果药蜂”四大产业规模化发展,生态品牌渐成气候。目前,全县年香菇种植规模达4亿袋,核桃、连翘种植面积均突破百万亩,中蜂养殖4.5万箱,年产干鲜菇品48万吨、核桃4.8万吨、连翘4000吨、蜂蜜3100吨,四大产业年产值超100亿元,惠及群众20万人。
产业集群效应日益凸显:21个工厂化菌棒加工厂、38个标准化食用菌出菇基地、8000余个控温控湿大棚星罗棋布;100余个核桃种植基地中,万亩林果产业带、精品基地、示范基地、标准化基地层次分明;5个万亩连翘基地、34个千亩连翘基地漫山遍野;14个标准化中蜂养殖示范场带动3200户养殖户增收,一批示范村和致富带头人在政策激励下脱颖而出。
卢氏县横涧乡代家村食用菌基地上架管理的香菇菌棒。高长军/摄
朱阳关镇作为香菇产业标杆,建有2个菌棒厂、3个标准化出菇基地,8个村均成立食用菌专业合作社,镇域振兴食用菌联合社引入福建、浙江2家出口企业,年发展香菇5500万袋,依托本地市场年收购干鲜菇品5000余吨,年产值5亿元,年种菇5万袋以上、净收入超10万元的菇农不在少数,“全国香菇第一镇”声名远播。
连翘是卢氏另一张“黄金名片”,年产量占全国三分之一,不仅是春日漫山“金衣”的美景,更成为百姓致富的“钱景”。金秋采收季,药农、药商穿梭山间收售忙碌,优质连翘俏销以岭药业、太极集团等知名药企,县内乐氏同仁三门峡制药、瑞之恒制药等企业势头强劲,正联合打造百亿级中医药产业园区。
卢氏药城收购商收购的连翘干果。高长军/摄
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卢氏核桃历史悠久,产业链条完善:建有核桃博物馆、千亩种苗繁育基地、专业交易市场及12家综合加工企业,其中五里川核桃交易市场年收购加工全国核桃干果2万余吨;三门峡华阳食品有限公司的核桃仁、琥珀核桃等产品远销俄罗斯、法德等国。
大山馈赠的不止林果药材,丰富的山花资源还孕育了优质蜂蜜。洋槐花蜜、五味子蜜、椴树花蜜等品类齐全,不仅本地蜂农丰收,更吸引全国蜂农花期齐聚。县内多甜蜜生物科技等加工企业生产的蜂蜜、卢氏麻片等产品,香飘全国市场。
从田间到车间,从本土到海外,卢氏特色产业正以集群化、品牌化之势,加速推动乡村振兴迈出新步伐
来源:河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