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竹艺村到上海滩,喵喵芭迪和道明竹编一起赶了个大集!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4 20:31 1

摘要:受小红书官方邀请,可持续生活方式品牌“喵喵芭迪”携崇州道明竹艺村入驻本次市集,与“巴啦啦小魔仙” 严莉莉扮演者——知名女演员刘美含开启了一场关于可持续的共创实验,甫一亮相便成为沪上游客、红人博主与知名媒体镜头下的焦点。

中国经济时报韩清华

8月28日至31日,小红书首个线下市集在沪举办,来自全国100多个商家的代表在现场展示好货,万余人奔赴这场秋日之约。

受小红书官方邀请,可持续生活方式品牌“喵喵芭迪”携崇州道明竹艺村入驻本次市集,与“巴啦啦小魔仙” 严莉莉扮演者——知名女演员刘美含开启了一场关于可持续的共创实验,甫一亮相便成为沪上游客、红人博主与知名媒体镜头下的焦点。

从乡村到城市

可持续伙伴携手赶大集

“都来猜猜看,这个可爱的小包是用什么做的?”

直播镜头前,刘美含高高举起喵喵芭迪的蹓跶包,兴奋地向观众们发起了提问。

弹幕瞬间刷屏:“棉花?羊毛?聚酯纤维?”只见环保科技博主“大表哥”从桌下掏出平平无奇的瓶子,笑着回答:“答案是——大家平时喝完就扔掉的塑料瓶!”

由废弃塑料瓶回收制成的蹓跶包、水桶包憨态可掬,软萌的设计与环保的理念相撞,“可爱与责任并存” 的巧思收获了线上线下粉丝的一致青睐。

一位带着孙女的奶奶被蹓跶包的颜值所吸引,在了解其背后的循环工艺后更是赞叹不已,当场下单2个,凑齐了一套乖巧又环保的“祖孙Look”。

同样引发热议的,还有来自成都崇州的道明竹编。但凡路过的游客,都会忍不住驻足,仔细欣赏这把纹路细腻、造型可爱的非遗竹扇,惊叹声此起彼伏。

翠绿的竹丝在匠人手中化作鲜活的熊猫形象,既有非遗的古韵,又不失日常的实用。游客们排队抢购,只为将这份来自崇州的 “竹编温度” 带回家。

“I will definitely go!”外国友人也被道明竹艺村的乡村振兴故事所打动,笑着说已将其纳入必去清单,下次去成都一定要去村里逛逛。

环保好物+非遗传承,喵喵芭迪与道明竹编这对“可持续搭子”携手亮相上海滩,背后藏着一段温柔的缘分。

故事的序章始于 2024 年下半年:喵喵芭迪团队与道明镇竹艺村党委书记廖啟帆偶然相逢,便被竹艺村满溢的自然生态与醇厚人文打动 —— 这里的青山绿水、竹影婆娑,恰好与 “数字小猫” 所倡导的可持续理念同频共振。

“这里太适合‘养猫’了!” 双方一拍即合,约定在2025年竹艺村赏花节,共筑一间装满可持续好物的店铺。

今年 3 月,当道明竹艺村的油菜花田染黄田野时,喵喵芭迪可持续好物实验室如期启幕。开业首日,5700 元的销售额不仅是市场的认可,更印证了 “可持续” 的吸引力。

喵喵芭迪以 “全息舱 + 智能体” 为桥梁,让非遗技艺在科技助力下焕新,让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触手可及;这份 “科技赋能非遗、创意点亮环保” 的实践,还得到《中国日报》及国际版的关注与报道,让可持续的声音跨越国界,传得更远。

7 月,在成都举办的 2025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可持续创意周上,喵喵芭迪与道明竹艺村再度携手。在非遗创意市集的舞台上,我们将竹编的古韵与可持续的新意相融,用一件件好物传递非遗焕新与乡村振兴的时代强音。

如今,从崇州道明竹艺村的油菜花田,到上海外滩的秋日市集,这段跨越千里的旅程,从来不是一次简单的 “亮相”,而是一场关于可持续理念的深度对话与把乡村带到城市的生动实践。

喵喵芭迪与崇州道明竹艺村用科技为笔、创意为墨,在城市与乡村的联结中写下了清晰的答案:可持续从不是一道单选题,而是充满无限可能的创意题。

好玩、好逛、好看

这个市集有啥不一样?

人声与笑语交织,传统与新潮碰撞,小红书首个线下市集成为近期沪上最具烟火气的打卡地标,也为来自全国的宝藏品牌搭建了一扇对话年轻群体的窗口。

100 余家特色店铺齐聚于此,将各地的风土与巧思打包,为现场观众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消费体验,更让 “美好生活” 有了具象的模样。

线下市集的四天里,生活方式体验贯彻始终,并被推向极致。

市集分布在两层空间,设置丰富体验区,户外区设置了攀岩、冲浪的体验、手作区还有参与老布改造、油纸灯绘制等活动,满足了从消费者从实用到兴趣的全场景需求。

市集还准备了丰富的舞台与互动内容。白天,人们可以在「白日梦Workshop」中沉浸式感受手工的魅力;夜晚,则有「CITY ROCK LIVE」带来音乐人的热情表演,音乐与市集氛围交织在一起,让逛市集的过程充满惊喜与活力。

现场的「大家时装周」,让走秀的距离感被彻底打破。这里没有高高在上的 T 台,也没有捆绑人的 “标准身材” 规则,有人带着被时光染白的头发、有人有着被健康滋养的圆润体态,把时装秀变成了每个人都能舒展自我的舞台。

消费者们也对小红书市集给出了好评,“独特的商品、与主理人们的面对面交流,还有为全家带来的满满灵感。”

有“人味”,也有“惊喜感”

小红书打造有温度的生意场

人与人之间的真实情感联结,成为了小红书市集的题中之义。

为期四天的小红书线下市集,逛下来最打动人的,莫过于满溢的 “人情味” 与鲜活的 “惊喜感”。

喵喵芭迪的摊位上,不乏鲜活的情感流动:一位妈妈带着儿子在互动装置前驻足,孩子盯着水里的木浆海绵好奇不已,小手忍不住戳了戳,脆生生问:“这么薄能吸这么多水?那我能用来擦汗吗?” 纯真模样逗得全场会心一笑。妈妈也感慨:“这种寓教于乐的环保课,比在家说一百遍‘爱护地球’都管用。”

在场的环保爱好者也坦言,这里不像传统市集的叫卖推销,反倒像个 “可持续生活实验室”—— 全息舱里,AI 猫实时解答环保材料疑问;展台上,竹艺村非遗作品引来国际友人驻足观赏、细细询问;直播间里,刘美含开启轻松有趣的 “可持续材料猜谜大会”,还随手分享着自己的可持续生活日常。

小红书电商产品负责人曾表示:“小红书不是在建造一条把用户迅速送到直播间完成下单的高速公路,而是在每个可能激发用户购买需求的关键时刻铺设路径。”

这番话点出了小红书电商的核心逻辑:相较于其他电商聚焦 “在哪里买”,小红书更想解答 “为什么买”—— 它通过构建以生活方式为核心的社区,让交易自然成为人与人连接的副产品。

市集正是这样一条双向联结的通路:它自带 “逛中寻趣、互动探新” 的非标基因,不追逐传统货架电商 “效率至上、比价优先” 的逻辑,而是让用户沉浸在 “不设目标的发现式购物” 里,享受每一次驻足藏着的惊喜。

在这个场域里,品牌不再是冰冷的货架,而是能与用户面对面交流的 “情绪共鸣场”。消费者做出选择的瞬间,也远不止 “选一件商品” 那么简单 —— 商品只是入口,背后的生活方式与情感认同,才是真正的心之所向。

“惊喜感”,也是一个重要的关键词。

不久前,小红书做了一次市场调研,让用户评价市面上各电商平台的特点,小红书电商在 “发现感” 与 “惊喜感” 这个指标上高居榜首。他们意识到,让用户买到新东西、有惊喜感的产品是小红书电商的最大优势,应该更极致地去加强这个认知。

于是,在小红书首个线下市集上,你能看到闽南传统油纸灯笼、壁画修复文创盒、果壳制成的铃铛、手工刻印画、大凉山葡萄、云南菌菇、波西米亚风手作耳环等光听名字就让人兴趣盎然的产品。

在这样的趋势下,能在未来站稳脚跟的品牌,必然要兼具两种 “力”:一是 “精准供给力”,能捕捉用户的个性化喜好,用独特货品接住那些小众、鲜活的需求;二是 “情感经营力”,会用有温度的内容讲好品牌故事,靠清晰的理念聚拢同频之人,营造踏实的归属感。

有人情味的互动,让商品成了情感纽带;对具体需求的尊重,让每个 “不一样” 都被看见;超越买卖的价值,让消费回归生活本真 —— 面向未来,这条主打真诚交互的消费路径,必将走得更宽、更远。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