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音乐艺人而言,巡回演出是收入的核心来源。多数时候,只要艺人有热门歌曲跻身排行榜,总能轻松吸引大批粉丝到场,聆听现场演绎的挚爱旋律。可凡事总有例外 —— 或是门票滞销、黄牛囤票导致空座,或是艺人人气下滑、观众兴趣寥寥,即便曾能让场馆座无虚席的音乐人,也可能遭遇
对音乐艺人而言,巡回演出是收入的核心来源。多数时候,只要艺人有热门歌曲跻身排行榜,总能轻松吸引大批粉丝到场,聆听现场演绎的挚爱旋律。可凡事总有例外 —— 或是门票滞销、黄牛囤票导致空座,或是艺人人气下滑、观众兴趣寥寥,即便曾能让场馆座无虚席的音乐人,也可能遭遇 “演出时台下稀稀拉拉” 的尴尬,不得不直面现实的落差。
当然,不少音乐人起步时,都有过在小俱乐部里对着零星观众表演的经历;但对那些早已习惯 “全场爆满” 的艺人来说,“空场演出” 的落差感,往往是难以释怀的尴尬时刻。
下面,就让我们盘点那些 “史上最尴尬的空场演出”,看看这些音乐人如何面对台下的冷清。
2013 年,美国R&B 歌手布兰迪(Brandy)受邀赴南非,在一场全天音乐节上担任 “神秘惊喜嘉宾”—— 演出场地是一座可容纳 9 万人的大型体育场,同期还有多位知名艺人登台,主办方本以为会吸引大批观众驻足等待 “神秘嘉宾” 揭晓。
可事与愿违:当观众得知 “有神秘嘉宾” 后,非但没有停留,反而陆续离场。等到布兰迪压轴登台时,偌大的体育场里,只剩下 40 位观众,空旷的看台与明亮的灯光,让场面格外刺眼。就连负责转播活动的南非新闻摄制组,也在神秘嘉宾揭晓前收拾设备离开,没打算记录这场 “冷清的惊喜”。
演出结束后,南非本土歌手卡博莫(Khuli Chana)在推特上直言:“布兰迪在几乎空无一人的体育场里唱歌,灯光全亮着,她唱了两首就闷闷不乐地离场了。”
2014 年,以《Call Me Maybe》爆红的流行歌手卡莉・蕾・吉普森(Carly Rae Jepsen),受邀出席多伦多一场公益活动 —— 这是加拿大茶品牌 DAVIDsTEA 发起的 “温暖茶杯”(Cup Of Warmth)活动,品牌承诺 “每售出一杯茶,就向慈善机构捐赠一杯”,最初目标是卖出 3 万杯茶,以此带动公益影响力。
可活动的冷清程度远超预期:全天下来,仅售出 20 杯茶,意味着到场支持公益、同时观看吉普森表演的观众,只有大约 20 人。即便场面冷清,吉普森仍保持着专业态度 —— 她笑着与每位观众合影,还特意将其中一张合影发到 Instagram 上,配文传递 “公益不分人数多少” 的积极态度,悄悄化解了尴尬。
作为 “世界顶级交响乐团” 之一,伦敦爱乐乐团(Lond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的演出向来以 “高上座率” 著称。可 2016 年在德国慕尼黑的巡演,却让乐团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冷清 —— 演出场地是可容纳 2350 人的加斯泰格音乐厅(Gasteig),开场时到场观众竟不足 150 人,空旷的音乐厅里,乐手的演奏声都显得格外空旷。
事后分析,这场空场的 “罪魁祸首” 是 “慕尼黑啤酒节”:作为当地最具影响力的传统盛会,啤酒节吸引了几乎所有市民的注意力,没人愿意在节日期间 “听一场严肃的交响乐”。据乐团工作人员透露,指挥弗拉基米尔・尤罗夫斯基(Vladimir Jurowski)走上舞台时,看到台下的冷清场面,第一反应是 “自己走错了场馆”,反复确认后才无奈开始演出。
马塞:伦敦演出阵容 “塌房”,2350 座场馆仅 150 人捧场前 “坏男孩唱片”(Bad Boy Records)旗下说唱歌手马塞(Ma$e),2014 年原计划在伦敦 IndigO2 场馆(可容纳 2350 人)举办 “群星演唱会”,邀请了福克斯・布朗(Foxy Brown)、胖乔(Fat Joe)两位说唱歌手同台。可演出前意外接连发生:福克斯・布朗临时取消行程,胖乔又因签证问题无法入境,原本的 “群星秀” 瞬间变成 “独角戏”。
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马塞仍坚持 “演出不能取消”,独自登上了舞台 —— 此时台下观众仅约 150 人,多数座位都空着。更尴尬的是,事后福克斯・布朗还在推特上发布了一张 “空荡荡的场馆照片”,并暗示 “是马塞故意把她赶下舞台”,让这场空场演出又添了一场口水战。
2013 年的坎耶・韦斯特(Kanye West),虽已凭借《Stronger》《Gold Digger》等歌曲成为 “说唱圈顶流”,却在密苏里州堪萨斯城遭遇 “滑铁卢”—— 他在可容纳 1.9 万人的斯普林特中心(Sprint Center)举办个人演唱会,最终到场观众仅 4500 人,不足场馆容量的四分之一。
当时的音乐评论家比尔・布朗利(Bill Brownlee)在报道中直言:“这场演出最震惊的不是坎耶又发表了什么争议言论,而是‘仅 4500 人到场’这个数字 —— 作为流行乐坛最有活力的艺人之一,这样的上座率简直难以置信。要知道,五年前的坎耶,随便一场演出都能让斯普林特中心座无虚席。”
2017 年,凯蒂・佩里(Katy Perry)推出 “见证” 巡回演唱会(Witness: The Tour),本想凭借这场巡演巩固 “流行天后” 地位,却从筹备阶段就陷入 “售票惨淡” 的困境。起初,团队以 “不可避免的制作延误” 为由推迟巡演,可业内都清楚,这不过是 “门票卖不出去” 的借口 —— 毕竟,没有哪个顶级艺人会在 “售票火爆” 时推迟演出。
凯蒂当时不得不发布声明解释:“舞台设计的核心部分直到本周才完成,接下来我需要时间全力排练,确保呈现出值得大家期待的演出。对延误造成的不便我很抱歉,但相信等待是值得的。”
尽管巡演最终如期启动,可同期发行的专辑《见证》(Witness)口碑票房双扑街,直接导致演出热度下滑;更糟的是,多场演出还因 “开场时间频繁延误” 引发观众不满,进一步拉低了上座率,不少场馆都出现 “大片空座” 的情况。
西斯克:乌干达露天演出,400 人撑起 “过气歌手” 的尴尬凭借 2000 年的《丁字裤之歌》(Thong Song)爆红的西斯克(Sisqó),进入 21 世纪后人气持续下滑,逐渐淡出主流视野。2013 年,他试图通过 “海外演出” 重振人气,在乌干达的一个露天场地举办演唱会,可现实却给了他沉重一击 —— 据当地媒体报道,整场演出的观众总计不足 400 人,其中贵宾席不到 40 人,其余观众都集中在低价票区,稀稀拉拉地散落在场地里。
对于这场空场,主办方事后将责任归咎于 “自身缺乏大型演出经验”,没能做好宣传和场地组织;可明眼人都知道,“艺人过气、观众缺乏兴趣” 才是根本原因。
作为 “独立摇滚圈标杆” 的街机之火乐队(Arcade Fire),2017 年的北美巡演却遭遇 “人气滑铁卢”—— 他们选择的场馆多为 “1 万至 2 万人容量” 的大型场地,可多数场次的观众仅占场馆容量的一半,大片空座让舞台显得格外冷清。
不过,乐队主唱温・巴特勒(Win Butler)并没有回避 “空场” 问题。在温哥华为 1.5 万名观众举办的 “售罄场次” 上,他主动在台上自嘲:“我们之前去过一些‘规模是这里三倍、人口却只有一半’的城市演出(暗指空场经历),所以能在温哥华看到满场观众,真的觉得这里太美好了。” 一番坦诚的调侃,既化解了此前的尴尬,也让观众感受到了乐队的真诚。
2015 年,说唱歌手内莉(Nelly)受邀请前往伊拉克,为对抗 “伊斯兰国”(ISIS)的库尔德武装部队举办慰问演出 —— 本想通过这场演出传递 “支持与鼓励”,却遭遇了 “几乎空场” 的尴尬。目前尚不清楚这场演出是公开活动还是私人慰问,但从现场画面来看,场地里几乎没有观众,只有少数士兵零星站立。
即便如此,内莉仍保持着专业和尊重的态度。演出结束后,他在采访中说:“能受到这个国家的关注,我深感荣幸。这里的每个人都很亲切,热情款待让人感动。在这样一个充满感激、真心欢迎你的地方,你肯定会想再来。” 一番话既避免了尴尬,也传递了对当地士兵的敬意。
Lady Gaga:秘鲁演出 “夸下海口”,5 万观众变 2 万2012 年的 Lady Gaga,正处于事业巅峰期,凭借《Bad Romance》《Poker Face》等歌曲横扫全球,粉丝基数庞大。当年她在秘鲁举办演唱会时,还未开场就通过推特 “夸下海口”:“超级兴奋!今晚要为 5 万名秘鲁怪兽(Gaga 粉丝昵称)表演!”
可实际到场人数却让她 “打脸”—— 演出开场时,现场观众仅不到 2 万人。尽管 2 万人对普通艺人来说已是 “高人气”,但结合该场馆的容量来看,上座率还不到一半,与 Gaga “全球顶流” 的身份严重不符。事后,不少粉丝在社交平台上调侃:“看来秘鲁怪兽们这次没‘买账’啊。”
2016 年,蕾哈娜(Rihanna)在伦敦温布利体育场(Wembley Stadium,可容纳 9 万人)举办 “Anti 世界巡演” 伦敦站,官方前期宣传 “门票已售罄”,让不少没抢到票的粉丝倍感遗憾。可演出当天,现场却出现 “近一半座位空着” 的诡异场面 —— 原来,大量门票被黄牛抢购,他们试图在二级市场以 “原价 3-5 倍” 的高价转售,结果无人问津,导致门票积压,真正的粉丝进不来,场馆自然一片冷清。
这种 “黄牛毁演出” 的情况并非个例,同期缪斯乐队(Muse)的演出也遭遇了同样问题。缪斯乐队的经纪人亚当・图德霍普(Adam Tudhope)无奈表示:“我们一直努力控制票价,让更多粉丝能买得起票。可最糟糕的就是‘门票售罄却见空座’—— 黄牛把票囤在手里,最后卖不出去,伤害的不仅是艺人,更是真心想来看演出的粉丝。”
凯莉・希尔森:达拉斯开场演出遇冷,晒 10 万出场费反讽尴尬2015 年,歌手凯莉・希尔森(Keri Hilson)在得克萨斯州达拉斯,为莱尼・克拉维茨(Lenny Kravitz)的演唱会担任开场嘉宾。可作为 “暖场艺人”,她遭遇了最尴尬的情况 —— 台下观众寥寥无几,多数人还在进场或在场馆内休息,根本没人关注舞台上的表演。
不过凯莉・希尔森却看得很开,没有被空场影响心情。演出结束后,她直接在推特上发文:“一晚上赚了 10 万美元,却被嘲笑了一整天 —— 可我做的是自己热爱的事,而且是在被公众关注 4 年之后。真倒霉(笑)。” 一番带自嘲的反讽,既回应了外界的调侃,也展现了 “不为空场纠结” 的豁达,反而圈了一波好感。
来源:世界史大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