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做设计的阿强说今年接了三个私单都被拖欠尾款,送外卖的小李抱怨平台算法越来越苛刻,就连在国企上班的老王都叹气说年终奖缩水了三分之二。
最近跟几个老朋友吃饭,酒过三巡大家开始倒苦水。
做设计的阿强说今年接了三个私单都被拖欠尾款,送外卖的小李抱怨平台算法越来越苛刻,就连在国企上班的老王都叹气说年终奖缩水了三分之二。
我们这桌人里,有白领有蓝领有自由职业者,却都像被同一根绳子拴住了脚——钱越来越难赚,但花销却像脱缰的野马。
上周路过夜市,看见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举着棉花糖追妈妈,突然想起十年前自己摆地摊卖手链的日子。
那时候总觉得摆摊是走投无路的选择,现在才明白,有时候不是环境困住了人,而是我们自己不敢跳出那个看不见的牢笼。
其实有个小生意成本不到三千块,下班后摆两小时就能做。
一、项目介绍。
今天要说的就是最近在三四线城市爆火的梅花小蛋糕。
这个看起来像一朵朵小梅花的小点心,其实是用特制模具烤出来的,外皮酥脆内里绵软,带着淡淡的蛋香和奶香。
成本价五毛钱一个,市面售价3-5元,摆摊的话每天卖200个就能净赚四五百。
最关键的是,这个生意不需要门面,一辆二手三轮车加烤炉就能开干。
二、为什么值得做?
很多人觉得摆摊丢面子,但真正做过的人才知道,这里面的门道比上班复杂得多。
去年在郑州认识的王姐,白天在幼儿园当保育员,晚上摆摊卖梅花蛋糕,三个月就还清了信用卡债务。
她算过笔账:送外卖每小时最多赚25块,而摆摊两小时能卖80个蛋糕,净利润320块,相当于每小时160块。
这个项目最聪明的地方在于抓住了三个风口:一是怀旧经济,8090后家长都吃过类似的童年零食;二是健康零食趋势,用动物奶油和土鸡蛋代替植脂末;三是即时消费场景,孩子放学、情侣约会、加班族夜宵都是刚需。更重要的是,它完美避开了奶茶店的高竞争,又比烤肠煎饼有记忆点。
三、怎么操作?
第一步:设备采购(500-800元)
核心是梅花形铸铁模具,选直径5cm的,记得要买带木柄的方便翻面。配个22L的小烤箱(二手的300块能搞定),再买两个不锈钢打蛋盆、电子秤、硅胶刮刀,总共不超过800块。
原料方面,成本能控制在0.5元/个以内。
第二步:技术学习(3天速成)
面糊调配是关键,500克面粉配4个鸡蛋、200克白糖、150克淡奶油、5克泡打粉,搅拌到能流动的酸奶状就行。烤制时火候要控制好,模具刷薄油,倒入八分满的面糊,中小火烤2分钟,看到边缘金黄就立刻脱模。新手容易犯的错是贪多,一次倒太多面糊会导致梅花形状不清晰。
第三步:出摊策略。
选址要遵循"三个一"原则:一个学校(幼儿园或小学)、一个商圈(夜市或步行街)、一个社区(大型小区门口)。出摊时间选下午4-7点,周末可以延长到晚上9点。包装要用牛皮纸盒,5个装卖15元,10个装25元,再送张卡通贴纸,孩子拿着拍照发朋友圈等于免费宣传。
四、注意事项。
天气预案:雨天准备透明防雨棚,夏天备好冰袋保鲜,冬天用保温箱存放。
原料保存:淡奶油开封后只能放冰箱3天,鸡蛋每天现买最新鲜的。
差异化竞争:每周推出1款限定口味(比如巧克力流心、芝士夹心)
互动营销:设置"集赞换蛋糕"活动,转发朋友圈集30个赞送3个装。
成本控制:面糊用不完可以做成蛋卷,边角料做成试吃样品。
很多人觉得摆摊是低端生意,其实这里面藏着大学问。
郑州的90后小夫妻把摊位装饰成卡通车,每月多赚2000块;南京的阿姨开发了"蛋糕+鲜榨果汁"组合套餐,客单价从15元提升到28元。
关键是要把小生意做出仪式感,比如用干冰制造烟雾效果,或者提供定制手绘卡片服务。
更值得思考的是,这个项目本质上是在重构消费场景。
当年轻人厌倦了工业化生产的零食,手工现做的温度感就成了核心竞争力。
有个山东小伙在摊位前装了摄像头,直播制作过程,结果吸引了不少异地客户下单邮寄,现在每天能多卖200单。
这个世界从不缺赚钱的机会,缺的是愿意弯腰捡钱的人。
梅花小蛋糕或许不是最完美的项目,但它证明了一个道理:与其在算法里当一颗螺丝钉,不如在自己的摊位上当个掌舵者。
来源:甜甜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