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奇观!中元节+“血月”+白露相隔仅数小时,今年注定不寻常!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04 17:08 1

摘要:今年太不一般!9月6日是农历七月十五,也就是中元节(鬼节)的正日子,紧接着第二天就是三年未见的“血月”奇观。更巧的是,这一天,还是二十四节气的白露节气!

今年太不一般!9月6日是农历七月十五,也就是中元节(鬼节)的正日子,紧接着第二天就是三年未见的“血月”奇观。更巧的是,这一天,还是二十四节气的白露节气!

中元节、血月、白露,三个特殊节点接二连三的冲在一起,有什么讲究和禁忌?

咱们先说说中元节。

中元节,俗称鬼节、七月半。在农历七月十五这一天,人们会举行祭祀活动,比如祭祖、施孤。佛家叫它盂兰盆节,道家叫它中元节,民间叫它鬼节,但是,核心思想都是要给地府出来放假的“所有人”施以援助“,比如食用供品吃顿饱饭,焚烧的纸钱可让他们带走等等。

在民间传说中,农历七月从七月初一到七月三十,整个月份都与祭祀相关,因此,老一辈人常说中元节前后,切莫在街上逗留,天黑要赶紧回家;也不要在外面晾晒衣物,尤其是小孩子的衣服,以免被 “借穿”……等等,可见人们对中元节还是心存敬畏的。

可是,今年中元节过后,也就是9月7日这天晚上,就会出现罕见的“血月”现象。

血月到底是什么月?血月就是指天空中呈现出红色的月亮。

历史上人们认为有血月出现之时,是“不祥”的预兆。比如《旧唐书·天文志》《新唐书·五行志》这两部正史中。都明确记载了安史之乱期间多次“月赤如血”或“月色如血”的现象,被视作天象示警。

在《哥伦布航海日志》中,哥伦布本人也曾详细记录,他在第四次航行中,因船只损坏被困牙买加。当地土著不愿提供粮食,哥伦布利用天文知识预测即将出现血月”,并威胁土著说这是神”发怒的征兆。土著惊恐之下,重新提供补给,哥伦布得以脱困。

所以我们看,血月这一天文现象,在历史上被赋予了神秘色彩,甚至成为震慑他人的工具。现在的我们都已经清楚了,血月就是月全食嘛,并没有那么神秘。

当太阳、地球和月球完全处于同一直线时,地球位于中间,会挡住来自太阳的光,地球的阴影落在月球表面上,使月球进入地球的本影区,发生月全食。

在这一过程中,太阳光中波长较短的蓝光、紫光等散射向太空,波长较长的红光则具有更强的穿透力,能够成功穿透大气层,并在折射作用下抵达月球表面。于是,月球就被 “染” 成了红色,我们也就看到了血月。因此,血月只是一种正常的天文现象,与灾祸并无关联。

根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的预报,本次血月,亚洲是主要观测区,肉眼可见。本影食将从 0 时 27 分至 3 时 57 分,时长约 3.5 小时。半影月食肉眼几乎不可见,始于 9 月 7 日 23 时 27 分,结束于 9 月 8 日 4 时 57 分,整个过程持续近 5 小时。

“鸿雁飞,玄鸟归”,今年的白露交在9月7日16时51分41秒,正是中元节后的第二天,白露节气到了后的几小时,会出现血月。

从传统文化来看,中元节和白露有着一个共有的习俗,就是祭土地。

中元节有祭祀土地神的习俗,是因为土地神对自家的祖先所在地,也就是坟茔有保护的作用,因此祭祀土地神,也被视作是代祖先致谢的意思。

而白露也有祭祀土地之说,古代把祭祀土地神和土地神的地方都叫做“社”,又分为春社和秋社,而秋社一般都在白露前后。

换句话说,中元节和白露都有祭祀土地的讲究,人们会用新收获的粮食供奉土地神,祈求庇佑一方,来年继续丰收。

不过,在白露节气当晚就能看到血月这样的奇观,实在是罕见。虽然从科学角度来说,这只是天文现象和节气的偶然相遇,并没有什么特殊的预兆,但这样的“天时地利”巧合,还是让人们对天象充满遐想。

还有一个事要提醒大家,“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在白露晚上赏血月,可要多穿件外套,尤其北方,夜里更是寒凉。穿暖一点,静静观赏这难得一见的血月奇观,度过一个既浪漫又神奇的夜晚。

——小禾

来源:藏甲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