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家史铁生曾在《务虚笔记》中写道:“生命的剧本早已写好,只是我们一字一句去经历罢了。”走过半生才顿悟,人这一生的得失聚散,看似由人谋划,实则早有定数。恰如那句老话:“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你争得了一时风光,却争不过世事无常;算得尽眼前利益,也算不透
作家史铁生曾在《务虚笔记》中写道:“生命的剧本早已写好,只是我们一字一句去经历罢了。”走过半生才顿悟,人这一生的得失聚散,看似由人谋划,实则早有定数。恰如那句老话:“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你争得了一时风光,却争不过世事无常;算得尽眼前利益,也算不透因果轮回。
《红楼梦》中王熙凤一生精明狠辣,协理宁国府时杀伐决断,敛财时不留余地,到头来“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她以为能将富贵牢牢攥在手心,却不知贾府衰败早已注定,自己也不过是倾巢之下的一粒尘。
佛家讲“万法皆空,因果不空”。曾有位商界朋友,年轻时不信命运,坚信“逆天改命要靠狠劲”。他趁楼市火热时高杠杆投资五处房产,不料政策突变,资金链断裂,半生积蓄化作债务。酒后他红着眼说:“现在想来,那些横财本就不该我得的,强求的结果是加倍偿还。”
孔子周游列国十四年,席不暇暖宣扬仁政,却也坦然接受“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苏轼贬谪黄州时写下“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两人的通透,恰印证了“三分人事,七分天意”的智慧。
老家有位婶婶,30岁时丈夫意外离世,她咬牙把三个孩子送进大学。别人夸她“人定胜天”,她却摇头:“我只是尽了母亲的本分,孩子们有出息是他们的福报。”后来子女个个成才,她却因过度操劳落下病根。临终前她笑着说:“老天给我的福气,刚好够我养大他们。”
五台山上有副对联:“世间万物皆有时,春来草自青。”这话绝非劝人躺平,而是教人学会在耕耘后等待。就像诸葛亮五丈原续命失败后,那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坦然;亦如老茶农遵循时令采茶,明知收成看天,仍日日修整茶园。
有位退休教师的故事令人动容:他省吃俭用半辈子为儿子攒婚房钱,结果儿子执意裸婚租房。老人起初郁结于心,直到某日路过少年宫,听见琴声悠扬,忽然用存款报了声乐班。如今他带领老年合唱团四处演出,还笑称:“原来老天早给我安排了另一种活法。”
《了凡四训》有言:“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命运从不是玄学,它是你看不透的因果,参不破的机缘。我们能做的,不过是像老农般在春日播种,夏季除草,至于秋收几斗,须看天时是否酬勤。正如弘一法师的偈语:“花开满树红,花落万枝空。唯余一朵在,明日定随风。”
看遍人间万事方知:属于你的,千山万水终会相逢;不该得的,费尽心机亦将成空。与其与命运较劲,不如修一颗平常心——尽本分而不执念,有所为而不强求,或许才是对生命最深的敬意。
来源:星河入梦寄相思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