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西藏林芝市巴宜区鲁朗镇,东莞第三法院援藏法官罗磊和藏族法官桑吉卓玛调解一起纠纷后,跟随藏族老百姓扎西来到家中参观,罗磊看到了这位老百姓眼中对法院和法官的信任。
“法官,这是我和爱马的合照,以前我和它一起参加赛马,拿了奖项,没想到会发生意外。幸好你们帮我及时处理,马匹终于安葬了,谢谢你们。”
在西藏林芝市巴宜区鲁朗镇,东莞第三法院援藏法官罗磊和藏族法官桑吉卓玛调解一起纠纷后,跟随藏族老百姓扎西来到家中参观,罗磊看到了这位老百姓眼中对法院和法官的信任。
▲罗磊与法官桑吉卓玛现场调解一起纠纷
2024年,恰逢全国法院对口援藏30周年,罗磊跨越3220公里的山河,来到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巴宜区人民法院开展对口援助工作,他用行动留下东莞法院人的援藏印记。
融入:
在办案中感受“老西藏精神”
2024年春节后,正在写判决的罗磊收到了组织的消息,准备推荐他到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巴宜区人民法院支援。
“当时想着这是组织交给我的重要任务,既然组织信任我,我就得扛起大旗,完成好援藏任务。”罗磊带着组织的嘱托,在3月27日来到巴宜区人民法院。作为巴宜区人民法院建院以来第一位援藏法官,罗磊初步了解了法院的情况,便跟随法院干警奔赴在办案路上。
4月初的林芝,正逢雨季,在乱石凸起的泥泞山路中,两辆警车颠簸前行。5个多小时后,罗磊和办案团队终于来到了波密县。
▲罗磊前往异地办案
这是罗磊和知识产权法官团队调解商标权侵权系列纠纷案时的场景。该县6家商户未经授权,擅自销售某品牌润滑油,品牌公司到法院起诉,要求商户们停止销售侵权产品,并赔偿经济损失。
来到商铺后,罗磊与承办法官向商户经营者耐心释明其侵害商标权的情形,最终促成6家商户与品牌公司达成调解,经营者当场向品牌公司赔偿经济损失。
案件办结后,工作并未止步,罗磊和承办法官告知商户经营者进货前要把关产品质量,解答经营者的法律困惑,实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效果。
事后,罗磊前往波密县人民法院,与玉许法庭、倾多法庭的干警交流,深感粤藏两地法院工作的差异和西藏法院工作的不易:“这里的法院人,与父母妻儿分居两地,每月1、2次回县城与家人团聚是家常便饭,而他们在高原上不辞辛苦、默默奉献,便是‘老西藏精神’的延续。”
在深入了解在藏法官的工作与生活后,罗磊也被一代代援藏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深深地感动着,决心接好援藏“接力棒”。
深耕:
传授经验助力提升审判质效
“罗磊法官,我在审理案件时遇到难题,请帮忙看一看。”晚上9点,罗磊的手机收到了巴宜区人民法院初任法官杨惠雁的信息,她在伏案翻阅卷宗时遇到了法律疑惑。她正在办理一宗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由于涉及多名被告,她对于责任划分有点拿不准主意。
罗磊看到消息后,经过思考并查阅法律规定,回复杨惠雁分三步来审查,先看保险合同的约定以及交强险的赔偿限额,不足部分由过错人赔偿,同时要兼顾多名过错人的过错责任大小。
这是罗磊助力提升巴宜区人民法院审判质效的一个缩影。在省法院援藏行前会上,一位援藏前辈语重心长地叮嘱罗磊:巴宜区人民法院案件量大,要想想办法提质增效。
在办案间隙,罗磊逐一到业务部门进行调研,发现法院尚未建立案件分析研判机制,这就好比每位法官埋头办案,缺少沟通业务知识的机会,对办案中遇到的问题没有形成“错题本”。
▲罗磊前往建设工程项目部开展“法治体检”工作
于是,罗磊收集了全院近年来被改判的裁判文书,并对改判案件进行分析,发现法官们办案常出现的问题。他对此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形成发改分析报告,每月组织法官和法官助理召开改判分析会。除此之外,罗磊热心回答法官们遇到的办案难题,及时将常有人提问的法律疑问在工作群分享,逐步建立起案件分析研判机制。
从2024年年底审判指标来看,巴宜区人民法院案件发改率同比下降近3个百分点,多项指标趋优。
当问及援助法院干警对罗磊的评价,初任法官的杨惠雁表示十分认可:“他是一位非常专业、有耐心、平易近人、富有责任感的法官,负责阅核初任法官的裁判文书。我们遇到疑难问题向他请教,他都能及时给我们分析指导。我能感受到对他法律工作的热爱,并在他的帮助下深耕与成长。”
延续:
在实干中让援藏精神薪火相传
作为西藏东南的“绿色明珠”,林芝市正全力开展重大项目建设。如何在诉前化讼止争,让法治护航重大建设项目,这成为罗磊一直思考的课题。
罗磊梳理巴宜区人民法院受理建筑工程领域的案件,从项目治理、风险管理、劳动用工、诉讼与仲裁等四方面归纳了36个“体检项目”,在当地法院首次制发“工程项目单位法治体检表”,联合辖区部门开展“法治体检”工作,走访建设工程现场,帮助各项目部查找漏洞和管理薄弱环节,根据“体检”结果研判法律风险,做出风险提示。
除了日常办案,罗磊融入当地的民风民俗,和藏族法官开着车载流动法庭的车辆,前往各民族乡镇、寺庙、寺管会等地开展普法活动,派发普法手册,解答藏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法律疑惑,凝聚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升法治素养。
▲罗磊向藏族群众派发普法手册
当谈及如何完成上述工作,罗磊谦虚地分享到:“虽然我只身赴藏,但从未独行,我的背后有广东法院、东莞法院的帮助与支持。”去年,除了向巴宜区人民法院派遣法官提供智力援助外,还针对法院缺少法警训练场的情况,东莞中院和东莞第三法院共同出资为巴宜区人民法院建设该场地,已于今年一月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
援藏为什么、在藏干什么、离藏留什么?在一年的援藏时光中,罗磊找到了答案:将我们的工作经验、方法传授给本地法官,帮助当地培养本地法官,再借助本地法院干警的智慧和实践结出硕果,渲染当地审判工作现代化的新篇章。
“‘高原守望者’,‘守’的是初心,‘望’的是前路。征途漫漫,惟有奋斗,紧握援藏接力棒,力争圆满完成此次援藏任务。”罗磊在援藏日记中写道。
来源:东莞市中级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