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市:15年默默付出 公益教育奖学金展桑梓情深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04 16:15 1

摘要:2025年8月23日,无为市鹤毛镇迎来今年的教育奖学金颁奖大会。这个乡镇已连续15年坚守一项公益传统——每年8月,优秀教师、学生和家长齐聚一堂,共同见证在当年中高考中斩获优异成绩的学生们领取奖学金。这一活动在表彰优秀学子的同时,也激励更多当地企业家与爱心人士为

2025年8月23日,无为市鹤毛镇迎来今年的教育奖学金颁奖大会。这个乡镇已连续15年坚守一项公益传统——每年8月,优秀教师、学生和家长齐聚一堂,共同见证在当年中高考中斩获优异成绩的学生们领取奖学金。这一活动在表彰优秀学子的同时,也激励更多当地企业家与爱心人士为家乡的未来深情付出。

如今,鹤毛镇教育奖学金颁奖大会已成为当地一年一度的教育盛事。每年8月,该镇政府都会精心组织这场活动,家长和群众积极参与,共同见证优秀学子和教师的高光时刻。

乡贤反哺: 不为名利只求家乡更好

鹤毛镇教育奖学金的设立,离不开当地民营企业家与热心居民的桑梓情怀。鹤毛镇初级中学原校长洪博友对此比较了解,他回忆说:“不少鹤毛籍企业家于20世纪90年代前后离别故土外出闯荡,经过多年打拼,他们在上海等地功成名就,可最记挂的依然是家乡。”

2010年春节,一批外出发展有成的企业家重返故乡时,在与镇相关负责人沟通后,一个以教育反哺家乡的计划悄然萌芽。由镇政府出面牵头,这批企业家充分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积极动员在外地和当地的鹤毛镇籍企业家参与其中,此外一些经济条件不错的热心居民也积极参与其中。

令人感动的是,在为奖学金命名时,没有一个企业家或热心居民愿意以自己姓名冠名。“他们认为自己只是想默默做一些助力家乡发展、帮助家乡青少年努力向学的事,并非为了一己之名,没有任何功利之心。”洪博友说。

15年发展:一份奖学金的成长轨迹

15载春秋更迭,鹤毛镇教育奖学金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见证着当地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为了确保该公益事业长期健康有序运转,鹤毛镇主要负责人主动担任该奖学金工作小组组长,并设立专门账户专款专用。

截至目前,鹤毛镇已有779名高考学子、423名中考学生和190名教师获得奖励,累计发放奖金达247.8万元。数字背后,是无数个梦想被点亮的美好瞬间。

润物无声:奖学金改变命运的故事

奖学金的意义,远不止于财物的资助。它如星火燎原,点燃了无数学子求知的热情,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回报家乡的种子。

2012年,一名家境贫寒的学子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5000元奖学金如及时雨般缓解了他的燃眉之急。“这个曾经连书本费都交不起的孩子,如今已在航天领域崭露头角,也将感恩故乡当作人生路上的明灯。”洪博友欣慰地说。

更让人感动的是,有学子在获得奖学金后,立志从教,最终学成选择回乡任教,用青春热血奉献故乡教育事业。这些鲜活的事例,诠释着奖学金的深层价值——它不仅提供经济支持,更是一种精神传承,为乡村振兴和人才培育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学生家长徐振对此深有感触:“我每年都会带孩子到会场感受,这份奖学金给孩子带来的更多是一种精神激励,让他看到了知识改变命运的可能,同时让他们感受什么是感恩与责任。”

星火燎原: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与担当

鹤毛镇教育奖学金的可持续发展,得益于当地企业家的持续奉献与政府的重视,参与的企业数量持续增长。“每家企业每年捐赠50000元,从未中断。”鹤毛镇分管教育的负责人孙兴忠表示,“这些企业家和热心居民不仅在教育领域倾注心血,更在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默默付出”。

他们为村里修筑道路、搭建桥梁,改善了村民的出行条件;助力养老产业,关注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福祉;支持当地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从多个维度提升了家乡的整体生活质量。这种社会责任的担当,形成了良性循环:企业支持教育,教育培养人才,人才回馈家乡,家乡实现更好的发展。

无论离家乡多远,这场跨越时空的教育公益接力仍在继续。15年的坚持证明:教育振兴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一份奖学金就如同一团火,照亮无数学子的求学路。(吴敏 汪武 欧文传)

来源:金台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