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北京亦庄企业小马智行首次公开第七代L4级 Robotaxi夏季高温测试现场。47℃的气温,80℃的地表温度,在吐鲁番高温的环境下,一辆Robotaxi经历着堪比“炼狱”的考验。为何要让Robotaxi接受如此极端的环境挑战?这背后是自动驾驶走向规模化落地
近日,北京亦庄企业小马智行首次公开第七代L4级 Robotaxi夏季高温测试现场。47℃的气温,80℃的地表温度,在吐鲁番高温的环境下,一辆Robotaxi经历着堪比“炼狱”的考验。为何要让Robotaxi接受如此极端的环境挑战?这背后是自动驾驶走向规模化落地的关键一步。
吐鲁番的高温环境并非刻意“为难”Robotaxi,而是汽车行业公认的“试金石”,是汽车研发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小马智行第七代Robotaxi是L4级行业走向量产、车规级标准的代表车型,正如传统燃油车和电动车需通过极寒、极热测试才能上市,自动驾驶车辆也需要在极端环境中验证其可靠性。
夏测的目的,是保障全球用户在夏季和高温里乘坐Robotaxi,依然能享受到安全、舒适的出行体验。随着小马智行全球化布局的推进,Robotaxi不仅驶入常年炎热、沙尘天气频繁的中东,也抵达高温湿热的东南亚。而吐鲁番的特殊气候和环境,能为车辆测试模拟高温暴晒、灰尘侵入、非铺装道路等远超日常的严苛环境。经过多轮历练和压力测试,为车辆走向全球化奠定基础。
测什么?成为小马智行团队面对的另一个问题。在吐鲁番,测试团队开展了“车企日常夏测项目+自动驾驶套件(ADK)高温测试”的强化版项目,难度远超行业标准。其中,极端高温下车辆的电池系统、电驱系统、充电系统、热管理系统的性能表现,高温暴晒后空调制冷效率、电子设备稳定性等都在考察范围。因为吐鲁番道路复杂,也利于开展灰尘侵入测试。
为了不断拉高第七代Robotaxi车型的性能上限,测试团队在多个测试项目采用了远超车企夏测的严格标准。以高温热平衡测试为例,第七代Robotaxi在环温42℃以上、极限测试47℃、光照最高1300W/㎡、空调关闭的情况下,其整车自动驾驶系统和自动驾驶套件均能正常工作。
自2023年小马智行启动代号为“昆仑”的Robotaxi量产计划以来,第七代Robotaxi车型成为落地成果。其中,由小马智行和北汽新能源两家北京亦庄企业合作打造的第七代极狐阿尔法T5自动驾驶车辆,已经开启公开道路测试。
作为全国自动驾驶高地,北京亦庄集结了小马智行、文远知行等头部玩家,一条“研发-测试-落地”的全链条已然成形。此次高温测试不仅展现了区内企业在自动驾驶领域的“硬核优势”,也为L4级自动驾驶的大规模推广提供了“车规级”保障。未来,从北京亦庄驶出的Robotaxi,将带着这份高温“通行证”奔赴全球,迎战各地复杂的路况与气候。
来源:京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