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深入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引导到村工作大学生将红色基因融入基层工作实践。8月29日上午,平定县委组织部、县委党校组织开展“弘扬抗战精神 助力转型发展”青年思享会暨到村工作大学生“雏雁优培”素能提升培训班无领导小组讨论活动。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党校校长马卉林参加。
为深入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引导到村工作大学生将红色基因融入基层工作实践。8月29日上午,平定县委组织部、县委党校组织开展“弘扬抗战精神 助力转型发展”青年思享会暨到村工作大学生“雏雁优培”素能提升培训班无领导小组讨论活动。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党校校长马卉林参加。全体参训学员以“实战模拟”为笔,围绕乡村发展核心议题献策献智,在思维碰撞中锤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扎根基层、服务振兴积蓄力量。
活动介绍
本次活动以“弘扬抗战精神 助力转型发展”为核心导向,聚焦乡村产业转型与红色文旅发展两大关键领域,设置“岩峰村特色产业转型”“红星村红色文旅IP打造”两大实战议题,还原基层工作真实场景。
分组讨论
讨论现场,各组学员迅速进入“基层工作者”角色,围绕议题展开热烈研讨。
岩峰村特色产业转型与乡村振兴的实践方案策划
聚焦岩峰村“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短、人才技术缺”的困境,学员们以“省乡村产业转型示范村”申报为契机,从“特色定位、技术赋能、利益联结”三方面破题——有人提出打造“高山云雾茶+板栗文创”的“联合品牌”模式,配套“茶山研学工坊”“板栗采摘园”延伸业态;有人建议引入便携式茶叶检测设备、小型深加工生产线,破解“优质不优价”难题;更有学员设计“政府+合作社+企业+农户”利益机制,通过“种植收益+务工工资+土地入股”保障村民稳增收,尽显青年智慧与务实思维。
红星村红色文旅IP的打造与推广
围绕红星村“红色资源沉睡、记忆断层、业态僵化”的问题,学员们紧扣“市红色文旅创新发展大会”路演需求,为红色IP“焕新”出谋划策。大家一致认为,需深挖“苏维埃旧址+红色剪纸”的差异化资源,提炼“红军粮道补给点”“妇女救国会”等鲜为人知的红色故事;传播上,建议以短视频平台为核心,策划“老党员讲革命故事”“红色剪纸非遗直播”等内容,搭配“红色沉浸式影视体验项目”“重走红军路”线下活动引流;业态设计则聚焦“沉浸式体验”,推出红色主题餐饮、剪纸文创商店,同时建立“村民参与机制”,让老党员家庭、非遗手艺人成为红色传承与增收的“双主角”。
方案陈述及评委点评
方案陈述环节,各组代表逻辑清晰、重点突出,既有对乡村现状的精准把握,也有对未来发展的创新构想。
由县融媒体主任播音员,总编室监制 韩强、县委党校副校长张国菊、教师石德伟、张俊杰组成的评委团,对各组方案逐一点评:既肯定“红星村数字化传播”“岩峰村冷链技术引入”等务实举措,也指出“部分方案对材料深度挖掘不足”“未深化可持续商业模式的探索”等细节问题,并从“资源整合、实际运用、长效运营”三方面提出优化建议,让学员们茅塞顿开。
此次“弘扬抗战精神 助力转型发展”青年思享会暨到村工作大学生“雏雁优培”素能提升培训班无领导小组讨论活动,不仅提升了到村工作大学生的调研分析、团队协作能力,更搭建了“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的实践平台。
下一步,平定县委党校将继续优化培训模式,以更多实战化、场景化的教学活动,助力青年人才在基层沃土上快速成长,为平定县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动能。
来源:草原古都生活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