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河南省新安县地处中原腹地,黄河之滨,是历史文化名县。在新时代建设教育强国的背景下,作为基层开放教育机构,新安开放大学着力提升终身学习公共服务水平,在学习型社会建设中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新安开放大学正以开拓创新的思维,积极担当,主动作为,聚力推进新安开放教育不断走深走实,奋力迈向县级一流开放大学的崭新征程。
文/《在线学习》主笔 何曼
河南省新安县地处中原腹地,黄河之滨,是历史文化名县。在新时代建设教育强国的背景下,作为基层开放教育机构,新安开放大学着力提升终身学习公共服务水平,在学习型社会建设中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社会需要什么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人才。”这不仅是新安开放大学的办学宗旨,更是其紧跟时代、服务社会的庄严承诺。学校紧紧围绕新安县委提出的“23346”发展战略谋划工作、培养人才,办学能力和办学成效都达到了新的高度。与此同时,开放教育的学历含金量和社会认可度不断攀升,为一大批学员点亮了梦想之光,叩开了理想之门。
回望过去,新安开放大学(前身新安广播电视大学)自1979年成立以来,历经风雨,不断壮大。1999年与中共新安县委党校合并后,更是开启了新的篇章。如今,学校设有本、专科专业37个,在校生1000余人。作为集党校干部教育和开放大学“学历+技能”培养于一体的教育机构,新安开放大学(与中共新安县委党校一套机构两块牌子)积极担当、主动作为,正推进新安开放教育不断走实走深,奋力迈向一流县级开放大学。
新安被誉为中国“书法之乡”,书法氛围浓厚,群众基础扎实。2024年秋季,学校将国开政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开设了书法学本科特色创新班,为“书法之乡”的品牌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书法班在课程设置方面科学合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课程内容丰富多样。课程涵盖了书法基础、书法技法、书法理论、书法史、书法创作等多个方面。二是采用线上学习与线下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学员可以通过学校的教学平台随时随地进行自主学习,同时还可以参加学校组织的面授辅导、书法展览、文化交流等活动,与学员们一起切磋技艺、交流心得。这种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既满足了在职人员的学习需求,又保证了教学质量和效果。三是培养目标更加注重实用性。该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深厚的书法学科专业知识、较强的书法专业技能、宽阔的文化视野,以及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能够胜任书法创作、书法理论研究、书法教学以及书法艺术综合应用等工作,有着广阔的前景和发展空间。
学校积极搭建各类活动平台,助力书法教育的推广与发展。一是依托国开、省开、市开的教学资源,为学员创造更好的学习机会。例如“洛•学堂”全民终身学习大讲堂暨洛阳开放大学书法专业开班仪式在新安举行。国家开放大学安排特聘教授庞中华进行专题授课。二是积极组织学员参与各项活动。例如,在国家开放大学主办的“春华秋实 岁物丰成——国家开放大学成立45周年美育成果展”活动中,学校书法班学员作品入选11幅,书法班学员拓文敬受邀参加并作为唯一学员代表发言。三是依托新安县书法家协会,开展各项交流活动。四是依托教育系统推进书法学教育,全县11个乡镇,每个镇至少有两名中小学教师是书法班学员。
“目前,开放大学体系的四级办学优势正在新安逐步彰显,书法本科班正在成为专业班、特色班、文化班、创新班。”新安县委党校党委书记、副校长,新安开放大学校长王国营表示,书法班的未来攻坚,将从四个方面发力:一是充分发挥四级办学优势,获得国开、省开、市开在相关教学资源方面的支持,邀请书法权威师资授课;二是根据学员的书法素养程度不同,分类设班开展面授;三是坚持“学历+能力”并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理论教学过程中融入硬笔书法书写知识,提升学员书写能力;四是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组织学员参与各类书法公益活动,走进基层、乡村,弘扬书法艺术,服务民众。
2024年,新安开放大学在招生工作中成绩斐然,共招收学员599人,较上一年度实现了大幅增长,创造了建校45年来年度招生的最佳成绩,成为洛阳市开放大学系统中首个全年招生人数突破500人的县(区)开放大学。
“招生工作是开放教育稳健发展的根基,关键在于实现招生数量与质量的协同共进。”王国营表示,学校在2024年将招生工作确定为重点攻坚方向,采取了一系列举措。
首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密对接地方发展需求开设专业。紧扣县委“工业提质增效、城镇宜居宜业、乡村富美善治、文旅融合赋能”四项重点工作,学校与县委组织部、教体局、卫健委、工商联等多部门及企业合作,实施了“百名优秀职工上大学”“乡村干部学历提升”等项目,将招生与教学深度融入地方发展。特别是书法学本科专业成功招生53人,招生数量在全国开大体系同专业中居领先水平,使新安成为全国书法本科专业第一大县。
其次,通过讲好故事、树立典型,不断扩大影响力。通过选树典型学员、挖掘优秀毕业生案例,学校多渠道宣传开放大学的教育成果,发挥优秀学员的引领示范作用,提升了开放大学学历的含金量和社会认可度,吸引了众多知名人士前来学习。
最后,校党委将招生工作定为学校三大中心工作之首,通过强化媒体宣传、制作宣传彩页、举办招生推荐会等多种形式,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开展招生宣传。同时,学校采取领导带队的方式,深入机关、乡镇、企业、现场教学点进行针对性宣传招生;各乡镇由专人分包对接,实行网格化管理,深挖招生潜力,取得了良好效果。
王国营表示,2025年,学校将着力继续保持招生工作的稳定性和高效性。一方面,认真总结2024年的成功经验,继续沿用行之有效的做法;另一方面,坚持质量与数量并重的原则,逐步实现招生模式从规模招生向优质招生转变。此外,学校增设招生服务股,配备专职人员,打造“一站式服务”新模式,全方位优化招生服务环节,切实提升招生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2024年12月,河南开放大学乡村振兴实践基地在新安挂牌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新安开放大学作为河南省首个挂牌的县级开放大学,紧密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从招生、教学、服务等多维度入手,为乡村振兴贡献了教育力量。
在招生方面,学校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招生计划,共招收235名学员,提升村干部的村镇管理能力。同时,为优化基层党组织书记学历结构,学校联合县委组织部、县农业农村局推出招生优惠政策,招收培养农村支部书记及后备干部195人。此外,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学校对县建档立卡脱贫人员及脱贫村村干部推出优惠政策,招收105名学员,减轻其学习深造的经济负担,助力其在乡村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在教学方面,学校注重实践能力与政策素质的提升。精选6个县域乡村振兴示范点作为现场教学点,提高学员实践能力;邀请专家解读乡村振兴政策,印发乡村振兴知识读本,增强学员专业知识。
在服务方面,学校自2017年起对口帮扶汉关街道林庄社区,举办乡村振兴夜校,为社区干部讲课,打造高素质农民队伍。同时,提供资金支持,助力林庄社区实现富美善治。
培育高素质农民是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战略,也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学校承办了河南省高素质农民培育示范班,为新安培养了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同心者,不以日月为限。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学校以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奋斗动力,以河南省一流县级开放大学为奋斗目标,出台相关实施意见与方案,借助新质生产力与数智化手段提升教师水平;依托河南开放大学博士服务团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打造高质量精品课。学校还积极争取政府支持,优化办学体系,提升系统办学合力。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新需求,学校增设新专业,提升教育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
“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新时代现代化一流县级开放大学的建设目标。”王国营坚定地说。
来源丨《在线学习》杂志 2025年3月刊(总第112期)
来源: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