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归巢,实践筑梦|2025年上犹县暑期“返家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心得分享(三)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04 08:41 2

摘要:在社区这片熟悉的邻里空间里,我学会了用“在地化”的方式传递温暖——辅导作业时结合社区孩子的认知特点调整讲解方式,组织游戏时融入社区场地特色设计互动,让服务更贴合他们的生活。也懂得了社区服务不是单向付出,而是与邻里共筑温情:看到家长们接孩子时的笑脸,听到老人路过

青年归巢

实践筑梦

这个夏天

一群上犹青年以实践为笔

在熟悉的家乡大地上

写下了属于他们的青春注脚

今天

就让我们走近这些“返乡实践者”

聆听她们与家乡的暖心故事

感受青春与故土碰撞出的炽热火花

何梦婷

“阳光社区”志愿服务小队

今年暑假我参与上犹阳光社区暑期托管,让我对社区服务有了全新认知。

在社区这片熟悉的邻里空间里,我学会了用“在地化”的方式传递温暖——辅导作业时结合社区孩子的认知特点调整讲解方式,组织游戏时融入社区场地特色设计互动,让服务更贴合他们的生活。也懂得了社区服务不是单向付出,而是与邻里共筑温情:看到家长们接孩子时的笑脸,听到老人路过活动室时的夸赞,才明白社区是承载民生温度的最小单元,一点用心就能让邻里关系更紧密。更明白了社区服务的意义,在于用点滴行动织密关爱网络:防溺水课堂守护的是社区家庭的平安,整理收纳课培养的是社区下一代的好习惯,这些看似琐碎的事,实则是在为社区注入成长的力量。

未来,我会更主动参与社区服务,从关注孩子延伸到关怀邻里,用专业与热情深耕社区这片土壤,让每一次付出都能成为社区温暖生态的一块砖瓦,让“远亲不如近邻”的温情在身边落地生根。

骆雨菲

“一带一路”志愿服务小队

这次活动让我深刻体会到文化交流的朴素力量。外国记者们走进中国乡村,体验匹克球、采茶炒茶,从最初的生疏到逐渐融入,整个过程充满真诚的互动。

匹克球作为一项新兴运动,成为拉近距离的纽带。尽管规则不同,但体育的乐趣是共通的。看到外国记者和教练学习击球技巧,笑声和掌声中,语言不再是障碍。

采茶炒茶则展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外国记者们起初动作笨拙,但在村民的耐心指导下,他们慢慢掌握技巧,甚至开始讨论茶叶的历史和贸易。这种手把手的交流,比任何宣传都更生动。

作为志愿者,我最大的收获是意识到“一带一路”不仅是经济合作,更是人与人的联结。外国记者的好奇和村民的热情,让我看到跨文化理解的真实可能。乡村不再只是报道中的符号,而是充满生命力的故事现场。这次经历让我更坚定用记录促进沟通的信念。

田秋萍

“爱心托管”志愿服务小队

在爱心托管做志愿者的这段日子,像一串被阳光晒暖的玻璃珠,透亮又温热。

每天推开教室门,总能撞见一双亮晶晶的眼睛。我们教他们背古诗,陪他们画画,也在他们闹别扭时当“小法官”。看着他们从怯生生地坐在座位上,到围着你叽叽喳喳讲家里的趣事,才懂“陪伴”两个字的分量——不是简单的看管,而是用耐心接住他们的好奇,用温柔回应他们的依赖。

离开时,孩子们挥着手喊“下次见”,忽然明白:所谓爱心,从来不是单向的给予。那些被他们清澈眼神照亮的瞬间,早已悄悄治愈了我们自己。

何畅

“青年自修”志愿服务小队

当我第一次踏入图书馆的那一刻,安静的氛围和排列整齐的书籍就给我一种神圣的感觉,我告诉自己,这次志愿活动一定要认真对待。

在志愿服务的第一天,我和小伙伴们一同在期刊室整理、装订报纸。起初,我以为叠报纸不过是简单机械的活儿。但真正上手后才发现,要把报纸叠得整齐划一、有棱有角并非易事。刚上手,我叠得歪歪扭扭,速度还很慢。在观察和学习后,我意识要叠好报纸到必须全神贯注,确保每一个折痕都笔直,每一个边缘都对齐。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摒弃了浮躁和粗心,学会了静下心来。

在志愿服务中,整理图书是一项重要工作。起初,面对众多类别不同、摆放杂乱的书籍,我有些手忙脚乱。有书籍并没有摆放在正确的位置,需要我们及时发现并正确归位。我需要仔细查看书籍的编号,在书架间来回穿梭寻找它们的“家”。

通过这次图书馆志愿服务,我收获了很多。我学会了如何更有耐心地处理事情,每一本图书的归位都需要耐心和细心。而且,我还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志愿者朋友,我们一起为了让图书馆更好地服务读者而努力,这份共同奋斗的经历让我格外难忘。

张志宏

“书香同行”志愿服务小队

在新华书店,我有幸参与了“书香同行”爱心托管服务的志愿工作。我的核心任务是陪伴留守儿童阅读绘本、组织趣味读书活动,并随时为他们解决学习与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小麻烦。

这份工作让我深刻体会到陪伴的力量。生动的绘本讲解能点燃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有序的活动安排是托管顺利开展的保障,而耐心回应他们天马行空的提问、化解偶尔的小矛盾,正是我的职责所在。每当看到孩子们在书页间绽放笑容,在故事里找到慰藉,我才意识到自己看似平凡的付出,其实是在为他们的童年播撒温暖的种子。

这段经历让我明白,青春的奉献不必惊天动地,在书架间传递温暖,在陪伴中播撒书香,就是对家乡最真挚的回馈。书本是无声的老师,爱心是温暖的阳光,当两者相遇,便能在孩子们心中种下希望的种子。未来,我会带着这段实践的收获继续前行,让书香传递更远,让爱心温暖更多童心,用实际行动为家乡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让青春在基层服务中绽放别样光彩。

行囊里是乡土的暖

脚步间是成长的光

暂别不是终点

是带着家乡的期许

再赴下一场山海

——

青春与故土的约定

永远未完待续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