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癌大户”被揪出,是烟酒的十倍,专家:再不忌口,肠或烂如泥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04 08:42 1

摘要:有人天天在朋友圈发“养生鸡汤”,早上喝枸杞水,晚上泡脚加姜片,但中午照吃火锅加肥牛,夜宵撸串加冰啤,一边咬着烤肠一边说“我这肠胃还挺争气”。结果一查,肠道已经亮红灯了。

有人天天在朋友圈发“养生鸡汤”,早上喝枸杞水,晚上泡脚加姜片,但中午照吃火锅加肥牛,夜宵撸串加冰啤,一边咬着烤肠一边说“我这肠胃还挺争气”。结果一查,肠道已经亮红灯了。

你以为烟酒伤肠?其实真正的“肠癌大户”,还真不是它俩。有研究表明,不良饮食习惯是引发肠癌的头号元凶,甚至风险比长期吸烟、饮酒还高出好几倍。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在2015年就明确指出:加工肉类属于一级致癌物,和香烟、石棉、酒精一个级别。而我们那些年吃下的培根、香肠、腊肉、火腿肠,全都榜上有名。

别再天真地以为“香肠只是肉做的”,它们的“隐藏属性”,才是真正的“肠道刺客”。

曾有一份全球范围的前瞻性队列研究——EPIC研究(European Prospective Investigation into Cancer and Nutrition)发现:每天摄入50克加工肉制品,患结直肠癌的风险增加18%

50克是啥概念?一根热狗肠就够额度了。你可能还在想“偶尔吃一次应该没事吧”,但问题是,哪次不是“偶尔”?误区就在这儿:我们低估了食物对肠道的慢性“腐蚀力”。

很多人谈癌色变,却对自己每天吃进嘴的东西毫无戒备。香肠、腊肉、咸鱼,这些“人间美味”,其实就是癌症的温床

它们在加工过程中会加入亚硝酸盐,作为防腐和保色剂,这类添加剂在体内会转化成N-亚硝基化合物——这是目前研究较为确切的致癌物之一。

而且别以为你吃的是“手工现做”,就能逃过这一劫。无论是工业化生产,还是自家灌肠,少不了的步骤就是加盐、腌制、熏烤。

而这些处理方式不仅破坏了肉类原本的营养结构,还让它们“升级”为对肠道极其不友好的角色。有趣的是,很多人对烟酒的警惕性远高于食物。

你会看到有人戒烟戒酒,却依然顿顿离不开腊肉香肠。殊不知,这些“看起来没那么毒”的食物,才是最容易悄悄在体内埋雷的那种

说到底,大家被“口感”绑架了,也被“传统”误导了。小时候过年吃腊肉觉得是一种仪式感,长大后撸串配啤酒成了下班标配。但肠道不会陪你演戏,它只会默默记账,然后某天突然“爆雷”

肠癌不是“一天吃一根香肠”就能吃出来的,它更像是把时间当刀,一点点在肠壁上刻下伤痕。早期几乎没症状,等你发现排便不规律、腹部胀痛、消瘦乏力时,往往已经发展到了中晚期。

而且别以为“我年轻,不怕”。近年来肠癌的发病年龄越来越低,20岁出头的患者也不少见。

据《中华肿瘤杂志》2024年统计数据显示,我国35岁以下人群结直肠癌发病率年增速高达4.2%[2]。这不是危言耸听,是数据摆在眼前。

更可怕的是,不良饮食不仅提高患癌概率,还会加速肠道的“老化”。

肠黏膜本来就像一张“防御网”,长期被刺激后,屏障功能下降,免疫力变差,肠道菌群失衡,整个消化系统就像手机电池被反复过充,最后直接“鼓包”。

如果你还觉得“吃点香肠能咋地”,那请你看看显微镜下的肠道病变图:肠壁如泥,结构紊乱,细胞排列异常,黏膜大面积溃烂,整个一副“战场废墟”的模样。这不是吓人,而是现实。

我们不是要你从此吃斋念佛,而是想说:吃东西,真的得有点脑子。

想要护住自家的肠道,最简单有效的方式,其实就是“少吃那些让肠道痛苦的食物”。比如: 减少加工肉类的摄入频率,不要让热狗成为你的“情绪食物”;

控制红肉摄入,牛排虽香,周周吃也得悠着点;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类、豆类、绿叶蔬菜和水果,它们能像“扫地机器人”一样清理肠道垃圾;

合理补充水分,别让肠道变成“干涸的荒漠”; 保持规律的排便习惯,别硬憋、别拖延,肠道也需要“按时清仓”。

很多人以为养生很难,其实最难的是战胜“嘴馋”和“侥幸心理”。你嘴上说着健康第一,手里却夹着火腿肠,这就像戴着口罩抽烟,纯属自欺欺人。

肠癌不是“倒霉才得”,而是“长年累月的自我伤害”。真正的健康,从来不是靠吃保健品补回来的,而是从每一口饭、每一个选择开始的。

所以,下次再在便利店犹豫“要不要买根香肠”,不妨想一想,你的肠道正在用尽全力帮你“挡刀”,你还要送“凶器”进去吗?肠道,不是垃圾桶。别再喂它吃“毒药”了。

参考文献:

[1]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司,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 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23版)[J]. 协和医学杂志,2023,14(4):706-733. DOI:10.12290/xhyxzz.2023-0315.

[2]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胃肠外科学组,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结直肠外科学组,等. 中国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和综合治疗指南(2020版)[J]. 临床肝胆病杂志,2021,37(3):543-553. DOI:10.3969/j.issn.1001-5256.2021.03.009.

[3] 陈之秀. “红肉致癌”是危言耸听——专访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主任王守伟[J]. 食品界,2015(12):16-20.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来源:栗子科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