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主产地煤价 延续弱势,跌多涨少 榆林、鄂尔多斯等地超30家煤矿密集调价,神木水井渠煤矿部分煤种单吨降幅达10元;金鸡滩煤矿混煤逆势上涨10元属个别现象 榆林5800K坑口价约525元/吨,周环比下跌15元
2025年9月初的煤炭市场确实呈现“供需宽松、价格承压”的整体下行格局,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潜在的支撑因素。
市场维度 现状概述 具体表现 数据参考(2025年9月初)
主产地煤价 延续弱势,跌多涨少 榆林、鄂尔多斯等地超30家煤矿密集调价,神木水井渠煤矿部分煤种单吨降幅达10元;金鸡滩煤矿混煤逆势上涨10元属个别现象 榆林5800K坑口价约525元/吨,周环比下跌15元
北方港口 库存下降但成交低迷,市场情绪悲观,“有价无市”现象明显 贸易商为回笼资金低价抛售;Q5000主流报价640元/吨,实际成交价跌破630元;5500大卡成本倒挂,贸易商挺价惜售 环渤海港口库存2212.4万吨,较8月初降10.5%
进口煤市场 价格承压,对国内煤价造成持续冲击 终端采购转向印尼低卡煤;印尼3800K煤种到岸报价环比下调 进口煤较国内煤价差优势普遍在30-40元/吨
需求端 整体疲软 夏季用电高峰结束,居民制冷用电负荷下降,工业用电需求持续疲软
供应端 整体相对稳定,虽有短期停产但影响有限 富民煤矿脱产培训、汇隆煤矿系统升级短暂停产;超产核查及安全监管使生产规范,7月全国原煤产量增速由正转负
深度观察
1. “有价无市”的港口:北方港口库存虽显著下降,但并未能扭转价格跌势。这主要是因为下游电厂在需求转淡和进口煤补充的背景下,采购市场煤的意愿极低,主要以拉运长协煤为主。库存下降更多是贸易商因亏损严重发运积极性极低导致的“被动去库”,而非需求拉动。
2. 进口煤的“双刃剑”:进口煤相较于国内煤仍有30-40元/吨的价格优势,这对沿海地区的内贸煤需求形成持续压制。值得注意的是,印尼国内政策调整(取消基准价政策)以及国际市场需求变化,也使其报价松动,但其价格优势短期内仍会存在。
3. 成本倒挂与挺价惜售:目前5500大卡煤种在北方港口已出现成本倒挂(贸易商发运成本高于售价),这导致部分贸易商选择挺价惜售。这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价格下跌的速度,但在需求没有实质性改善的情况下,难以根本扭转市场趋势。
4. 供给端的“韧性”与“刚性”:虽然部分煤矿因检修、培训等原因短期停产,但全国煤炭供应整体保持相对稳定。更重要的是,在超产能核查和安全监管常态化的背景下,煤矿生产更加规范,供应端缺乏弹性,难以通过大幅减产来快速匹配需求下滑,这反而可能延长市场出清的时间。
未来市场展望
· 短期(9月):煤炭价格预计仍将承压运行,存在进一步探底的可能。决定因素在于“迎峰度夏”结束后电煤日耗的下降速度以及下游库存的消化情况。
· 中期关注点:
· 需求端恢复情况:秋季过后,冬季储煤需求能否启动,以及国家重大工程项目落地对耗煤需求的拉动效果。
· 进口煤政策与性价比:进口煤的价格优势变化以及政策是否会调整。
· 国内供应弹性:若价格持续下跌至临界点,是否会引发煤矿主动减产。
· 突发因素:如主产区的安全检查力度、极端天气以及进口来源国的突发事件等。
总结
当前煤炭市场利空因素占据主导,价格下行压力主要来自需求疲软和进口煤冲击。虽然港口库存下降和成本倒挂提供了一些潜在支撑,但在需求没有明显好转前,市场难以真正走强。
来源:乌金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