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她是一个幸运的女人,出生于富贵之家,又嫁给春风得意的才子,成就才子佳人的神话。
1988年,宋子文的妻子张乐怡在美国安详离世,享年80岁。
她是一个幸运的女人,出生于富贵之家,又嫁给春风得意的才子,成就才子佳人的神话。
她从不干涉丈夫的政事,不出版回忆录,不参与公共活动,不接受采访。
当友人问及对国民政府的记忆时,她只是淡然一笑:
“都过去了,重要的是今天几点钟吃饭。”
她始终隐在丈夫身后,做他最温柔的港湾,用一生诠释了“人淡如菊”的智慧与通透。
01
1927年盛夏,33岁的宋子文已是南京政府财政部长。
他来到庐山避暑,被这里的清幽景致所吸引,决定为母亲建造一所宅院。
经当地人引荐,他拜访了当地著名建筑商张谋之。
张谋之是江西九江巨富,以经营家具业发财,在庐山建造的别墅堪称全山之冠。
生意谈妥后,张老板热情地留宋子文共进午餐,并唤出家人一同招待贵客。
就在这时,一个身影让宋子文眼前一亮——
张家千金张乐怡翩然而至。
只见,此女子身材高挑,肤白胜雪,落落大方,清纯可爱。
只这一眼,就让长久忍受失恋之苦的宋子文动心了,沉寂多年的爱火重新燃起!
正如他多年后回忆所说:
“她仿佛是我期待已久的情侣……相识恨晚,胜过盛七小姐。”
张谋之立即介绍:
“这是我的女儿乐怡,今年19岁,小名叫婷婷。”
就在宋子文愣怔的时候,张乐怡大方地伸出了手,并做了自我介绍。
她声音清脆悦耳,如黄莺出谷。
但她对他的称呼,却让宋子文差点失态——
她竟然叫了一声“uncle”(叔叔)!
毕业于哈佛与哥伦比亚大学的宋子文,自然明白这个称呼的含义。
本来春心萌动的他,不禁暗自怅然:
自己刚过而立之年,竟已被唤作“叔叔”了么?
02
或许是要报复一下被叫“叔叔”的打击,又或是想展示自己的博学,席间宋子文说起了英文。
没想到,就读于金陵大学英语系的张乐怡从容应对,对答如流。
原来她16岁就能熟练翻译《泰晤士报》,17岁已在教会礼堂翻唱英文圣诗。
只是素来低调,不轻易外露。
金陵大学的教授曾评价她:“准确、谨慎、不喜交际。”
同窗们也回忆道:“她穿着得体,说话克制,总是与人群保持着半步距离。”
宋子文本想炫耀才学,却被张乐怡的谈吐深深吸引。
她不卑不亢,既不曲意逢迎,也不刻意讨好,就像与老友交谈般自然爽朗。
宋子文愈发感到相见恨晚:
“我一直渴望能有一个倾心交谈的朋友,不戴面具,没有虚伪。这位张小姐似乎就是那个人了!”
等到吃完饭,张乐怡的身影,已经完完全全占据宋子文的脑海。
于是他提出邀请:
明日游览庐山,希望张乐怡能陪同前往。
张谋之察言观色,欣然应允。
04
接下来的几日,张乐怡尽心陪伴宋子文游览庐山名胜。
花径、锦绣谷、香炉峰、大林寺、仙人洞.……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庐山风景如画,但宋子文的目光却始终追随着身边的佳人。
张乐怡落落大方,一路为他讲解各处典故,还时不时打趣他走得太慢。
当天,宋子文在日记里甜蜜地写道:
“我们在漫步中谈吐交流,她总是会心一笑,有时她说得起劲,让我就像读一本内涵丰富的庐山导游书。这一切,都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相处日久,宋子文越发不舍分离。
他不再满足于“朝见夕别”的日子,决心要让这个女子永远陪伴在自己身边。
那日,两人漫步在松林小径上,宋子文终于向她吐露了心声。
张乐怡却淡然不语,良久才问出心中疑惑:
“以您的身份和年纪,理应早已缔结良缘了吧?”
在张乐怡的温柔追问下,宋子文将自己与盛七小姐的往事娓娓道来。
04
原来,宋子文曾与盛宣怀之女盛爱颐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恋情。
只因当时他一文不名,盛家以门不当户不对为由,硬生生拆散了这对有情人。
备受失恋打击的宋子文,在姐姐姐夫的帮助下专心搞事业。
如今,他虽掌管巨财,却始终孑然一身,成了名副其实的钻石王老五。
只因那次情伤太深,让他失去了再次恋爱的勇气,直到遇见张乐怡。
张乐怡静静聆听,被他的坦诚深深打动。
宋子文趁势再次表白:
“我爱你,我实在离不开你。我请求你答应同我结婚。如果你说一个不字,我财政部长也不要做了。”
疑虑既消,张乐怡羞涩地点头应允。
05
1928年秋,宋子文终于迎得美人归,两人举行了盛大婚礼。
当张乐怡身着洁白婚纱,随着婚礼进行曲缓缓走向宋子文时,他那颗曾经破碎的心终于找到了归宿。
宋子文和盛七小姐,郎有情妾有意,可是联姻却困难重重;
而宋子文和张乐怡,从一见倾心,到求婚成功,可谓一帆风顺,连双方家庭都十分满意。
或许,这就是所谓的正缘吧。
婚后,张乐怡从不涉足政商两界,不惹是非。
宋子文虽不在公开场合秀恩爱,却在私人信函中写道:
“乐怡有极强理性,判断准确,话不多,但从不误事。”
张乐怡安心做好贤妻良母,相夫教女。
1930年至1936年间,她相继生下三个女儿:
宋琼颐、宋曼颐和宋瑞颐。
1949年,宋子文卸职赴美定居。
两朝国舅,昔日的辉煌与权势,都已成过眼云烟。
随着岁月流逝,夫妇二人越发低调,将更多时间投入到女儿和孙辈身上。
三个女儿都继承了母亲张乐怡的美貌与气质,却无姑妈们的野心与锋芒,都选择了平静低调的生活:
长女琼颐嫁予上海永安公司创办人郭彪的外孙冯彦达;
次女曼颐与新加坡华裔余经鹏缔结良缘;
幼女瑞颐则嫁与菲律宾杨姓华侨。
女儿们成家后,为宋子文夫妇带来了九个活泼可爱的孙辈。
这个大家庭洋溢着温馨与和睦,让宋子文夫妇晚年生活充满生机与乐趣。
06
1971年,宋子文去朋友家吃饭。
突然,他一下子从座位上弹了起来,惊恐地望向自己的妻子。
然后,“砰”地一声,倒地长逝!
原来是一块食物哽住他的气管,他想要把食物咳出时,剧烈的刺激使他的心脏不堪重负,心力衰竭而死!
宋子文离世后,张乐怡的生活越发低调,几乎过着隐居生活。
1988年,她在纽约安详离世,享年80岁。
张乐怡的一生,诠释了“人淡如菊”的内涵。
试想,在权贵云集的家族中,面对三位非凡的大姑姐,她始终从容以对,这需要何等的智慧与气度!
她务实而不张扬,理智而不失温情,安静地做好本分,活得明白而通透。
她的美不仅在于外貌,更在于那种超然物外的气度和洞明世事的智慧。
心若素简,人淡如菊。静好如初,从容一生。
来源:不惧孤读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