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可是就有这样一对老战友,却未能在一方临终之时来不及看望对方最后一面。他们就是朱德朱帅与彭德怀彭总,战场上两人是指挥将士奋战杀敌的军方元帅,生活中更是志趣相投的亲密好友。虽然两人脾气并不相投甚至可以说是完全相反,但是两人却十分默契地走到一起成为了推心置腹的好友。
开国元帅中各位前辈们不乏多年老友,他们都曾是一起浴血奋战,风里来雨里去的关系。
彼此之间遇到困难也会不畏艰难伸手相助,同样因为这层关系许多人在临终之际都希望再见一面自己的老战友。
可是就有这样一对老战友,却未能在一方临终之时来不及看望对方最后一面。他们就是朱德朱帅与彭德怀彭总,战场上两人是指挥将士奋战杀敌的军方元帅,生活中更是志趣相投的亲密好友。虽然两人脾气并不相投甚至可以说是完全相反,但是两人却十分默契地走到一起成为了推心置腹的好友。
可是在彭总临终之前两人并未能见到最后一面,甚至于彭总的遗言都是身边人转告给的朱帅。
那么这两人为什么没能见到最后一面,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呢?
特殊时期国家内部动荡,许多先辈领导者因为遭人诬陷猜忌而遭受无妄之灾。在他们原本清白的人生阅历中被人胡乱添上了一笔污蔑,让先辈们在后半生中受到了难以忘怀的伤害。
彭总与朱帅在这场波动中也受到了波及甚至被人限制行动,两人也因此被迫减少了见面的机会,无法像以前一样相谈甚欢。
就在彭总被动荡波及致使他无奈赋闲在家时,身边也从之前的欢笑热闹变成了冷清寂静。
众人考虑到时局影响,为求自保不敢像从前一般四处走动探望其他战友前辈,彭总身边能交谈的友人也变得寥寥无几。
只是无论别人再怎么对彭总避之不及,他照样视彭总为至亲好友。
根据朱帅的孙子朱和平少将的采访中就能进一步了解到,二人在私下就时常相聚在一起。
虽然彭总性情直率但是在朱帅的家人面前,面容总是那么和蔼可亲。
抗美援朝开始前彭总被任命率领军队前往朝鲜,临走之际还特意前往朱帅家中和自己的老朋友好好吃上了一顿饭。
抗美援朝结束顺利班师回朝后,朱帅也是彭总除主席之外会见的第一个人。
两人之间没有复杂冗长地倾诉思念,有的只是朱帅为彭总递上的一套干净的换洗衣裤,其中的情意之深恐怕也只有他们知道。
两人的情意已经存续许久,就像他们之间的棋局比拼一样棋路不同但就是同出现在一盘棋上,两人脾气性格不同但之间的友谊照样融洽。
抗美援朝胜利彭总顺利回国,朱总在前去看望之时还不忘带上心爱的棋盘,准备与他好好切磋切磋。
两人之间因棋而生的情谊一直延续到了1953年9月份彭总迫于现实解甲归田后,那时彭总居住的地方也从中南海迁移至北京西北郊。
那时的彭总居所也不再是受人推崇的好地段,许多人为了避免牵连而选择远离。
但是唯有那么几位老前辈们一意孤行,选择与众人背道而驰来到居所内探望自己的老友,其中就有朱帅的身影。
为了更好陪在彭总身侧朱总直接居家搬迁到彭总居所附近,让自己闲居在家时能更好关注到好友。
1953年的庐山会议,导致包括彭总在内的众多革命前辈被反动派扣上无端罪名。
遭遇无妄之灾无论何人心中总会有众多烦闷,更何况是彭总这边的性情中人。两位前辈酷爱下棋,下棋早已贯彻了他们的日常,哪怕是在太行山上与敌人对抗奋战之际也不忘在闲暇之余下上几盘。
彭总和朱帅的棋风截然相反,彭总每走一步棋每赢对方一枚子都要大声喊出自己的胜利,声势浩大,风风火火,争取在气势上率先压对方一头。
朱帅则是不急不慢地将棋子捡出,让对方看清自己的成果究竟有哪些。
两人不同的棋风也照应了双方不同的性格,朱帅脾气温和对待下属也是平易近人,没有丝毫架子,而彭总则是言辞犀利性情火爆,常常令人感到畏惧。
所以彭总只能无奈待在居所内部接受党校培训,衣食住行上要靠自己播粮种菜时,朱帅自然要比任何人明白彭总内心的忧郁烦闷。
所以朱帅要在闲暇时分带上东西与彭总杀上几局,在棋局中缓解好友心中的烦闷。
两人你来我往之间少了许多先前嬉笑闲谈更多是面对对弈的冷静,不谈当今时局不谈处境如何有的只是棋子碰撞的声音。
对弈结束朱帅也是十分平静地从何而来就如何而去,似乎这场棋局只是两位寻常好友的普通对局。
居所内是两人的平静对局外面却早已翻天覆地,众人针对反动派对于各位革命前辈做出的不公行径纷纷做出抵抗。
与反对派的抗争持续了很久,到最后前辈们所遇到的污蔑被纷纷洗刷,但可惜的是有很多人没能亲眼见证这一刻。
彭总与朱帅对于自身的抗争从未结束,反动派的迫害同样愈加严厉。
明明两位前辈联合起来反抗就是反动派的方法,可是到最后两人却没能见上最后一面,就连遗言也是从旁人口中知晓,所以为什么两人会走到这一步呢?
反动派们试图采取舆论攻势,让两位前辈在流言蜚语中被逐渐消磨掉傲气。
他们眼看两位前辈不仅没有丝毫退缩,反而试图联合起来进行反抗。
反动派为了减弱他们的气势特意将两人分开,尤其是对于彭总人身自由的限制比以往要更加严酷,这也导致彭总再也无法自由见到昔日好友。
本身彭总能够撑过多日以来反动派对于他个人的攻击,全是依靠几位多年旧友的支持与鼓励,要不然一个如此骄傲真性情的将领又怎么会甘心忍受那么多的磋磨。
但是现在彭总不仅要面临现实中艰苦的环境,还要承担来自精神上的孤独压抑。
明明在1966年12月之前他还是被亲自任命负责建设西南地区建设的总指挥,可下一刻就被人带走并被严加看管限制自由。
北京的冬天不会善待每一个人,一样的寒风刺骨吹向每一位在此停留的人。对于彭总来说当年的冬天要额外寒冷冻人,看管所内无人愿意与自己谈天说地。
没有了棋友更没有好友,闭塞的房间里就连阳关也成为了奢侈。
明明是那样自傲自强的人,也会在看管所内默默流泪,明明战争的苦与痛也没能将他制服。
1966年至1974年八年时间彻底磨灭彭总的心气,一位征战多年的军人也被消磨出了病痛。
1974年4月18日,再也坚持不住的彭总因病住进医院。
可是那些人并没有打算放过一位重病缠身的病人,医院内看着站在面前面无表情的看守彭总只希望对方能网开一面让自己见一面朱帅。
看守并没有任何回应,眼睁睁看着床上人在一旁多次申请,没有丝毫动容。1974年11月29日彭总因为病情加剧不幸病逝于医院中,七个月的时间我们不知道彭总在这期间到底申请了多少次,希望与朱帅再见一面,可是这些信息没有一句是能走出医院的。
直到有人将彭总的生前遗愿告知朱帅后,朱帅才知道这位老朋友究竟有多么思念自己。
想到老朋友那么性格的人却要忍受多年看管,朱帅情至深处在空房间内喊出了自己内心的不甘。
明明彭总已是病重之人为什么还要这般畏惧他,这样为彭总申诉的话能倾听的除了四周的白墙以外,也只有为他发声的朱帅了。
在老友离世后朱帅的身体也一天不如一天,1976年7月6日彭帅离世两年后的夏天,朱帅也离开了人世去另一端寻找自己的老朋友。
直到朱帅去世前都没能改变反动派对彭总带来的负面影响,反动派制造的恶劣事件影响之大,涉及到无数革命前辈,其中也包括朱帅。
好在其他前辈们没有放弃与反动派们作斗争,面对蒙受冤屈的战友,他们誓要为他们争取一份真相。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让朱帅离世前未完的心愿得到完结,包括彭总在内多名前辈被全部平反,他们的贡献,对国家的忠心对民众的热忱全部被得到了认证。
所有的定性不过是反动派的一派胡言,无论是两位前辈还是其他革命前辈都是一心一意为国为家的无产阶级战士。
朱帅在临终前所说的遗言,一字一句都证明了他的内心绝无任何杂念。
朱帅的遗产不多许多东西都是国家所有,少有的几件私人物品也是一副画像,几本藏书。
能被单独说出来的两万块现金也被朱帅亲口嘱咐要全部作为党费,上交组织。与朱帅是多年好友的彭总也是如此,没有丝毫私心,有的只是廉洁奉公,舍己为民。
他与其他忠实寻求真理的人一样,对革命对国家所要追求的真理始终还有一颗好学之心。
那些为了革命而战的战士们永远是彭总的老师,所以他在革命之事上才会十分严格,带有自己的骄傲与看法。
两人都是祖国忠诚的卫士,无论怎么样无论任何人都要对两位抱有最高的敬意。
来源:子青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