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法国的政治气氛确实挺紧张的。总理加布里埃尔·贝鲁的日子很不好过,他领导的政府感觉摇摇欲坠。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最近法国的政治气氛确实挺紧张的。总理加布里埃尔·贝鲁的日子很不好过,他领导的政府感觉摇摇欲坠。
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也表达了担忧,她说任何欧元区国家的政府垮台,都会带来不小的麻烦。
图| 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
事情的起因是国民议会计划在9月8日举行信任投票。这个投票还是贝鲁动提出的,他想借此看看议员们是否还支持他。
结果反对派根本没给面子,从极右翼到极左翼,所有反对党都站出来反对现政府。
如果信任投票没通过,贝鲁就必须辞职。这样一来,马克龙总统的任期内就要换第六位总理了,法国政坛确实有点动荡。
图| 法国总理贝鲁
马克龙目前的情况是,他自己这边的力量不够强大,而反对派的声势却很大。
自从去年的国民议会选举之后,他的优势就减少了很多。现在,左翼联盟是议会里最大的势力,政府想推动任何政策都变得非常困难。
贝鲁希望通过这次信任投票来打破现在的僵局,希望能顺利通过预算案。但他这个计划,估计很难实现。因为反对党们已经联合起来,准备给政府制造麻烦了。
图| 法国总统马克龙
现在,经济问题是法国政府最头疼的事。
法国的财政状况一直在恶化,2024年的财政赤字占到了国内生产总值的5.8%,公共债务更是高达国内生产总值的114%。
贝鲁提出了一个要削减440亿欧元赤字的计划,但这个计划很难在议会获得通过。反对党们既不想减少福利,也不想增加税收,这让政府左右为难。
图| 法国总理贝鲁出席工业博览会
面对国内这么大的压力,马克龙却选择了一条比较冒险的路。他试图通过在国际舞台上表现强硬来转移国内矛盾,而中国就成了他的一个目标。
马克龙至少两次将台湾地区问题和乌克兰问题相提并论。
这种类比是完全错误的。台湾地区问题是中国自己的内部事务,而乌克兰问题是国际争端。中国早在2022年就明确表示过,这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马克龙这样做,明显是明知不对还要硬来。
他想通过讨好美国来减轻欧洲面临的压力,特别是希望美国不要放弃对乌克兰和欧洲安全利益的支持。
图|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与到访的法国总统马克龙举行会谈
马克龙的做法不符合国际共识,也不顾及现实风险。
这不仅引起了中国的强烈反对,也让法国在国际上显得有些尴尬。他原本想通过讨好美国来缓解欧洲的困境,结果好像适得其反了。
法国的政治危机,实际上有很多深层原因。
图| 法国总统马克龙在爱丽舍言等待接待来宾
政治过于分散,导致政府很难有效地管理国家。没有哪个政党能在议会里占据绝对优势,各个派别之间的分歧又很大,很难达成共识。
马克龙上任后,一直推行减税政策,但却没有同时减少政府开支。这导致每年的税收减少了620亿欧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2.2%,极大地压缩了财政空间。
图| 法国工会组织示威集会,抗议养老金改革法案
虽然养老金改革最终勉强推行了,但也引发了大规模的抗议,面临着非常大的阻力。政府缺乏足够的政治共识和推动改革的动力。
法国现在有点像意大利,政局不稳定,财政状况恶化,市场信心也在下降。
法国的国债收益率已经超过了希腊,和意大利差不多。投资者对法国未来的政策走向和经济前景都保持着高度警惕。
图| 意大利总理梅洛尼接受媒体采访
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对法国的局势表示担忧。
她认为,政治局势的发展会对评估经济和金融市场的风险产生很大的影响。不过,她也表示,法国还没有到需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介入的地步。
虽然银行系统目前还算稳定,但政治动荡已经对经济和金融市场造成了影响。如果政府倒台,法国可能会进入一个短期的无政府状态,财政政策、经济改革和预算执行都可能停滞不前。
图| 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发表讲话
如果解散议会重新选举,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及其盟友可能会获得31%的选票,左翼联盟的支持率是23.5%,而执政的复兴党及其盟友可能只能获得14%的选票。
这将对法国的政治格局产生重大的影响。
阿塔尔总理正在做最后的努力,他通过媒体向民众解释自己的主张。他把法国比作一艘漏水了50年的旧船,说这次投票将决定整个法国的命运。
马克龙的经历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教训,试图通过外部问题来转移国内矛盾,通常很难成功。真正的领导力需要直面国内的问题和挑战。
马克龙一直试图把自己塑造成一个理性、客观、有远见的领导人。
他经常发表一些与其他欧洲政客不同的言论,但这更多的是一种语言上的技巧,而不是有效的解决方案。
图| 法国总统马克龙在爱丽舍宫会见印尼总统普拉博沃
当真正的危机来临时,马克龙很难拿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他更多的是依靠语言上的修饰来安抚内部情绪,或者试图转移公众的注意力。对很多人来说,这就像一场华丽但空洞的自我包装。
政治家的信誉建立在言行一致的基础上。最近一段时间,由于政策执行不力以及言行不一,公众的信任度已经下降。国会里的议员们也不会永远支持他。
图| 法国议会就议员针对政府提出的不信任动议进行辩论
中国一直坚持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展对外关系。中国欢迎各国在尊重中国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的前提下开展合作。
中国在东南亚的合作模式值得关注。
中国提供性价比高的产品和技术,同时帮助当地培养人才和进行技术转移。这种合作方式对双方都有利。
图|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
法国想在中国与东南亚现有的合作中分一杯羹,难度很大。中国已经在该地区深耕多年,而且法国产品在性价比上通常不具备优势。
中国愿意与所有国家开展合作,但合作必须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任何国家都不能以损害中国核心利益为代价来换取其他利益。
法国政府面临的危机是政治、经济和外交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次信任投票可能会改变法国的政治格局,但深层的问题不会轻易解决。
图| 法国总统马克龙参加电视直播访谈
马克龙试图通过干涉中国内政来转移国内压力,这种做法已经失败了。真正的领导力需要直面国内的问题和挑战。
国际社会应该尊重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台湾地区问题是中国的内政,不容任何外部干涉。试图在这个问题上做文章不会带来任何好处。
图|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
国家的发展最终还是要依靠实实在在的工作和改革。转移矛盾可能在短期内有效,但从长远来看只会加剧问题。
法国需要的是政治团结和经济改革,而不是外交上的冒险行为。
参考资料:
1.《政府岌岌可危 马克龙难挽局势》2025-09-03 05:33 | 来源:欧洲时报
2.《法国总统马克龙与总理贝鲁分别展开政治磋商谋求避免政府下台》2025-09-03 06:32 | 来源:中国新闻网
3.《马克龙:美国拒绝向巴勒斯坦官员发放签证“不可接受”》2025-09-03 08:05 | 来源:新黄河
4.《政府危机之际,马克龙力挺总理》2025-08-29 08:50 | 来源:环球时报
来源:未央文史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