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经核实,截至今天(2025-09-03),“苏超”(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并未正式更名。近日网传“苏超”已改名为“江苏健康文化旅游足球城市联赛”的消息已被官方及权威媒体辟谣,确认为不实信息。"
"经核实,截至今天(2025-09-03),“苏超”(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并未正式更名。近日网传“苏超”已改名为“江苏健康文化旅游足球城市联赛”的消息已被官方及权威媒体辟谣,确认为不实信息。"
事情从足协8 月 25 日印发的《中国足球协会社会足球赛事活动赛风赛纪管理办法(试行)》说起,要点包含:
1. 适用对象:冠以“中国”“全国”“中华”等字样的社会足球赛,及其他在足协备案的民间赛事。
2. 核心制度:
• 建立“全国联网”的违规黑名单——一次违规、多地受限;• 明确 8多种从重处罚情节(假球、赌球、暴力、歧视等);• 主办方须赛前签署《赛风赛纪责任书》,并设立纪律监督员;• 处罚结果向社会公开,并抄送地方足协、公安部门。
苏超不想被“限制和管理”的潜在问题与争议:1. 管理边界不清:像“苏超”“村超”这类由文旅部门主办的赛事,足协并无行政管辖权,文件落地效果存疑。2. 执行成本高:基层赛事本就“几块砖头当门柱”,再增加赛前报备、监督员、视频取证等环节,容易流于形式。3. “一刀切”风险:民间赛事多样性大,若按职业标准处罚业余球员,可能扼杀草根热情。
足协所谓的“管理办法”,要求所有民间足球赛事需提前30天报备审批,并定期提交数据,还要对赛风赛纪进行管理。对此,江苏文旅曾霸气回应,强调其文旅属性而非专业竞技性质,意思就是苏超是文旅活动,根本不需要中国足协审批,足协根本管不着!
接着诸多抖音号、视频号上开始有了越来愈多苏超改名的的内容出现,因为视频或者文章主导的意思,节奏开始被带起来。
德转朱艺在微博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更多的是在抨击利用苏超的流量凭空造谣的行为,网络媒体上有言论的自由性,但是也不能胡说八道吧?
朱艺:“苏超好不好,跟这些人毫无关系,他们只关心自己又赚了多少流量钱,毕竟一骂足协流量就来。歪曲国家政策,虚构官方消息,借攻击足协之名,祸害苏超,祸害社会足球。你说会不会有那种想办社会赛事的人,轻信了这些东西,然后开始违规办赛最后搞出纰漏?”
为什么“苏超改名”的文章和视频这么容易被传播或者说火爆的造势?一方面“不被限制”,更像是说出了普通大众的底层心声,其次大家对于足协的印象其实更多是此前的“假赌黑”的问题,比如李铁和足协一众高层此前的陆续宣判,让大家对于足协的公信力产生了怀疑,这种抵触的情绪必然延申在网络的各个方位。
同时,这个事情不仅仅在国内大肆传播,连韩国媒体都在讽刺我们!图片标题更是用“屡战屡败”来表达我们中国足球的水平。
韩媒曝光了我们足协插手苏超的原因,直指是因为利益的问题,在我们的职业联赛赞助费暴跌、收入大幅缩水的情况下,足协想在民间比赛上分一杯羹,这是一种将赚钱凌驾于足球发展之上的自私行为。如果足协“控制”民间比赛,那么这些比赛的活力与发展将受到严重制约!
当然,韩媒可能也是因为我们网络的传播。在此意思上有了自己的新的立意,讽刺中国足球是他们一直喜欢干的事情。苏超的火爆确实产生了很多问题,这么大的蛋糕在这放着,大家都想分一分也不奇怪吧。但是不管事实的带节奏,行为也确实不太友好。
万一人家真的没有这个意思呢,是不是?其实我们都是希望中国足球能够好起来的不是吗?
最后做一个赛事预告:
北京时间今晚19:35,2026亚足联U23亚洲杯预选赛D组,中国U-22男足对阵东帝汶U-22男足的比赛将于西安国际足球中心开赛!首发已经出来了,这批U22球员可能就是国足下个周期的主力了,比如:王钰栋 蒯纪闻,拜合拉木等等!
U22国足首发:16-李昊、4-吾米提江、5-刘浩帆、19-胡荷韬、21-汪仕钦、10-王钰栋、11-蒯纪闻、14-杨皓宇、20-李镇全、7-向余望、9-拜合拉木
U22国足替补:1-于金永、12-霍深坪、2-杨希、3-张一轩、15-彭啸、17-鲍世蒙、6-徐彬、8-陈哲宣、13-希尔扎提-努尔、22-毛伟杰、23-李新翔、18-朱鹏宇
一起为国足加油吧!
来源:天下无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