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可就在这前一天,也就是9月2日,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突然发布公告宣布:撤销三星、SK 海力士、英特尔、台积电等巨头在大陆工厂的 “验证最终用户”(VEU)授权。
9月3日这天,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抗战胜利 80 周年阅兵,各种先进装备依次亮相,举国上下都沉浸在这份庄严与自豪之中。
可就在这前一天,也就是9月2日,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突然发布公告宣布:撤销三星、SK 海力士、英特尔、台积电等巨头在大陆工厂的 “验证最终用户”(VEU)授权。
简单说就是以前这些外资工厂能直接从美国进口半导体设备,现在不行了,每一笔交易都得申请许可证,还给出了 120 天的过渡期,到 12 月 31 日就正式生效。
这时间点掐得这么准,能是巧合吗?
其实早在 8 月 29 日,美国商务部就放出了风声,美国都承认这是要 “堵住拜登时代的一个漏洞”。
那这漏洞到底是什么呢?就是2023年拜登政府给了一小部分外国半导体制造商特权,允许他们不用许可证就能把美国的设备、软件和技术弄到中国来搞生产。
美国偏偏在时候搞出芯片禁令,无非就是想告诉世界:“我能卡中国脖子”。
首先这 VEU 授权到底是个什么意思?简单说就是个 “绿色通道”。
以前像三星西安工厂、SK 海力士无锡工厂这些企业,凭着这个授权,进口美国半导体设备不用每次都申请许可证,省时又省力。
可以后就算是买个最普通的设备都得向美国政府 “打报告”,甚至美国商务部明说了 “不打算批准” 这些企业在华扩产或技术升级的申请。
三星和 SK 海力士在国内的投资不小,三星西安工厂是全球重要的 NAND 闪存生产基地,SK 海力士无锡工厂则专注于 DRAM 芯片。
这些工厂每年都需要大量美国设备进行维护和升级,以后换个零件都得向美国政府申请。
消息一出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9月3日就赶紧表示,根据此次美国对华出口管制措施及受制于 “外国直接产品规则”,生产 HBM 的韩国企业多少会受到影响,但会通过转换为美国规定所允许的出口方式,最大限度减少影响。
可英特尔大连工厂其实今年已经卖掉了,却照样被撤销授权,台积电南京工厂虽然没被直接点名,但按照这新规,估计也跑不了。
这些企业现在一边是美国政府的强硬命令,一边是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选哪边都头疼。
中国商务部发言人 8 月 30 日就明确表态:“美方此举系出于一己之私,将出口管制工具化,将对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产生重要不利影响。中方将采取必要措施,坚决维护企业正当权益。”
再说说美国国内的反应,英伟达、甲骨文这些科技巨头早就对这种出口管制怨声载道了,因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
根据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的数据,中国市场占全球半导体消费的 40% 以上,美国政府一纸禁令,看似限制了中国,实际上是把美国企业的蛋糕给砸了。
从历史上看,美国对中国的技术封锁就没停过
2018 年就开始调查中国的半导体产业,2021 年进入所谓 “正式调查阶段”,2022 年收紧设备出口管制,现在又来这么一手,可结果中国的芯片自给率反而在不断提高。
TrendForce 预测,到 2027 年中国在成熟制程(28nm 及以上)的产能占比将达到 39%,如果设备采购顺利还能更高。这说明美国的封锁越严,中国的自主创新动力就越强。
重要是中国的市场优势在这,三星西安工厂投资超过 200 亿美元,SK 海力士无锡工厂也是百亿级别的投资,这些企业不可能轻易放弃中国市场。
他们肯定会在美国政府和中国市场之间找平衡,甚至会游说美国政府放宽限制,毕竟企业是要赚钱的,总不能跟着美国政府一起赔本赚吆喝。
而且台积电 2025 年 4 月宣布南京厂 28 纳米月产能扩至 4 万片,ASML 也在向中国出口低端光刻机,意法半导体将 40 纳米 MCU 交由华虹集团代工,这些企业都选择拥抱中国市场的确定性。
当然中国也不能掉以轻心,美国商务部说 12 月 31 日正式生效,这 120 天的过渡期就是咱们的准备时间。
相关企业要赶紧评估影响,该申请许可证的赶紧申请,能提前备货的赶紧备货。政府层面也要加强与美国的沟通,同时加快国产设备的研发和应用。
就像中国商务部说的,要 “采取必要措施,坚决维护企业正当权益”。
美国在中国纪念抗战胜利 80 周年这天搞这出,其实是打错了算盘,他们怕是忘了,80 年前中国能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打败侵略者,今天更有能力突破任何技术封锁。
抗战胜利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朋友用不了多久,中国肯定能在芯片领域取得更大突破,到那时候,美国的这些禁令只会成为笑话。就像当年他们封锁核潜艇、搞卫星一样,最后不都让在中国研发出来了。
中国的目标是星辰大海,是民族复兴,美国这点小伎俩,根本阻挡不了咱们前进的步伐。让他们折腾去吧,专心搞发展,用实力说话,这才是对他们最好的回应!
来源:小阿蔓的梦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