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里是许多普通市民早早选好的观礼点,他们守候于此,只为亲眼目睹翱翔蓝天的空中梯队。大家目光追随着划过长空的战机,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这里没有天安门广场的观礼台,却是普通市民见证历史的最佳视角。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侴雪妍
今天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作为参与此次报道任务的一名记者,我在通惠河畔看到了不一样的阅兵故事。
这里是许多普通市民早早选好的观礼点,他们守候于此,只为亲眼目睹翱翔蓝天的空中梯队。大家目光追随着划过长空的战机,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这里没有天安门广场的观礼台,却是普通市民见证历史的最佳视角。
通惠河畔观看飞机编队的市民 潮新闻记者 侴雪妍 摄
清晨的阳光洒在通惠河面上,波光粼粼。还不到八点,附近已经聚集了不少市民,他们中有退伍军人、老党员,有带着孩子的家长,还有几张外国面孔。大家不约而同抬头望向天空,等待着那个庄严时刻的到来。
“来了,来了!”人群中一阵骚动,随着轰鸣声由远及近,空中护旗梯队飞越头顶。
摄影爱好者刘先生 潮新闻记者 侴雪妍 摄
在通惠河畔,“长枪短炮”的摄影爱好者们早已架好设备。其中一位刘先生是退伍军人,为了找到最佳拍摄位置,他骑了十几公里自行车赶到这里。“昨天就来踩过点了,这里视角好,能看到飞机编队的完整阵型。”刘先生说着,眼睛始终没有离开相机取景器。
82岁的李奶奶是位老党员,她一大早就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通惠河南岸,一边通过平板电脑观看阅兵式的现场直播,一边不时抬头仰望天空,不想错过任何细节。“能亲眼看到飞机从头顶飞过,感觉太不一样了。”李奶奶说,国家的强大,让她特别安心。
一个外国家庭也在现场观看飞机编队,他们不时发出惊叹声。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当7架歼-10拉出14道彩烟时,他们带头鼓掌欢呼,现场顿时响起一片掌声。
此前我们还采访了北京二环胡同里的居民张文全。作为收藏爱好者,除了最喜欢的奥运周边,他也有很多阅兵相关的纪念品。他说,“虽然看不到长安街上的徒步方队,但能亲眼看到飞机编队,也非常满足。”
张文全回忆起小时候看阅兵的场景,“那时候整条胡同的居民都出来了,家家户户门口都挂着国旗,就像过年一样热闹。”
阅兵仪式结束后,我们采访了两位现场观礼的在京浙商代表。其中一位是多次参加天安门大型活动的企业家邱淦清,他从湖州来到北京已经41年,在接受采访时,他不停感叹,“企业家一定要爱国,不爱国是不幸福的。”
在京浙商林龙带父亲遗像与儿子现场观礼 受访者供图
还有一位是浙商林龙。林龙的父亲是一名老兵,在他年少时就去世了,最大的愿望就是来看一看天安门,看看祖国的强大。这一次,林龙带着父亲的遗像,和上小学的儿子一起来到观礼现场。三代人共同见证这个伟大时刻,让我看到了传承的力量。
通惠河畔,划过长空的战机如铁翼雄鹰般排成严整队形,每一架都承载着国家的尊严与力量。这不仅是军事展示,更是一个民族从屈辱到崛起的空中宣言,飞机呼啸而过,在每个观者心中留下永恒的回响。
“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