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京举行,北大师生反响热烈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03 15:53 3

摘要: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部队。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部队。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必将胜利!”——磅礴之音,响彻广场;浩荡之师,威震四方。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隆重举行纪念活动,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伟大抗战精神,意义重大而深远。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及庄严的阅兵式在北京大学师生中引起强烈反响。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王俊:在庄严的天安门广场,亲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我心潮澎湃、感慨万千。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铿锵有力,深刻阐释了伟大抗战精神的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鲜明表达了中国人民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坚定决心,为我们奋进新征程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盛大的阅兵式充分展现了国威军威,整齐的方阵、先进的装备、昂扬的士气,令人震撼,生动彰显了我国日益强大的综合国力和国防实力,极大鼓舞了军心民心,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这场气壮山河的胜利,是千千万万先辈用鲜血换来的。我们要把对先烈的敬仰化为守护人民健康的实际行动,把伟大抗战精神融入医学教育与临床实践,培养更多“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 ”的白衣战士。北大人民医院全体职工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教育强国、健康中国建设为己任,继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立足医学事业本职岗位,聚焦服务人民健康、疑难重症诊疗、原创技术攻关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北大医学的智慧与力量!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市侨联主席陆林:今日在天安门广场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我心潮澎湃。广场上红旗招展,万人肃立,当国歌奏响、和平鸽翱翔天际之时,先烈们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仿佛重现眼前。作为科技工作者,我尤感这场纪念活动的特殊意义。抗战时期,无数知识分子以科学报国,用智慧支撑起民族救亡的脊梁。今日中国已屹立于世界东方,但我们更需铭记:和平来之不易,科技自强方能筑牢国家安全之基。先烈们用生命换来的主权与尊严,正需通过一代代人的创新奋斗来守护与传承。这场纪念活动不仅是向历史的致敬,更是对未来的宣誓。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将伟大抗战精神融入科技创新事业,以“十年磨一剑”的韧劲攻克“卡脖子”难题,把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当三军仪仗队铿锵走过,我深切体会到——强国必先强军,强军必先强技,这正是我们科技工作者的时代使命。愿以吾辈之奋斗,守护先烈用鲜血换来的和平;以科技之利剑,筑牢民族复兴的保障。历史长河奔涌向前,伟大抗战精神永存心间!

中国科学院院士,九三学社北京市委委员,北京大学侨联主席、工学部主任、工学院院长段慧玲:感谢党中央对科技工作者的关心关怀,让我有幸在阅兵观礼台现场亲历盛典,战机翱翔、步伐铿锵的场景令我心潮澎湃、倍感振奋,也更深刻体会到工科教育必须始终与民族复兴和人类福祉同频共振。当前,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奔涌而来,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空天科技等前沿领域正在重塑世界格局,工程科技已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北大工学部自成立之初就矢志服务国家“科教兴国”“制造强国”战略,为中国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战略支撑。阅兵式上展示的众多高新技术装备,无一不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成果,这更加坚定了我们推进“AI for Engineering”、推动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强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决心。工程之“道”,在器,更在人。北大工学院始终致力于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工程科技人才,以“强基拔尖、交叉融合”回应时代之问,以“双擎并举,范式革新”解答国家之问,以“全球视野、合作互鉴”拓展人类之问,以“道器相承、英才自树”锚定未来之问。站在新时代起点,我们将继续以匠心铸就工学脊梁,以创新引领工程教育变革,以卓越构筑世界一流工程科学高地,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持续贡献北大工学人的智慧与力量!

全国政协委员、民盟北京大学医学部委员会副主委、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吴楠:9月3日上午,我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观看了阅兵队伍的集中展示,深刻感受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国家实力蒸蒸日上,国防建设飞跃发展,人民生活幸福美好!体悟伟大抗战精神的厚重底蕴,守护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唯有铭记历史,才能更好地面向未来。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身为一名北大医学人,医者仁心就是烽火中守护火种的坚持,是危难时挺身而出的勇气,是跨越岁月依旧温热的初心。我们攀登的每一座医学科技高峰,涌动的每一份对患者的仁爱,都是对先辈们的致敬,对国家和人民的守护。我们要勇担时代重任,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集成电路学院党委书记、博雅特聘教授王源:天安门前,铿锵步伐踏出强国之音,铁甲战车彰显军威国魂。每一帧画面都令人心潮澎湃,每一秒镜头都凝聚着民族自豪。这是我国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入新征程的首次阅兵,也是人民军队奋进建军百年的崭新亮相。在党旗、国旗、军旗引领下,新型装备集中亮相,新军种军旗集中展示,新战机首次亮相,这无不彰显了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人民解放军飞速发展和强大军威。此次阅兵,不仅是对历史的铭记和对先烈的缅怀,更是向世界展示中国维护和平的坚定决心。80年前,中国人民以血肉之躯赢得抗战胜利;今日,我们更需要以自立自强的强大国防坚定守护和平。唯有不忘历史,方能开创未来;唯有自强不息,才能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身处和平年代,我们更应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从历史中汲取前进的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

国务院参事、民盟中央常委、民盟北京市委常委、北京大学委员会主委、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副院长、教授李玮:很荣幸作为民主党派代表登上天安门观礼台,观看雄伟壮观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阅兵活动。随着国歌的奏响和一首首抗战歌声的响起,我不禁心潮澎湃、热泪盈眶。步兵的脚步声整齐划一地响起,直升机载着五星红旗从头上飞过,海陆空军等各兵种精神抖擞地从眼前走过,强大的先进武器方队承载着国威军威,让在场的每一位国人振奋不已。国之强大,民之所依。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华民族摆脱欺凌与贫困,走向富强伟大。80年,抚今追昔,相信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众志成城的奋斗下,我国一定能传承伟大抗战精神,强国强军,从胜利走向胜利。

九三学社北京市委常委、北京大学委员会主委、北京市政协常委、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沈兴海:从1984年国庆35周年庆典,到2015年九三阅兵,再到今天受邀到天安门广场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41年期间我已经光荣地参加过5次现场观礼。从作为北大学生在国庆游行队伍中见证了“小平您好”的知识分子心声,到纪念伟大抗战胜利的观礼,令我心潮澎湃,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国家和军队取得的一系列新成就感到骄傲。今天的阅兵活动让我深刻感受到,我国国防建设、科技发展日新月异,逐渐跨入世界先进行列,充分体现了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非凡的创造力。我国的民族凝聚力、国际影响力空前提高。所有这一切,让我倍感振奋。北京大学九三学社的广大社员必将发扬光荣传统和伟大抗战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拼搏。

北京市人大代表、无党派人士、北京大学医学部侨联主席、基础医学院院长、教授孔炜:今天非常荣幸作为北大教师代表和统战成员受邀到天安门广场观礼,此时心潮澎湃、骄傲自豪!习近平总书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的重要讲话彰显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必将胜利的坚定决心!盛大的阅兵式是和平与正义的伟大庆典,让全人类共同铭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历史时刻!80年前“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是气壮山河的壮丽史诗;80年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成为时代最强音。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挑战与机遇并存。北大基础医学将锚定以临床问题驱动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为学科发展方向,肩负起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中国人民健康事业不懈奋斗的使命。作为无党派代表人士,必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积极参政议政,围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践行无党派人士的政治责任。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孙卫玲:现场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我心潮澎湃、深受震撼!当国旗升起、国歌奏响的那一刻,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掷地有声,让我更加坚定了弘扬爱国精神、保护世界和平的信念。看着受阅部队整齐划一的步伐,看着现代化武器装备驶过天安门广场,我不禁为祖国日益强大的国防力量感到无比骄傲。这不仅是国力的展示,更是民族精神的升华,彰显了新时代中国的自信与担当!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倍感荣幸能投身于教书育人的伟大事业。我将把这份自豪转化为动力,将伟大抗战精神融入教育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要用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长聘副教授封世蓝:作为一名北京大学的思政课教师,我深感荣幸能够亲身参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纪念活动,共同见证祖国的强盛与辉煌。活动伊始,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深刻阐释了伟大抗战精神的核心内涵与时代价值,强调“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为我们思政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我更加坚定了在课堂中引导青年一代从历史中汲取力量、树立正确历史观、民族观和国家观的信念。阅兵仪式上,将士们步伐铿锵,多种现代化武器装备体系化亮相,展现出强国强军的崭新面貌,让我不仅感受到现代化军队的威严与力量,更体会到中国军人的忠诚与担当。这场纪念活动不仅是对抗战英烈的深切缅怀,更是一次全民性的爱国主义教育,激励我们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将伟大抗战精神融入课堂教学,引导青年人在新时代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深圳研究生院化学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副院长、长聘副教授彭涛: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声震寰宇、响彻天安门广场,令人心潮澎湃。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情回顾了那段艰苦卓绝的伟大历程,深切缅怀为和平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向世界昭示了中国人民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坚定信念与崇高追求。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铿锵有力、意蕴深远,既是对历史的深刻总结,更是对未来的远大展望,使我深受教育和鼓舞。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和科研工作者,我深切感受到肩上的责任与使命。我将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坚守教书育人初心,勇担科研创新重任,以坚定的信念和踏实的行动,为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建设教育强国和科技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深圳研究生院信息工程学院助理教授陆磊:今日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心潮澎湃,感慨万千。回首往昔,在那段烽火连天、风雨如晦的岁月里,先烈们百折不挠的毅力、坚忍不拔的信念铸就了伟大抗战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战后格局迎来重大挑战,国际关系中丛林法则再次抬头,和平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我们更加迫切地需要发展正义力量,更好地捍卫和平。伟大抗战精神激励一代代中国人将祖国从一穷二白建设到世界强国。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这种精神必将激励我们为民族复兴和世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面对芯片“卡脖子”等新时代的“封锁线”,我们更需要发扬这种“科学报国”的光荣传统,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伟业,以创新突破攻克“卡脖子”技术,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智慧力量。

北京大学台籍青年代表、体育教研部教师陈文成:我非常荣幸作为台湾青年受邀出席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内心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纪念大会引领着新时代的两岸青年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共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印象最深刻的是看到、听到并感受到新时代最强音“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部队官兵整齐划一的步伐和展示亮相的新型武器装备,都让现场观礼嘉宾为之鼓舞和兴奋。作为北京大学台籍教师,我要继续做好两岸青年交流的桥梁和纽带,让更多台湾青年树立正确历史观,了解到有强大祖国做依靠,两岸百姓的日子才会越来越好,两岸才有和平发展的未来,民族复兴的路上台湾同胞不会缺席。

沙特国王公共图书馆北京大学分馆副馆长Abed Ali A Alshreef (沙特):今天有幸在国际合作部的组织下与同事们一同观看了阅兵仪式,我内心深受震撼。这不仅是一场展示国家军事力量的盛典,更是一次展现民族精神与团结的庄严仪式。铿锵有力的步伐、整齐划一的方阵、先进精良的武器装备,都体现出了一个大国对和平与秩序的坚定守护。作为一名来自沙特的学者,我深知稳定与发展的重要性。中东这片孕育古老文明的土地,历经风雨,始终向往和平与安宁。而中国以自身的奋斗历程,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跨越,为我们提供了深刻启示。阅兵仪式中所展现的纪律性、组织性和科技实力,让我深刻感受到,国家的强大不仅依赖于资源与军事,更依赖于人民的团结一心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这次观看不仅增进了我对中国的了解,也让我更加坚信,国与国之间应加强交流、互学互鉴。沙特正在推进“2030愿景”,中国也致力于“一带一路”倡议,两者在追求发展与改革的道路上有着广泛的合作空间。我愿继续为沙中文化交流贡献力量,推动两国人民加深理解、共创未来。愿中国继续繁荣昌盛,愿中东迎来持久和平,愿世界各国在合作中共同进步。

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博士后 Elena Kozhevnikova (俄罗斯):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直播,是一次令人深感震撼的体验。这场盛典不仅是军事实力的展示,更庄严昭示了千百万人为赢得和平与独立所作出的巨大牺牲。当看到抗战老兵与年轻一代共同接受致敬时,我深切感受到历史记忆的传承永续,以及铭记历史的重要意义。作为一名俄罗斯人,我对这场纪念活动有着特殊的共鸣。我的祖国在1945年战胜法西斯德国的二战胜利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我的祖父也曾亲身参战——他因在保卫苏联作战中表现英勇荣获红星勋章。对我的家庭乃至所有俄罗斯人而言,胜利日不仅是节日,更是对牺牲精神、不屈意志以及全球携手抗击法西斯主义的深刻铭记。每年5月9日的庆典,都是对这段共同抗争史的崇高致敬。中国的这场纪念活动让我深切体会到:面对共同挑战时,团结协作至关重要。它激励我更加珍视和平,更强烈地意识到为守护和平肩负的时代责任。同时,我由衷感谢北京大学组织这场活动,让我有幸参与如此意义深远的纪念盛典,这份殊荣令我倍感珍惜。

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2023级博士生、东北观礼台服务保障岗志愿者贾凯航: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上了一堂直击心灵的沉浸式思政课。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掷地有声,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对历史的深层认知。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在和平年代,我们或许不需要像先烈那样奔赴战场,但保家卫国的信念需要转化为具体的行动。作为一名北大学生,未来我会带着这次志愿经历的收获和感动,在科技前沿的战场上充分发扬伟大抗战精神,学习先辈们百折不挠的韧劲,磨炼本领、不畏艰难、敢为人先,做善啃“硬骨头”的科研先锋,为在战略必争领域抢占科技制高点贡献一份力量,写好属于我们这一代青年的时代答卷。

法学院2024级硕士生、防暑休息服务岗志愿者许佳: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我深刻意识到和平从来不是历史的必然馈赠,而是无数革命先辈以生命与信仰搏来的光明与幸福。在波澜壮阔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千千万万的抗战英雄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我们今日的和平与发展。作为北大青年,我们也时常回望西南联大那段苦难与峥嵘的岁月——师生们跋涉千里、弦歌不辍,在烽火中坚守学术理想,以知识报国、以文化救亡。他们身上所体现的,正是中华民族于危难中不屈、于困厄中奋进的精神底色。如今的我们,站在燕园这片承载着家国情怀的土地上,更应传承伟大抗战精神、联大精神,将个人理想融入时代洪流。硝烟虽已散尽,但历史的回响犹在耳畔。我们会以理性为灯、以奋斗为桨,守护来之不易的和平,以青春之我,建设青春之中国,捍卫这盛世中华!

外国语学院2024级硕士生、东北观礼台服务保障岗志愿者阿娅古兹·木合亚提: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我对纪念大会的历史分量有了更深刻的认知。作为观礼台志愿者,我们的每一句温馨提示,每一次热情指引,都是对庄严会场的守护,也是对历史的致敬。作为北大外院人,未来我将发挥专业所长,以语言为桥梁,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身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必将秉承“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与“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在民族复兴征程中勇担使命,用青春力量续写时代华章,让伟大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绽放熠熠光彩。

元培学院2023级本科生、东北观礼台服务保障岗志愿者徐铭:有幸在天安门观礼台上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我内心倍感光荣、无比自豪。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我们承载着祖国的期望与和平的重任,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返回燕园之后,我将从一名志愿者成为一名宣讲员,把这次志愿服务的经历与感动分享给更多同学,把抗战故事和伟大抗战精神讲述好、践行好。以实际行动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践行好北大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铮铮誓言!

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2023级硕士生、远端集结点地铁积水潭站路线引导岗志愿者徐博涵: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字字铿锵、意蕴深远,既饱含对民族历史的深刻回望,也寄托着对青年一代的殷切期待。伟大抗战精神不仅是中华民族团结抗争的精神丰碑,更是激励我们矢志奋斗的强大动力。作为一名纪念大会志愿者,我深感躬逢盛世、使命在肩,要承担起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的责任担当。看到伟大祖国繁荣富强、复兴伟业蹄疾步稳,作为北大新工科建设的一员,我将扎根科研,以工学智慧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用笃行实干践行“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电子学院2025级博士生温良权: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我心潮澎湃,深感自豪。当党旗、国旗、军旗在阅兵场上空飘扬,受阅方队整齐划一、气势如虹地走过天安门广场,我仿佛看到了那段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带领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赢得了胜利。如今,强大的人民军队是祖国和平与发展的坚实保障。我将牢记党员使命,传承伟大抗战精神,以更坚定的信念和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工作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先进制造与机器人学院2023级博士生刘玮明:9月3日上午,我与学院老师、同学共同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直播。国歌响起、红旗升起时,烽火岁月与和平盛景交织,令人动容。受阅部队步伐铿锵,从新型部队方阵到信息化现代化队伍,是民族从苦难到辉煌的见证。战机划破长空、装备列阵,彰显的是守护和平的决心。老兵颤巍巍敬礼的画面直击人心,部队昂首挺胸的镜头让人热血沸腾。他们用热血换来了今日安宁。“铭记历史”不是口号,是对先烈的承诺;守护和平不是标语,是人民军队对祖国的保护。作为青年,虽不必冲锋陷阵,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永在。以扎实本领助力国家发展,便是对历史的告慰、对和平的守护。这场阅兵,是洗礼,更是奋进号角!

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2023级硕士生杨爽:这场庄严盛大的阅兵,不仅是对历史的致敬,是对不屈抗争的铭记,更是对伟大胜利的礼赞。作为北大公卫人,我从整齐行进的身影中,看到的不仅是强国强军的磅礴力量,更是健康中国的坚实根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我们青年一代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必将以专业之所学回应时代之召唤,用科技创新守护人民健康,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贡献智慧和力量!

药学院2023级本科生柏昊良:作为一名此次阅兵仪式的合唱团成员,当我身着整齐服装站在阅兵现场,耳畔回荡着激昂旋律,目光所及是威武的方阵与飘扬的国旗,内心的震撼与自豪难以言表。当“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的歌声响起,先辈们代代传承的红色血脉、矢志不渝的奋斗姿态,都随着旋律涌上心头,牵动着我的思绪。这次宝贵的经历,让我更加坚定了作为北医青年的使命与担当。我将以实际行动,在祖国大地上镌刻北大人甘于奉献的赤子之心,书写北大人服务人民的家国情怀,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中绽放出最绚丽的花朵。

医学人文学院2021级本科生陈侃:作为此次纪念大会的志愿者,我深感使命光荣,亦深知责任重大。我认真参加岗前培训,落实细节,珍惜每一次演习的机会,争取圆满完成志愿服务工作;在天安门广场上,每一次耐心回应都是以青春传温暖,每抹微笑都是用行动显担当。“铭记历史,开创未来”不再是口号,而是刻进心底的信念。这次特殊的志愿服务,于我们青年而言,更是一次意义非凡的爱国主义教育。世界和平来之不易,我国国力之强盛更使我深受鼓舞。我定会接过先辈精神火炬,呼吁更多青年把理想融入复兴征程,用热血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青春力量!

药学院2022级本科生王蒙:十分荣幸能够成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的观礼台岗位志愿者。在一次次的演练中,我们不断精进自我,只为在现场达到最完美的服务状态,在世界面前展现出中国青年、北大青年最优秀的一面。作为志愿者,亲眼见到受阅部队走过天安门广场,让我对抗战精神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铭记历史是为了珍惜革命先辈们用鲜血与生命换来的和平。今天我在长安街向祖国报到,希望我能够在今后的日子里牢记这段荣耀的经历,为中国式现代化与祖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基础医学院2021级本科生赵月航:十分荣幸能够成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的志愿者,我的服务点位距离长安街很近,将士们迈着整齐的步伐行进,装甲战车庄严驶过,轰鸣声、军靴踏击地面的响声仿佛在搏动我的心脏,让我激动,让我自豪。正是有了先烈们的青春热血和现在战士们的青春力量,我们才能在这样的盛世中安静地学习生活。汲取强军力量,钻研医学问题,身为北大医学青年,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向医学的难题进军,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激励着我们,扎根专业,坚定前行,我们一定能用和平年代的青春力量去呼应、去致敬、去讴歌这一段抗战史诗!

2025级医学技术专业硕士生邓光辉:长安街上铁流滚滚,整齐划一的步伐和铿锵有力的口号让我不禁热泪盈眶。看到很多新型主战装备驶过天安门广场,我内心非常激动和自豪。我曾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某旅,在2021年9月1日退伍。短短4年时间,部队的武器装备已经有了非常大的更新。这支人民军队的强大让我感到热血沸腾,看到了我国国防力量的极大飞跃。如今我已回到校园继续学业,身份从一名战士转换为一名医学生,但“若有战,召必回”的誓言早已融入血脉。“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我将铭记伟大抗战精神,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国家的健康事业努力奋斗。我坚信,民族复兴的伟业必将实现!

深圳研究生院环境与能源学院2024级硕士生杨亦欣:观看这次阅兵,我感受到的不仅是国力的强盛,更有作为研究生的深刻思考。强大的国防是为了守护我们来之不易的和平,让人民安居乐业,让青年安心追梦。受阅装备方阵中凝聚着无数前沿科技,令我更加确信创新不仅关乎技术突破,更与民族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当从更广阔的视角理解自己的责任。国家的强大,为我们创造了实现多元价值的安稳环境,不论是投身科研、经济建设还是文化传播,每个人都能找到报效祖国的路径。这场阅兵激励我不忘初心,既要有“脚踏实地”的专注,也要有“仰望星空”的胸怀。我们也会以各自的方式担当时代使命,将青春奋斗融入祖国的山河岁月。

深圳研究生院国际法学院2024级硕士生丁伟超:作为一名曾服役于武警广东总队的战士,在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的盛大阅兵时,我热血澎湃、深感自豪。阅兵场上,精神激昂、充满革命热情的官兵们步伐铿锵有力、眼神坚定如炬,各类国产现役主战装备展现强大的国防实力。这不禁让我想起自己在强军兴军伟大征程中的经历和感受:这是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英雄部队。这场阅兵不仅充分彰显我军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以及维护世界和平的强大能力,更传递了中国珍爱和平、捍卫胜利的决心。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强国强军,吾辈担当!

对外汉语教育学院法国籍进修生兰卿(PERON,SOLANGE PHILOMENE JEANNE MARIE J):今天,我有幸观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的阅兵仪式。从美学角度看,整个阅兵仪式的每一处细节都近乎完美——士兵们步伐整齐划一、铿锵有力,展现出国家庄严而美好的形象,传递出无比的团结与力量。尤其当将士们目光坚定而一致地望向国家主席时,更将这种凝聚力具象地投射于国家领导人身上,令人动容。此次阅兵也让我更加注意到宪法中多次强调“人民”的相关表述,深刻感受到国家根本大法中人民的主体地位。站在国际视角,我认为这场阅兵具有深远的意义,值得被更广泛地传播与认识。它清晰传达出一个重要信息:法西斯势力曾带来的灾难并不只局限于欧洲,而最终的胜利,更是属于全体反法西斯力量,包括中国为之付出的巨大牺牲与努力。同时,阅兵彰显了中国军队在国际舞台上的存在与责任,尤其是在参与联合国维和等事务中所展现的承诺与担当。一个强大的中国,正以实际行动践行其对和平的坚定信念,并致力于成为全球和平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数学科学学院 2025级马来西亚藉本科生黄能慧(NATALIE WONG NANG HUI):习近平主席讲道,各个国家和民族唯有和睦相处,才能真正消除战争。这句话我深表认同。回顾历史,在中国抗战的艰难岁月里,马来西亚华人就曾积极捐款捐物,伸出援手。每一次和平的实现、每一次战火的平息,其实都离不开来自各方的共同努力与坚定支持。从普通人的视角看,战争从来都是双输的局面;而和平往往是以巨大的代价换来的,正因为如此它才显得特别珍贵。这次纪念大会上,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官兵们整齐划一的队列与铿锵有力的步伐,那背后是无数的汗水与坚持。其实,正如这支受阅队伍所展现的纪律与训练,人类追求和平的道路,同样需要付出非凡的努力,甚至牺牲。我们的先辈们,曾为这一刻的安宁抛头颅、洒热血。和平,来之不易。这条路坎坷而漫长,需要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持续携手,推动世界向着更稳定、更包容的方向前行。愿越来越多的人真正意识到战争的残酷,也真正懂得——和平,何其珍贵。

来源:中国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