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在陶然亭街道黑窑厂社区服务站,一面绣有“关爱无界 服务有情 真诚助残 爱心意浓”的锦旗被送至“陶然小哥”与社区工作人员手中。红丝绒锦旗上金线流转的光泽,映照着老人亲属感谢的笑靥,更见证着几天前那场从清晨到日暮的守护。
近日,在陶然亭街道黑窑厂社区服务站,一面绣有“关爱无界 服务有情 真诚助残 爱心意浓”的锦旗被送至“陶然小哥”与社区工作人员手中。红丝绒锦旗上金线流转的光泽,映照着老人亲属感谢的笑靥,更见证着几天前那场从清晨到日暮的守护。
2月28日傍晚,夕阳的余晖洒在黑窑厂社区的楼群间。社区服务站内,社工李妍正整理着一天的文件,电话铃声突然响起,打破了傍晚的宁静。李妍迅速接起,听筒里传来于阿姨带着哭腔的声音:“我姐姐病得严重,明天我想带她去医院看看,但实在背不动她……你们能来帮帮我们吗?”于阿姨的话语里满是无助,说话开始语无伦次。
李妍的心猛地揪了起来,她知道于阿姨姐妹俩多年来相依为命,腿脚不便,下楼一直都是个难题。如今这紧急情况,让她们姐妹彻底陷入了困境。“您别着急,我们找人抬老人前去就医,您明天在家收拾好等着就行!”李妍一边安抚居民情绪,一边手指飞快地在手机通讯录里滑动,她要找到那支能伸出援手的力量——“陶然小哥”(街巷小哥)应急队伍。
第二天,天边才刚刚泛起鱼肚白,五位“陶然小哥”便按照约定提前抵达老人家门口。“咱们就是您的电梯!”小哥们默契组成“人形升降机”。前方两人倒行清除障碍,中间三人形成三角支撑托住老人腰腿,23级台阶走了将近10分钟,小哥后背抵着冰凉墙砖沁出汗渍,轮椅上老人的衣角却没沾半点灰尘。
夜晚,城市的霓虹灯亮起,老人检查结束。当车子缓缓驶回社区,小哥们早已整齐列队等在老人家楼下。再次见到小哥们,老人的眼眶瞬间泛红,声音有些颤抖地说:“这几个孩子把胳膊架成护栏,自己后背紧贴墙壁给我当支撑。一路上稳稳当当。谢谢你们!”
据了解,这样的助老服务,在陶然亭街道辖区几乎每天都在上演。在“陶然小哥”的服务日志里,密密麻麻记录着他们对居民的守护:帮老人修缮卫生间顶灯,推老人出门散步,给摔伤的居民安装助行器……这些看似琐碎的小事,如同涓涓细流,汇聚成他们对居民细水长流的陪伴。
在街道党建的引领下,社区以此为契机,全面梳理辖区特殊家庭。工作人员们一家一家走访,一户一户记录,建立起“一人一档”数据库。同时,积极构建物业、社区、志愿者联动的“助老服务联盟”,时刻关注老人身体状况,让更多老人享受“最后一米”的安心守护,让这场十二小时的救助,成为温暖闭环的起点。
随着锦旗在社区服务站内高高挂起,那一抹鲜艳的红,如同跳动的火焰,持续散发着温暖与力量。“陶然小哥”与社区工作人员的日常善举,已在黑窑厂社区乃至整个陶然亭街道播撒下爱的种子。过往,这些看似平凡的点滴,如今汇聚成一条爱心长河,润泽着每一位居民的心田。未来,陶然亭街道将继续凝聚各方力量,不断优化服务,共同打造更加温馨美好的陶然家园,让辖区居民的生活,被爱与温暖紧紧包围。
文字:任钗宁 陶然亭街道
图片:陶然亭街道
校对:王昭 卢熙
责编:王昭
审核:侯明月
签发:李卓
来源:北京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