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细胞免疫治疗时代来临!众多癌症患者实现临床治愈,带瘤生存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03 12:24 1

摘要:1个癌症患者,7个肿瘤和1480亿个免疫细胞=1个惊人的恢复,这一串数字令人惊艳,但这不是一串单纯的数字,这是席琳·瑞安(Celine Ryan)经历过的抗癌历程,在接受过TILs(肿瘤淋巴浸润细胞疗法)后,她目前已无癌9年!

1个癌症患者,7个肿瘤和1480亿个免疫细胞=1个惊人的恢复,这一串数字令人惊艳,但这不是一串单纯的数字,这是席琳·瑞安(Celine Ryan)经历过的抗癌历程,在接受过TILs(肿瘤淋巴浸润细胞疗法)后,她目前已无癌9年!


2012年,患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Emily,在病情二次复发且无药可以治疗的情况下,参与了费城医院启动的一项针对儿童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CAR-T临床试验。通过靶向CD19的CAR-T治疗,3周后,Emily的癌细胞完全消失。近日,作为全球首位被CAR-T细胞免疫疗法治愈的白血病儿童——Emily Whitehead迎来了自己20岁的生日,并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生日照片,值得一提的是,此时她已无癌生存13年了。

提到医学奇迹,就不得不提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获得者拉尔夫·斯坦曼,他在2007年确诊胰腺癌后,积极尝试基于树突状细胞的治疗性疫苗(树突细胞疫苗)。借助这种“细胞免疫疗法”,他的生命从预期的数月延长至4年半。

上述三位极为有名的抗癌“斗士”所使用的新疗法,不管是CAR-T细胞疗法、树突细胞疫苗,还是肿瘤浸润的淋巴细胞(TILs)疗法,都属于细胞免疫疗法!

人类与肿瘤抗争已逾百年,客观地说,阶段性胜利并不多,免疫治疗算是其中的一个。免疫治疗开启了肿瘤治疗的第三次革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其做出的卓越贡献主要在于:首先,它能治疗已广泛转移的晚期癌症,部分标准疗法全部失败的晚期癌症患者,在使用免疫治疗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其次,免疫疗法有“生存拖尾效应”,响应免疫疗法的患者有很大机会高质量长期存活,这批曾被判死刑的晚期癌症患者被称为“超级幸存者”。

今天无癌家园小编就盘点下目前国际上重大研究进展的几款细胞免疫疗法,希望给各位束手无策不知该尝试何种疗法的癌友们另辟蹊径,提供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CAR-T疗法:从血液肿瘤到实体瘤,各大癌种全面突围

2025年7月30日,国内迎来第七款CAR-T产品——恒润达生申报的雷尼基奥仑赛注射液(商品名:恒凯莱,HR001)获批上市,用于治疗经过二线或以上系统性治疗后成人复发或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包括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滤泡性淋巴瘤转化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伴MYC和BCL2重排的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

图源来自NMPA官网

据无癌家园小编获悉,该产品也是国内第四款靶向CD19 CAR-T疗法,前三位分别是靶点CD19的复星凯特—阿基仑赛注射液、药明巨诺—瑞基奥仑赛注射液、合源生物——纳基奥仑赛注射液。

此外,今年CAR-T在实体瘤领域也可谓火力全开,全球首款实体瘤CAR-T疗法CT041提交上市申请——晚期胃癌患者中位生存期显著延长,宣告实体瘤治疗迎来历史性破冰。这场跨越十年的技术长征,终在Claudin18.2、GPC3、CEA等靶点突破中迎来曙光。

1胃癌:全球首款实体瘤CAR-T疗法上市申请

【核心靶点与药物】

科济药业Claudin18.2 CAR-T CT041(舒瑞基奥仑赛),2025年6月提交NDA,拟用于至少二线治疗失败的晚期胃/食管胃结合部腺癌(G/GEJA)。

【关键临床数据(基于156例患者II期研究)】

生存期显著延长:在所有随机人群中,CT041组中位总生存期(OS)7.92个月 vs 对照组5.49个月,总生存期延长44%;接受CT041的所有患者中位OS达9.17个月,较未接受者(3.98个月)提升130%。疾病控制率突破:客观缓解率(ORR)22% vs 对照组4%,疾病控制率(DCR)63% vs 25%。安全性可控:未报告严重毒性反应,生活质量显著改善。

【典型病例】

2019年确诊的转移性胃癌患者,四线联合全身化疗和免疫疗法治疗失败后入组CT041试验。2021年输注两次(250×10⁶细胞/次)后靶病灶完全缓解,持续8个月的总体部分缓解,腹水消失且无严重毒性。

【意义】

全球首款实体瘤CAR-T上市申请,填补PD-L1低表达/阴性患者治疗空白,获NMPA优先审评及突破性疗法认定。

2肝癌:GPC3靶点CAR-T实现90%肿瘤控制

【核心靶点】

GPC3(肝细胞癌表达率74.8%,正常肝组织几乎不表达)。

【代表性疗法及数据】

C-CAR031:24例晚期肝癌患者,疾病控制率91.3%,客观缓解率(ORR)56.5%;最高剂量组ORR达75%,中位OS为11.14个月。Ori-C101:10例患者中,最高剂量组(DL3)全部实现肿瘤显著缩小,1例完全缓解(CR)且9个月无复发。CT011:里程碑病例:2例伴下腔静脉癌栓的晚期肝癌患者,经局部治疗联合CT011输注后,实现超10年无瘤生存,仅需口服抗乙肝病毒药物维持。

【机制优势】

GPC3靶点高特异性,联合局部治疗(微波消融/伽马刀)可突破免疫抑制微环境。

3肺癌:CEA CAR-T攻克晚期 NSCLC,1年生存率突破71%

【核心药物】

精准生物 C-13-X(靶向癌胚抗原CEA)。

【临床数据(15例多线治疗失败患者I期研究)】

高效缓解:ORR 47%(7/15),DCR 87%(13/15),肺部靶病灶控制率93%。生存突破:1年总生存率71.1%,CEA≥30%患者缓解更显著。持久性:CAR-T细胞输注后13个月仍可检测,体内峰值浓度达50763/μg gDNA。安全性:不良反应可控,无治疗相关死亡。

【意义】

首个验证CEA靶点在肺癌有效的CAR-T,为晚期NSCLC提供"去化疗"新选择。

4肠癌:术后防复发与晚期治疗双突破

术后防复发(CEA CAR-T)

【临床设计】12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术后患者接受不同剂量CEA CAR-T输注。

【结果】高剂量组(6×10⁶/kg)中57.14%患者术后2年未复发,最长无复发生存达15个月。

晚期治疗(GCC19CART)

【核心靶点】GCC(80%结直肠癌阳性,转移灶高表达)。

【中美数据】

中国试验(35例):ORR 40%,高剂量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6.0个月。美国试验(9例):高剂量组(2×10⁶/kg)ORR 80%,1例实现病理完全缓解(肿瘤完全消失)。

5胰腺癌:CT041挑战"癌王",转移灶显著消退

【关键病例(发表于《血液学与肿瘤学杂志》)】

病例背景:2例转移性胰腺癌患者,既往化疗失败伴全身转移。治疗结果:经CT041输注后,肿瘤病灶大幅缩小或完全消失,生存期显著延长。机制创新:CT041通过靶向Claudin18.2激活免疫应答,克服胰腺癌纤维化微环境障碍

TILs疗法:实体瘤的“自体护卫队”

Iovance公司研发的全球首款TIL疗法Amtagvi(lifileucel)的获批上市(用于治疗PD-1抗体治疗后进展的晚期黑色素瘤,商品名为Amtagvi),标志着全球首款针对实体瘤的个性化T细胞疗法问世,吹响了细胞疗法攻克实体瘤的号角。

除了黑色素瘤外,TILs疗法在非小细胞肺癌、宫颈癌、胆管癌、结直肠癌、乳腺癌、头颈部、肉瘤、胆囊癌等恶性肿瘤中均显示出巨大潜力。已经发展的各项研究表明,TILs治疗将有待不断改进和发展,最终将成为人类抗癌的新武器。

在代号IOV-LUN-202的II期试验中,28名化疗和PD-1疗法均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了TIL治疗。这些难治性患者肿瘤病灶多达11个,包括脑转移、肝转移等多器官受累。

结果令人振奋:经过中位随访期16个月,客观缓解率达21.4%,79.2%的患者肿瘤负荷减少。一名PD-L1阴性患者在26.2个月时达到完全代谢反应,靶病灶完全消失。

从历史数据看,PD-1对化疗耐药患者的有效率仅20%左右,而TIL疗法对双耐药患者还能达到21.4%,说明其潜力巨大。

树突状细胞疫苗:人体免疫系统的精锐部队

树突细胞是一群异质性的免疫细胞, 抗原提呈功能最强, 是唯一能够激活初始型T细胞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因此也称为免疫系统的“哨兵”。树突细胞是人体免疫应答的中心环节,因此被广泛用于癌症治疗,尤其是癌症疫苗的研究。

2011年诺贝尔医学奖授予在树突细胞疫苗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Steinman教授,其发现树突细胞向外延伸出许多树枝状的突起,故此得名。

人体本身就有树突状细胞,但由于数量和活力不够歼灭癌变细胞,故研究人员经过大量临床试验力求将树突状细胞的前体细胞通过特定方式从血液中分离出来。借助于某种特定的信使,在试管中分离出来的细胞可以获得免疫能力。当前体细胞成熟为树突状细胞时,他们即可捕获特定的肿瘤抗原,有效杀灭癌细胞。

大量的研究已经证明了树突细胞在肿瘤形成、进展及机体抗肿瘤中的作用,尤其是2010年第1个以树突细胞为基础的树突细胞疫苗产品——Provenge(sipuleucel T)获得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治疗前列腺癌以来,以树突细胞为基础的肿瘤免疫治疗正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已经有大量的研究处于不同阶段的临床试验中。

胰腺癌

近期在国际知名期刊《J clin Oncol》刊登了关于胰腺癌患者在接受 SOC 治疗和基于 DC 的辅助免疫治疗后,其在预防疾病复发方面的功效,研究结果显示胰腺切除术后 2 年 RFS 率为64%!这表明基于 DC 的免疫疗法能够显著预防胰腺癌的复发。

该临床试验共纳入38例胰腺癌患者手术后并完成标准治疗(SOC),其中28 例患者(74%)接种了 5 次疫苗并完成了研究方案,3 例患者(8%)接种了 4 次疫苗,7 例患者(16%)接种了 3 次疫苗。DC 疫苗耐受性良好。所有患者在每次接种疫苗后均出院,无症状或相关生命体征改变。

经过中位随访期 25.5 个月后,估计 2 年 RFS 和 OS 率分别为 64% 和 83%。无法计算中位 OS 和 RFS。26例患者(68%)未出现疾病复发。估计的 2 年无复发生存率(RFS)达到64% 。而在其他未接受该疗法的队列中,2 年 RFS 仅在 20%~25%。

此外,在一项研究中发现,切除术后存活1年的患者预期2年总生存率为 55%。在本研究中,估计 2 年总生存率为 83%。

肺腺癌

在2024年2月发表的《J Med Case Rep》医学期刊中,来自日本的研究学者们发布了一则关于树突状细胞疫苗联合厄洛替尼治疗无法手术的肺腺癌患者的病例报告,万万没想到的是,联合疗法的效果意外地令人惊艳!

这例63岁的韩国女患者经病理学和CT诊断为肺腺癌,腺癌显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无ALK表达,PD-L1<1%。她单独接受厄洛替尼治疗约 1 个月。然后她接受厄洛替尼和用WT1和MUC1脉冲的树突状细胞治疗。首次接种后 48 小时,接种部位红斑直径为 30 mm。此外,在接种期间,红斑直径保持>20 mm。这些结果表明疫苗可诱导抗肿瘤免疫。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PET-CT和CT扫描的PDG摄取情况,在联合使用 8 剂用WT1和MUC1疫苗脉冲处理的树突状细胞和厄洛替尼治疗 237 天后,肿瘤大小显著减小至 12 mm,减少了 65.7%。有趣的是,经过321天的联合治疗后,临床表现有所改善,并且根据CT扫描未检测到肿瘤。治疗开始后至少 587 天内肿瘤消失的验证持续存在,未任何复发或转移的迹象。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对这类患者使用 WT1/MUC1-DC 疫苗可能是合理的,能够获得超长的无进展生存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预防无法手术的肺腺癌患者的疾病复发!

肺鳞癌

著名国际医学期刊《Cureus》发布了一例采用WT1树突状细胞疫苗疗法联合二线化疗,治疗终末期鳞状细胞肺癌患者的案例报道。

该例患者为69岁男性,被诊断为IV期右肺中叶鳞状细胞癌,伴有双侧肾上腺转移、多发肝转移、多发骨转移,根据指南,无法进行手术和放疗,因此采取卡铂(CBDCA)AUC6和紫杉醇(PTX)治疗联合WT1-DC(WT1树突状细胞疫苗)。WT1树突状细胞疫苗治疗从第155天开始,直到第280天共注射8剂。结果显示如下:

1.与治疗开始时(第0天)的胸部CT相比,第114天的胸部CT观察到癌症明显缩小。

2. 诊断时癌胚抗原(CEA)为66.4,但在第121天降至3.0,C反应蛋白(CRP)降低,N/L比(中性粒细胞对淋巴细胞比率)降低。

3.诊断时PET-CT显示除右下肺原发肿瘤外,还显示双侧多发肺内转移、多发肝转移、双侧肾上腺转移和多发骨转移。第 479 天的全身 PET-CT,显示右肺有两个小转移灶,肝脏有一个小转移灶。

4.截至数据统计时,该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已超577天,而且临床状况良好,体能状态为1。

本文为无癌家园原创

来源:无癌家园i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