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城出现转折点:俄军发现外籍雇佣兵,全是罗马尼亚和波兰大兵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03 12:05 2

摘要:俄军清理战场时意外发现一坑道,里面全是罗马尼亚和波兰士兵——这消息乍一听有点意外,却又真实地折射出当前俄乌战场上的复杂局面。红军城战役似乎正迎来一个关键转折点。乌军刚刚宣布重新夺回城区控制权,并在南部重建防线。

俄军清理战场时意外发现一坑道,里面全是罗马尼亚和波兰士兵——这消息乍一听有点意外,却又真实地折射出当前俄乌战场上的复杂局面。红军城战役似乎正迎来一个关键转折点。乌军刚刚宣布重新夺回城区控制权,并在南部重建防线。

但俄军并没有停下脚步,反而调整部署,继续在正面战场加大火力压制。最近他们在多个方向密集使用FAB滑翔制导炸弹——光是在苏梅州就扔了2800枚,红利曼方向400枚,塞弗尔斯克250枚,而在梅若瓦-胡里艾伯勒一线,更是投下1300枚。夏季以来,仅红军城-顿河君士坦丁罗夫卡主战场,就已经落下3600枚这种精准打击武器。

FAB滑翔炸弹听起来高大上,其实原理不难理解:普通炸弹加装弹翼和卫星制导套件之后,就能在70公里外发射,精度却控制在10米左右。这意味着俄军战机无需冒险闯入乌军防空圈,远远一抛就能精准打击目标。在当前乌军防空系统逐渐被消耗殆尽的情况下,这种打法几乎无解。

火力,始终是阵地消耗战中最残酷的衡量标准。俄军在这方面一直占据绝对优势,平均火力输出是乌军的5到10倍。而现在,随着滑翔炸弹大规模投入,差距被进一步拉大。

而真正让战场气氛变得微妙的,是越来越多外国面孔的出现。俄罗斯卫星网报道,俄军伞兵在侦察时发现坑道中隐藏的并非乌克兰正规军,而是波兰和罗马尼亚人。按他们的说法,这些雇佣兵士气低落,一听到俄军进攻就躲,交火时经常率先后撤,把乌克兰部队留在火线上。俄军士兵嘲讽道:“我们至少知道为何而战,他们纯粹是为了钱。”

话虽如此,俄军自己的攻势也并非一帆风顺。第一批冲进红军城市中心的突击队已经受挫,东北方向一场18公里的突破战同样以失败告终。目前,第51集团军的增援正朝金井村-索菲亚-沙霍夫方向集结——那里被视作整个战役的“风暴眼”。而另一个关键争夺点是罗金西克镇,谁能控制这里,谁就能直接影响红军城和米尔诺格勒的补给生命线。

战场不只是前线的你来我往。后方同样腥风血雨。乌军无人机在八月至少十次命中俄罗斯大型炼油厂,导致全俄约17%的炼油能力瘫痪,相当于每天少处理110万桶原油。远东、南部和乌东四州已经出现A-95汽油短缺,价格攀升、通胀隐约抬头,卢布中长期贬值压力明显——这一切,都在悄悄侵蚀着俄罗斯的战争潜力。

但俄方也没手软。一夜之间,95架天竺葵无人机扑向乌克兰,导致波尔塔瓦、苏梅和切尔尼戈夫三州大范围停电,超10万户家庭陷入黑暗。冬天快要来了,能源系统能否顶住,将是乌克兰面临的又一次严峻考验。

说到底,这场战争已越来越像一场互相放血的消耗战。两边都在拼火力、拼后勤、拼承受损失的耐力。俄军靠炸弹开路、靠兵力维持压力;乌军靠无人机反击、靠城区巷战拖延节奏。而外国雇佣军的参战——不管是为了钱还是信念——也让这场冲突的国际色彩愈加复杂。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一场典型的现代混合战争:不光有地面部队的推进与死守,还有空中打击、远程无人机、能源战、经济消耗和心理攻势。每一步进退,都不只是一城一地的得失,更是整体战略意志的较量。

红军城会不会成为又一个巴赫穆特,谁也不敢断言。但可以肯定的是,双方的血条都还在被持续消耗——而真正的转折,或许要等到某一方再也耗不下去的那一天。

来源:疾风倁劲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