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瘾再大也得戒!医生:身体有这3种表现,一滴酒都别沾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2 00:15 6

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基于公开数据与权威指南结合个人观点撰写,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涉及版权或人物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本文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欢迎关注、收藏。

声明:本文内容基于公开数据与权威指南结合个人观点撰写,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涉及版权或人物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本文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欢迎关注、收藏。

很多中老年朋友喜欢小酌一杯,觉得喝酒能放松心情、助兴聚会,甚至有人认为喝点酒能活血化瘀。

可酒这东西,喝多了真不是闹着玩的。咱们的身体有时候会悄悄发出信号,提醒我们:酒该戒了!

如果身体出现了下面这三种表现,真的得一滴都别沾了。

咱们先来搞清楚,酒是怎么一步步害身体的。

酒里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喝进肚子里后,肝脏得拼命工作,把乙醇转化成乙醛,再变成无害的物质排出去。

可肝脏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喝得太多太快,乙醛就在身体里堆积。这东西毒性不小,会让肝细胞受伤,时间长了,可能发展成脂肪肝、肝炎,甚至更严重的肝硬化。

不仅肝脏遭殃,喝酒还会刺激胃黏膜,导致胃炎、胃溃疡。心血管也逃不掉,长期喝酒可能让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增加心脏病的风险。

中医里有一句话说得好:“酒为火热之物,久饮伤阴。”

意思是,酒性热,喝多了会耗损身体的阴液,比如血液、津液,让人容易上火、口干、乏力。这道理跟现代医学不谋而合,酒精伤肝、伤胃、伤心血管,都是慢慢累积的伤害。

从喝酒到身体出问题,大概是这么个过程:一开始,身体还能扛,偶尔喝多可能只是脸红、头晕。

可时间长了,肝脏超负荷,胃肠道受损,心血管也开始吃不消

如果不及时刹车,病情可能恶化,甚至到不可逆的地步。好在,咱们可以在早期就发现问题,及时戒酒,身体还能慢慢恢复。

咱们的身体很聪明,扛不住酒精的时候,会用一些表现提醒我们。以下三种情况,说明酒已经喝得太多了,必须得戒。

肝脏是处理酒精的主力,可它不会直接喊疼。

如果早上醒来,觉得右上腹隐隐不适,或者经常觉得恶心、没胃口,甚至皮肤有点发黄,那可能是肝脏在求救了。

这些是脂肪肝或早期肝损伤的信号。数据表明,长期过量饮酒的人,30%到50%可能会发展成脂肪肝,严重时可能进一步恶化。

胃肠道闹别扭

喝酒后胃不舒服,很多人都有过。比如反酸、烧心,或者吃不下饭,觉得胃胀得慌。这些都是胃黏膜受损的表现。

酒精直接刺激胃壁,时间长了可能导致慢性胃炎,甚至胃出血。

如果已经有这些症状,还硬着头皮喝酒,胃病可能越来越严重,甚至发展成溃疡。咱们中老年人,胃肠功能本来就弱,更得小心。

心跳血压不正常

喝酒的时候,很多人觉得心跳加快,脸红脖子粗,这是酒精在刺激心血管。

如果平时没喝酒,心跳也经常莫名其妙地快,或者量血压时发现高得吓人,甚至头晕、胸闷,那就得警惕了。

长期喝酒会让血管弹性变差,血压升高,心脏负担加重。研究发现,过量饮酒的人,心血管疾病风险比不喝酒的人高出至少一倍。

说到戒酒,很多人觉得难,觉得生活少了点乐趣。

其实,戒酒没那么可怕,咱们可以从日常生活入手,用简单的方法保护身体。以下几个习惯,特别适合中老年朋友,既能防病,又能让生活更有滋味。

首先,喝水是个好习惯。很多人喝酒是因为口渴,或者觉得酒能解乏。

其实,喝温白开或者淡茶水,不仅能解渴,还能帮身体排毒,减轻肝脏负担。每天保证喝够6到8杯水,胃肠道和肝脏都会轻松不少。

其次,吃饭要规律。咱们中老年人,胃肠功能弱,喝酒前最好别空腹。空腹喝酒,酒精吸收更快,对胃和肝的伤害更大。

吃饭时多吃点蔬菜、粗粮,比如红薯、燕麦,能保护胃黏膜,还能帮肝脏代谢酒精。别小看这些粗粮,它们就像胃肠道的“保护伞”,能让咱们少受点罪。

再者,运动不能少。散步、打太极、做广播体操,这些温和的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帮肝脏和心脏减轻负担。

每天坚持30分钟,出一身微汗,身体会感觉更轻快。别老想着喝酒放松,运动也能让人心情好,还不伤身。

戒酒的小妙招

戒酒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得有点技巧。咱们中老年人,生活习惯已经固定,突然戒酒可能会觉得不适应。别急,这里有几个小方法,帮大家平稳过渡。

第一步,慢慢减量。一下子完全不喝,很多人不习惯。可以先把每天的酒量减一半,比如原来喝二两,现在喝一两,过段时间再减。慢慢来,身体和心理都能适应。

第二步,找替代品。想喝酒的时候,试试喝点果汁、酸奶,或者泡杯枸杞茶。枸杞养肝,味道也不错,能让咱们的嘴巴有点事做,转移注意力。

第三步,找点事干。闲下来容易想喝酒,不如找点爱好,比如书法、下棋、跳广场舞。忙起来,酒瘾自然就淡了。

咱们这个年纪,身体健康是最大的财富。喝酒一时爽,可伤了肝、胃、心脏,后面遭罪的还是自己。

看到身体发出的信号,赶紧戒酒,别拖。戒酒不是丢面子,也不是跟快乐过不去,而是给身体一个喘口气的机会。

平时多注意饮食、运动、心态,身体会慢慢好起来。咱们活得健康、开心,才能多陪陪家人,多享受生活,对吧?

个体体质差异大,本文仅为科普信息,不能替代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建议。如有健康问题,请及时咨询正规医疗机构医生。

参考文献

【1】王琦, 李晓红. 慢性酒精性肝病的发病机制及预防策略[J].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23, 31(5): 456-462.

【2】张伟, 刘芳. 长期饮酒对胃肠道功能的影响及干预措施[J]. 中国消化病学杂志, 2022, 27(3): 189-195.

【3】陈丽, 赵明. 酒精摄入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循环杂志, 2024, 39(2): 123-129.

来源:自寅说健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