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来自广西桂平的黄先生再次来到了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消化内科就诊,将心中的苦楚一一向医护人员诉说:5年前出现了反复中上腹部胀痛,伴有恶心呕吐,当地医院完善胃镜提示慢性胃炎,经长期护胃等治疗却始终得不到一个满意的疗效,不堪其扰的他3年前来到该院就诊,完
近日,来自广西桂平的黄先生再次来到了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消化内科就诊,将心中的苦楚一一向医护人员诉说:5年前出现了反复中上腹部胀痛,伴有恶心呕吐,当地医院完善胃镜提示慢性胃炎,经长期护胃等治疗却始终得不到一个满意的疗效,不堪其扰的他3年前来到该院就诊,完善小肠CTE、小肠镜后,发现了空肠上段的多发溃疡。经过院内外专家的多次讨论,先后经历了抗炎、诊断性抗结核治疗,黄先生终于得以弄清困扰他的问题,空肠溃疡诊断为炎症性肠病-克罗恩病,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后续予以抗炎及规律的生物制剂治疗,经过长达2年的治疗,黄先生的腹痛终于得以缓解,得以停药。
黄先生度过了停药后1年的美好时光,腹痛却又如梦魇般再次缠绕上身,再次来到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继续治疗,长期的病情反复早已让黄先生身心疲惫不堪。消化内科二区主任张涛医师面对着这位长期老病友,也深感共情。黄先生经过规范治疗,病痛仍反复,经过科室内的专家讨论及国内外经验,张涛主任决定从人体的“第二大脑”——肠道菌群入手。那么,治疗究竟如何开展呢?如何才能卸下黄先生沉重的担子?这便引出了今日主角——粪菌移植。没错,“便便”竟也能治病。
粪菌移植:变粪为宝
粪菌移植,听起来可能有点“重口味”,但它其实是一种非常有趣且前沿的医疗手段!想象一下,肠道里住着数万亿的微生物,它们像一个小小的生态系统,帮助我们消化食物、抵抗病菌,甚至影响我们的情绪。这个生态系统就像一座繁忙的“肠道城市”,住着各种“居民”——有益菌、中性菌和有害菌。当这座“城市”因为某些原因(比如长期使用抗生素、饮食不健康或疾病)变得混乱,有害菌占了上风,就会引发各种健康问题,比如严重的肠道感染、炎症性肠病,甚至一些心理及免疫系统等疾病。因此,肠道菌群也被称为“第二大脑”。维护健康的肠道菌群,对于整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简单来说,粪菌移植就是把健康人肠道里的“好细菌”移植到病人的肠道里,帮助重建那座“肠道城市”的秩序。具体操作是这样的:医生会从健康捐赠者的粪便中提取出有益的微生物,经过严格的处理和筛选,制成一种“细菌汤”,然后通过胶囊、鼻饲管或结肠镜等方式送到病人的肠道里。
这个过程听起来可能有点奇怪,但它的效果却非常神奇!就像给一片荒芜的土地重新播种,健康的菌群会在病人的肠道里扎根、繁殖,逐渐恢复平衡,帮助病人摆脱疾病的困扰。这一治疗手段虽然令人觉得陌生与新颖,但其实咱们的老祖宗早就有所接触,在东晋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中,记载了一种名为“黄龙汤”的方剂。书中记载“饮粪汁一升,即活”,可以说,这是历史上最早的“粪菌移植”尝试。
图:院内外专家正在为黄先生行结肠镜下粪菌移植TET置管
最终在为黄先生完善了肠道菌群的检测后,发现黄先生的肠道菌群在长期病情的困扰下已是重度失衡的状态。经过医护人员及黄先生的共同努力,黄先生成功接受了该院首例粪菌移植治疗,让肠道重获新生。
粪菌移植适合用于哪些人群
相信如黄先生般长期因各种疾病饱受折磨的病人不在少数,那么,他们当中又有那些人能尝试粪菌移植治疗呢?
首先,便是患有一些胃肠道疾病的人群,包括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感染肠炎(伪膜性肠炎)(CDI)、炎症性肠病(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肠易激综合征(IBS)、复发性艰难梭菌感染CDI、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顽固性便秘、食物肠道过敏、自身免疫相关性肠病。他们的肠道本身便已负重累累。
其次,如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炎,以及神经系统疾病,如自闭症、帕金森病、肌痉挛-肌紧张障碍综合征、重度抑郁症、严重失眠等。代谢性疾病,如肥胖症、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多发性硬化、类风湿关节炎等。此类患者经肠道菌群检测存在失衡的情况下,也可通过粪菌移植对其他系统疾病进行间接治疗。
粪菌移植的安全性
粪菌移植在治疗某些疾病方面表现出显著效果,但其安全性仍然是一个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尽管粪菌移植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安全的,但仍存在一些潜在风险,如捐赠者的粪便中未被检测到的病原体(如病毒、耐药细菌)被移植到患者体内,可能导致感染。移植的微生物可能引发患者的免疫系统过度反应,导致炎症或其他免疫相关疾病。在某些情况下,移植的微生物也可能无法在患者肠道内定植,导致治疗失败。尽管如此,粪菌移植的潜在风险仍处于较低水平,随着研究的深入,粪菌移植的安全性也会将得到进一步优化。
粪菌移植的方式
粪菌移植究竟是如何进行呢,让我们一起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1.结肠镜移植:通过结肠镜或TET置管将处理后的粪菌悬液注入患者的结肠,可直达结肠,效果较好。
2.鼻空肠管移植:通过鼻腔插入导管至小肠,注入粪菌悬液,无需结肠镜,但舒适度较低。
3.口服胶囊;将经处理后的健康安全粪菌胶囊口服,无创方便,但胶囊可能被胃酸破坏,影响效果。
具体移植方式应视患者具体情况选择。
总体来说,肠道微生态的生理病理变化影响到的不仅仅是胃肠道,其实对于全身各大系统都是占据重要地位的。虽然“便便”名字有点“不雅”,但粪菌移植已经在治疗某些难治性肠道疾病中展现了惊人的效果,甚至被称为“肠道界的器官移植”。当然,这项技术还在不断研究和完善中,未来可能会在更多领域大显身手!所以,下次听到“粪菌移植”时,别觉得它“恶心”,它可是医学界的一颗“明珠”,正在用小小的细菌改变着人类的健康!
来源:家庭医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