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如何让红色基因永续传承,让复兴伟业薪火相传,作为上海市唯一的女子民兵连队,南京路女子民兵连赓续“好八连”精神,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为黄浦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城“十连冠”发挥了重要作用,展现了巾帼风采。让我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如何让红色基因永续传承,让复兴伟业薪火相传,作为上海市唯一的女子民兵连队,南京路女子民兵连赓续“好八连”精神,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为黄浦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城“十连冠”发挥了重要作用,展现了巾帼风采。让我们从两位女民兵视角,走进这群巾帼不让须眉的女民兵。
南京路步行街上服务人民群众
指导员陈艾琳:参与组建 坚守初心
我和南京路女子民兵连的故事,始于2020年2月。今天,连队成员已经有75名,队伍中有党员35人、共青团员11人、群众29人,平均年龄约33岁。
记得队伍建立起来之后,大家围绕“在新时期,女民兵能为人民做些什么”进行积极讨论,并且决定发挥大家来自各行各业的优势,以及各自的特长、专长服务人民,内容包括开展养生保健、美食制作、智能手机使用、预防诈骗、法律咨询等。后来,我们还增加了插花艺术、针线缝补等具有女性特色的项目,让为民服务更加丰富多彩。
连队还与“南京路上好八连”签署了为民服务结对协议,誓做“好八连”精神的传承者。女民兵们每月20日雷打不动在步行街开展学雷锋活动,注重“察民需、接地气”,推出12项暖心服务,广受市民欢迎;持续开展“关爱夕阳红”为老服务,把温暖与陪伴送进社区;疫情期间,连队13名民兵紧急驰援区疾控中心,连续奋战90多天……至今,连队累计服务群众超18000人次,践行了“南京路上志愿者,为民服务零距离”的承诺,并获得上海警备区的高度肯定。
南京路女子民兵连骨干代表看望南京路上好八连首任指导员刘仁福
女民兵们服务游客
女民兵们参与疫情防控
女民兵们进行应急抢救集训
在为民服务的过程中,我们深受“好八连”精神的鼓舞。记得2024年12月20号那天特别冷。一位腿脚不好的大爷来到我们面前,他手里的纸上写着关于手机使用的五个问题。我耐心地教他如何操作,还特别提醒他注意网络安全。老大爷非常感激,拉着我的手说:“我们是独居老人,看到这身军装,就知道可以信任你们。”那一刻,我感到了身着迷彩责任之重。
2023年9月19日,上海警备区主要领导为连队授旗,那一刻,我们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责任。我们接过的不只是一面旗帜,更是一份沉甸甸的信任和期待。我们坚信,在区委、区政府、区人武部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爱护下,南京路女子民兵连定会为我们的城市和人民作出更大贡献。
南京路女子民兵连授旗仪式
女民兵陆宁:传承精神 服务人民
我是在南京路上工作了十多年的一名企业职员,也是南京路女子民兵连的一名女民兵。加入连队之前,我眼中的南京路是一条海纳百川、繁华熙攘的商业街;加入连队之后,尤其承担起多项任务之后,我才读懂这条街深厚的历史与炽热的情怀,真正一步一印“走进”百姓心里。
我先后担任过连队“红色铛铛车”义务讲解员,受聘为南京东路街道“心·路”党课红主播,参与过连队授旗仪式、每月20日的学雷锋志愿服务、“国际志愿者日”主题宣讲等,还在连队的组织下,和战友们一起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给武警上海市总队执勤第四支队十中队全体官兵的回信精神。这些经历,都滋润着我不断成长,也更坚定了为民服务的初心。
陆宁参与“国际志愿者日”主题宣讲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武警上海市总队执勤第四支队十中队全体官兵的回信精神
众多服务和任务中,我最难忘的,是2024年“12·5”国际志愿者日活动。那天,我和战友一起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动情讲述老兵陶依嘉43年如一日为民服务的感人事迹。陶依嘉坚持每月20日在南京路为市民提供量血压、称体重、健康咨询等服务项目,仅因刚刚生完女儿不能下床缺席过一次。在此过程中,她即便自己经历手术,拆线次日仍忍痛赴约,父亲病重,她也请家人帮忙照顾后,仍然如约按时来到南京路上。从满头青丝到白发染鬓,她把最美的年华奉献给了南京路上的为民服务。
作为南京路女子民兵连的一员,我深受陶依嘉事迹感染。她以行动诠释了“为民服务”不是口号,而是持之以恒的坚守与奉献。让我明白了,无论任何时期、任何地方,只要初心不变,我们女民兵一样能把为民服务做得扎实、做得长久。
和其他志愿者在一起
在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我还遇到了一群真心实意为民服务的伙伴。我们一起向市民科普知识、和老人谈心、一起提升服务技能。和他们在一起,让我坚信,女子民兵连不仅能接力践行“好八连”与人民之间的“南京路上的约定”,也必将传承陶依嘉等前辈的钉钉子精神,用服务温暖这座城市,用实际行动为建设更好的上海贡献力量。
记者 / 宋梅
编辑 / 孙超慧
图片 / 区人武部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来源:上海黄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