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传统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大多采取“提笔写文”的单一模式,策略圈教学法则常常出现一节课上学生没有独立写作的情况,这能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吗?在我看来,这种模式旨在通过角色分工、任务驱动以及情境创设等手段,促使学生在合作探究过程中提升写作水平。我以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
传统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大多采取“提笔写文”的单一模式,策略圈教学法则常常出现一节课上学生没有独立写作的情况,这能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吗?在我看来,这种模式旨在通过角色分工、任务驱动以及情境创设等手段,促使学生在合作探究过程中提升写作水平。我以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新学校房山分校教师祁薇薇执教的《漫画的启示》一课为例,解释策略圈教学在写作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揭示其如何促进学生写作能力和写作动机的双提升。
策略圈分工,拆解写作任务
策略圈源于阅读圈,属于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合作学习方式,它重视小组成员的角色分工,而且借助从不同角度解读和探讨,促使文本的意义得以生成。在写作教学中应用策略圈能有效把复杂的写作任务拆解开来,进而引领学生借助合作突破难关。在《漫画的启示》这一课例中,教师按照写作过程的主要环节设立了四个角色:“简笔漫画家”负责把抽象的概念变成可视的画面,如用简笔画解释“文明养犬”相关主题;“语言艺术家”负责给漫画增添趣味性的文字说明,如给单元门加上幽默标语“我不是厕所”;“生活观察员”关注社区生活,搜集相关素材并记载不文明行为现象;“文明宣传员”负责总结、提炼核心观点,撰写倡议语句,比如“文明养犬,共筑美好明天”。由此可见,该协作模式把繁杂的写作任务分解成可视化设计、语言表达等环节,从而减轻了每个学生独立完成任务的难度,促使学生关注自身职责范围内相关学习内容的切实落实。
策略链引导,搭建写作支架
按照各个角色的功能定位,教师需要给出对应的写作策略,进一步分解执行的策略链体系,给学生更全面、细致、可操作的写作指导。在“简笔漫画家”创作环节,“提炼主题—构思画面—勾勒线条”的策略链流程被采用,促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遛狗不牵绳”行为的危害上,用小狗叼绳作为视觉符号加以表达;“语言艺术家”则采取“确定风格—选用修辞—锤炼语句”的方式,为漫画配上了幽默诙谐的文字说明;“生活观察员”利用“记录现象—分析影响—搜集案例”的方法,搜集有关不文明养犬行为的素材;“文明宣传员”则凭借“提炼核心观点—构建倡议方案—优化表达形式”的途径,写出结构严谨且逻辑清晰的倡议书。这些教学策略既给予了学生具体的操作指引,又有效改善了他们的思维系统性和表达精确度。
有效合作机制,完成“不可能”的任务
这一课例创建了“社区文明养犬宣传教育”情境框架,要求学生设计主题宣传海报,此方案符合实际需求且具有应用价值。这是一个基于真实任务情境的项目化学习任务,学生首先需要展开实地调研,搜集宠物随地排泄之类的案例,给创作充实而直观的素材支撑;其次,学生需要利用图文结合的形式表现信息,突破传统议论文写作的局限,剖析目标受众的心理特点,借助拟人化手段或者委婉表达改进传播效果。可以想见,这项任务对五年级学生而言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策略圈通过科学分工,构建互动反馈机制,促使学生有效合作的实现。策略圈通过小组汇报与反馈,搭建起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平台,促使学生根据交流与反馈持续改进自己的作品。每个小组成员依照自己的职责去执行任务,他们的成果要由团队里的其他成员一起审阅并且评判,也接受其他小组相同角色的审视和建议。这种操作让学生明白写作可以是一种集体智慧协同创造的作品。
因此,这节“无写作的写作课”看起来学生并没有独立完成所有的写作环节,但是它把写作要素与策略渗透到策略圈的各个环节,通过角色轮转实现了全面的策略学习和迁移运用。《漫画的启示》教学效果明显,学生积极加入创作,他们的作品既内容丰富、呈现方式又富有新意和美感,这种教学模式很好地推动了学生观察能力、批判性思维、团队合作、语言表达等素养的提升。“无写作之写作课”通过先进的教学理念引领,冲破了传统写作教学的既定模式,为写作教学赋予了一种更新颖的实施范式,塑造了开放、自主而又协同的学习氛围,提升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