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村口大喇叭连日响个不停,"2025年村两委换届开始啦!"的喊声让村民们热议纷纷。今年的换届被老支书刘建国称为"十年头一遭的大调整",任期延长、外来人可参选、年轻人比例提高等新变化,正悄然改变着乡村治理的格局。
村口大喇叭连日响个不停,"2025年村两委换届开始啦!"的喊声让村民们热议纷纷。今年的换届被老支书刘建国称为"十年头一遭的大调整",任期延长、外来人可参选、年轻人比例提高等新变化,正悄然改变着乡村治理的格局。
"以前三年任期,干部刚摸清门道就得准备下台!"刘建国的感慨道出了不少村民的心声。2020年村里建草莓大棚,刚搭好架子就赶上换届,新上任的村主任以"不是我定的项目"为由停工,十几万元打了水漂。今年换届后,任期从三年延长至五年,让村干部得以踏踏实实干长远活。
浙江绍兴李家庄村的变化最具说服力。2022年换届后搁置的12个"半截子工程"全部盘活:光伏发电项目18个月并网发电,每年为村集体增收20多万元;草莓大棚从20亩扩至200亩,配套冷库和电商平台建成后,今年草莓销售额突破80万元。村民们说:"现在干部能蹲下来干五年,水渠能修到底,产业能做长久,这才是真给咱办事!"
为防止干部不作为,各地新增"中期考核"机制。新干部上任需提交"民生清单",如"60岁以上老人养老金每月涨20元""年底前修通3条断头路"等具体承诺,完成情况每月公示,连续两年不合格将被罢免。
"我户口不在这儿,但心早就扎在村里了!"浙江丽水的茶叶技术员老张当选村委时激动地说。这位外来人才五年前带着技术落户,帮村民改良茶树品种、开拓电商销路,使茶叶收入翻番。今年新政策允许"在村全职干村务满一年且村民会议同意者"参选,老张成为全省首位非户籍村委成员。
为打消"外来干部胳膊肘往外拐"的顾虑,老张主动公示老家宅基地情况和家人工作单位,还将个人茶叶销路资源移交村集体。如今村民见他都喊"张委员",纷纷表示:"只要能带着咱挣钱,是不是本地的有啥关系?"
"45岁当支书都嫌老?"江西宜春袁州区的新规引发热议——新任村支书年龄不超过45岁。而上海徐汇区62岁的老支书因"经验足能镇场"仍在任上。原来国家层面仅规定"原则上不超过60岁,新提名不超过55岁",具体标准由各地自主制定。
换届后村干部年轻化趋势明显。某镇19个村"两委"成员平均年龄44岁,比上届降低两岁,40岁以下占比达三成。90后大学生小李就是典型代表,他通过直播帮村民卖葡萄,单场销售额超500单,还教老人用智能手机办事,被村民称赞"年轻但懂的多"。
想当干部先过"查资产、清旧账、审资格"三关。湖北某村候选人因欠集体3万元借款未还被取消资格;某地通过公安、银行、纪委联网的大数据系统,查出一名有赌博拘留记录的候选人。如今"资产清查张榜公示""信访积案清零""涉黑涉恶一票否决"已成标配,村民说:"先查账再参选,心里踏实!"
"辈分高不如本事大"成为新共识。云南某村候选人老王凭借"改造民宿、修旅游步道、引进农产品加工"的详细计划书当选,而邻村新支书小王因擅长直播卖货,带动村民单日销售额突破10万元。现在候选人需提交产业发展计划书,"数字技术应用能力"也被纳入选拔标准,村民笑言:"以前看谁会喝酒,现在看谁会开直播!"
新干部上任的"民生清单"正在兑现:浙江试点村老人每月养老金已涨20元,3条断头路年底前贯通。村民参与换届也更便捷,带身份证即可投票,不会写字可按手印,结果当场公布。正如李家庄村民所说:"选对人、盯紧事,在外打工的年轻人说不定都愿意回来创业呢!"
这场换届变革正让乡村焕发新活力,你村有啥新情况?欢迎分享你的观察!
来源:农人马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