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抗日战争时期,湘籍共产党人为发挥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作出突出贡献。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提出和实施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和一整套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开辟广大的敌后战场,成为凝聚全民族力量共同抗战的组织者和鼓舞者。
【铭刻】
抗日战争时期,湘籍共产党人为发挥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作出突出贡献。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提出和实施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和一整套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开辟广大的敌后战场,成为凝聚全民族力量共同抗战的组织者和鼓舞者。
【追寻】
8月的陕北高原,绿色植被覆盖的黄土沟壑之上,天瓦蓝瓦蓝,风温热干燥。
北上,东进,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沿着当年中共中央和八路军的行进足迹,走进中国共产党领导全民族抗战的烽火岁月,追寻那历史天空中熠熠生辉的湘人、湘音、湘魂。
那一盏灯,照亮风雨如晦的中国
8月20日,陕西省洛川县洛川会议纪念馆。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易昂 摄
8月20日,记者抵达革命圣地延安,随即驱车直奔百余公里外的洛川会议纪念馆。
88年前的这一天,1937年8月20日,毛泽东和张闻天等人也是从延安出发,乘坐大卡车抵达洛川县冯家村。
彼时的中国,卢沟桥事变已然爆发,日寇铁蹄踏破山河,民族前途命运在外族入侵的风雨中,晦暗不明。
这场仗能不能打赢、怎么打赢?在这个关头,中共中央决定在洛川县城北10公里的冯家村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
“1937年8月22日,洛川会议就在这孔窑洞中举行。”洛川会议纪念馆馆长刘云峰带领记者步入黄土矮墙围住的小院,两孔窑洞向阳而立,左边的窑洞正是会址所在。
青砖垒成的拱形屋顶,正中几张八仙桌拢成一排,周围摆上参差不齐的板凳、椅子。步入窑洞,时光拉回88年前,热烈的讨论声仿佛在耳边响起。
“不分男女老幼,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有知识的出知识,进行全民族的抗战。”这是毛泽东的声音。他提出,要取得抗战的胜利,必须全国总动员。在这一点上,大家很快达成共识。
谈到红军的作战方针时,22位与会人员产生了不同意见,争论的焦点是运动战还是游击战。
“我看打运动战可以!”刚烈如火的彭德怀主张在运动战中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毛泽东则认为,“游击战最能发挥我军优势。”贺龙明确表示拥护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战略方针……
“22位参会人员中,湖南人占了7个。”刘云峰告诉记者,他们分别是毛泽东、彭德怀、任弼时、贺龙、林伯渠、萧劲光、张文彬,“在民族危亡的紧要时刻,湘籍共产党人在洛川会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洛川会议从8月22日持续至25日,通过《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和《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标志着党的全面抗战路线正式形成;成立了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11名成员中,湖南人有4人。
“从瓦窑堡到洛川,再到延安凤凰山麓,14年抗战中,在每一个重要关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都以超乎寻常的智慧和胸襟,确立路线方针,制定战略战术,引领全民族抗战走向胜利。”出发赴延安前,省委党史研究院第二研究部主任朱柏林这样告诉记者。
“1938年5月,正是在这张柳木圈椅上,毛泽东用八天九夜的时间,写出了5万余字的巨著《论持久战》。因为太专心,连棉鞋被炭火烤焦了都没有发现。”走进凤凰山革命旧址,随着讲解员乔翠翠的讲述,记者仿佛看到了那个在煤油灯下呕心沥血奋笔疾书的身影。
在人们对抗战前途普遍担忧的历史关头,毛泽东科学分析,提出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指明“最后胜利属于中国”,无异于拨云见日,成为指导全国抗战的伟大纲领和行动指南。
革命圣地延安的窑洞灯火,始终照亮着风雨如晦的中国。
那一群人,挺立成力挽狂澜的中流砥柱
自延安向东,穿越黄土沟壑,山西武乡县砖壁村静卧于时光深处。这里,曾发出震撼山河的轰鸣——80多年前,百团大战的第一道动员令正是从此地发出。
1937年,洛川会议决定将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8月22日,记者跨过八路军总部砖壁旧址大门,迎面就是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小屋,木门微敞,土坑依旧,这里正是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的住处。
屋前,一棵榆树挺拔参天。清风拂过,叶声沙沙,如历史的回响。讲解员郭燕动情讲述起“彭总榆”的往事:1939年灾荒岁月,战士们吃野菜度日,彭德怀亲手种下榆树,叮嘱官兵:榆钱留给百姓,战士只食榆叶;5里内的粮食留给乡亲,部队须去更远的地方筹粮。
穿过院落往里走,旧址陈列室墙上一张黑白照片引人注目:彭德怀大半个身子探出战壕,手持望远镜,神情坚毅地注视前方。
“那是1940年10月30日,关家垴战斗正酣。”山西太行干部学院特聘教授、山西省红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郝雪廷,为记者讲述了照片背后的故事:
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为确保将日军冈崎支队彻底消灭,前线总指挥彭德怀坚持深入距日军阵地仅500米的战壕指挥战斗,战地记者拍下这张珍贵照片。
“全世界还没有哪个部队的总指挥敢于站到敌军射程之内!”郝雪廷说。这张照片的广泛传播,让全世界的正义之士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尤其是爱国侨胞捐款捐药捐炮弹,如江河汇海,极大支援了华北抗战。
百团大战是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的最大进攻战役。1940年8月,105个团奋勇出击,在华北千里交通线上打响破袭战,打得日军措手不及。这一战,彻底粉碎了日军的“囚笼政策”,打出了中华民族不屈的尊严。
在敌后抗日战场,大批湘籍将领扬刀跃马,立下赫赫战功。湘乡人陈赓率部奔赴山西战场,数战告捷,令日寇闻风丧胆;醴陵人耿飚以少胜多,一举收复被日寇占领多年的张家口重镇;浏阳人杨勇在“吕梁三捷”中,善用计谋,歼敌上千,威名远扬……
“全民族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开辟四大敌后战场,建立19块抗日民主根据地,抗击约60%的侵华日军和95%的伪军。”朱柏林告诉记者,令人震撼的是,湖南籍将领参与创建了其中11块根据地。
其中,刘少奇多次临危受命,统揽三大战略区;贺龙等人开辟晋绥根据地;罗荣桓等人创建山东根据地;粟裕等人挺立苏中抗日根据地……
还有谭震林、黄克诚、萧劲光、谭政、陈光、袁国平……无数湘籍共产党人高扬全民族团结抗战的旗帜,义无反顾地投身战场,领导根据地建设,建立不朽功勋。
那一群人,是吃辣椒长大、带湘音指挥千军万马的汉子,终成力挽狂澜的中流砥柱。
那一曲悲歌,用热血唱出湖湘魂
山西左权县,十字岭。山势纵横,一如巨大的“十”字镌刻在大地之上。
8月22日傍晚,记者登临这座英雄之岭时,山风呼啸,仿佛仍在诉说83年前那个悲壮的黄昏。
8月8日,游客在山西省武乡县参观八路军太行纪念馆。新华社 发
1942年5月,日军调集重兵,对太行抗日根据地发动残酷“扫荡”,企图以“铁壁合围”绞杀八路军前方总部。5月24日夜,八路军前方总部、北方局等机关及部队在十字岭一带陷入重围。
翌日,日伪军从四面压境,6架敌机轮番轰炸,炮火如雨。生死关头,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毅然承担指挥突围的重任。
夕阳西沉,余晖染红山梁。左权指挥若定,冷静调度,让指挥部与群众优先转移。
就在掩护突围的最后时刻,一枚炮弹呼啸落下——年仅37岁的他,将最后一滴热血洒在太行。
从十字岭沿着蜿蜒公路下山,西行20余公里,便是麻田镇左权旧居,如今展陈着他写给妻子的11封家书。
“志兰!亲爱的:别时容易见时难,分离二十一个月了,何日相聚?念念、念念!”讲解员王焱辉含泪诵出那封绝笔。
铁血将军,亦有柔肠。写下这封家书的3天后,左权以身殉国。
他曾写信给母亲,相约10年归乡。可直至牺牲,他也未能再踏上阔别19年的湖南故土。他把思念留给至亲,把忠诚献给党和国家,把生命奉献给民族解放的伟大事业。
巍巍太行肃立,滔滔清漳呜咽。
左权牺牲后,军民含泪将他简葬于十字岭。辽县百姓近万人联名请愿,将县名改为“左权县”。1942年9月18日,晋冀鲁豫边区政府隆重举行易名大会。从此,中国地图上,永远铭刻下一个湖南人的姓名。
8月22日,位于山西省左权县麻田镇十字岭突围战文化园内的左权将军雕塑。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易昂 摄
左权是八路军在抗战中牺牲的最高级别指挥员。在抗战的烽火中,无数湖湘儿女前仆后继,以身殉国,谱写了一首首壮烈的牺牲之歌:
1939年,来自浏阳的新四军二团政治处主任萧国生在掩护主力突围时,与敌血战壮烈牺牲,年仅22岁。
1940年,来自株洲的八路军津南抗日自卫军政治委员陈文彬,率部歼灭日军200多人后,遭日军飞机扫射,不幸头部中弹牺牲。
1942年,面对日军“扫荡”,来自湘潭的《新华日报》华北版总会计黄君珏宁死不当俘虏,纵身跳下悬崖,牺牲之日正是其30岁生日。
……
已经公布的四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中,湖南籍英烈有60余名。而更多湖湘英烈,化作了无名丰碑。
80年风雨峥嵘,今日中国,山河无恙、国泰民安,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复兴。
抗战胜利80年后,记者从左权将军家乡湖南来到将军殉难之地,向着高耸的英雄纪念碑深深鞠躬,无尽尊崇与追忆激荡心间。
那份热血浇铸的湖湘魂,穿越时空,振聋发聩,激励今日之我们,勇往前行。
【手记】
天伦与战火,也许只有一墙之隔
苏莉
在山西省武乡县八路军总部砖壁旧址,左权将军一家三口住过的小院静静伫立。80多年前,他们在这里度过了3个月短暂的幸福生活,拍下唯一的全家福。
因战事紧张,左权不得不将妻女送往延安。当时,女儿左太北刚满百日。怎料,此一别竟是永诀。那张全家福成为最后的幸福定格。
战火纷飞中,左权写了十多封家书给妻子。他满怀爱意地呼唤女儿:北北小鬼、小家伙、小宝贝、小天使、小东西。
讲解员告诉我们,新中国成立后左太北多次回到小院,睹物思人,深深追忆:“看了爸爸的信,才知道爸爸是多么爱我!”
立于院中,我们仿佛可以听见一家三口的欢笑声从时光深处传来。那一刻,对英雄的敬,对小太北的恸,让我们热泪盈眶。
今日中国,战火虽已远去,但这座小院无声地提醒着我们:天伦与战火,也许只有一墙之隔。和平,如此可贵,又如此脆弱。
今天,我们纪念胜利,反思战争,正是为了让无数个“小太北”,能拥有爸爸妈妈陪伴的成长。
享有和平的你我,更有责任,让每一个寻常的日子,都配得上他们当年的付出。
来源:新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