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不看了,这宅子我看不了。"算命先生丢下这句话就要离开,富商急得直跺脚,"钱道长,您还没说为何呢!您倒是告诉我啊!"老道士只摇头,目光落在院中那棵树上。
文:清风唏嘘语
"我不看了,这宅子我看不了。"算命先生丢下这句话就要离开,富商急得直跺脚,"钱道长,您还没说为何呢!您倒是告诉我啊!"老道士只摇头,目光落在院中那棵树上。
01
万历十五年,春日的阳光照在松阳县城的街道上,石板路被晒得发烫。路边的小贩吆喝着,行人匆匆而过,一派繁华景象。
街道尽头处,是一座高大的宅院,朱红色的大门,黑色的门钉,门上挂着两个铜环,闪着金黄的光。门前停着一顶精致的轿子,几个轿夫正擦着额头上的汗水,门口站着几个家丁,个个腰板挺直。
这是孟万财的宅子,整个松阳县,没有人不认识孟万财。十五年前,他还只是个小商贩,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如今,他在县城里有三家绸缎庄,两家粮行,还有十几亩良田。他的名字就如同他的财富一样,让人记忆深刻。
然而最近,孟万财的生意不太顺。南下的货船遇上风暴,损失了不少货物;北边的铺子又被官府找了由头,勒索了一大笔银子。这让孟万财坐立不安,夜不能寐。
"爹,您又没睡好吗?"孟万财的女儿孟巧儿走进来,手里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参汤。
孟巧儿今年十八岁,是个聪明伶俧的姑娘。因为孟万财宠爱,让她读了些诗书,在一众闺秀中略显不同。她生得清秀,眉眼如画,性子温婉,但心中却有自己的主意。
"唉,这生意啊,一日不顺,十日不安啊。"孟万财接过参汤,一饮而尽。
"爹,生意上的事自有起伏,何必太过忧心?"孟巧儿轻声劝道。
"你不懂,这接二连三的不顺,怕是风水出了问题。昨日我听说,隔壁李员外请了个道士调整宅子风水,这生意就红火起来了。"孟万财摸着胡子说。
"风水之说,不过是人心自安罢了。爹您经商多年,难道真信这些?"
孟万财摆摆手:"不试试怎么知道?我听说城外清风观的邱道长精通风水之术,明日我就去请他来看看。"
孟巧儿还想说什么,却被孟万财挥手打断:"好了,你先下去吧,爹心里有数。"
孟巧儿无奈,只好退了出去。院子里,她看见总管老周正在指挥仆人整理花草。老周跟着孟万财已经二十多年,从孟万财起家时就跟着他了,是宅子里最得信任的人。
"老周伯,父亲最近太迷信这些风水之说了。"孟巧儿走到老周身边说道。
老周笑了笑:"小姐,老爷这是操心太久,想找个由头放松心神罢了。您也知道,这经商的人,最忌讳的就是心神不宁。"
"可我总觉得,父亲近来不只是为了生意发愁。"孟巧儿若有所思地说。
老周顿了顿,低声道:"老爷怕是为了您的婚事犯愁呢。"
孟巧儿脸上一红,垂下了眼帘。
老周继续说:"那日县学的那位程先生送来的信,被老爷发现了。老爷很是生气,说您的婚事他早有打算,不能让您嫁给一个清贫的教书先生。"
孟巧儿没有说话,只是轻轻叹了口气。程元礼是县学的年轻教书先生,虽然有功名在身,但家境清贫。两人在去年春日游园时偶然相识,才情相投,暗生情愫。虽然没有明言,但两人私下已有书信往来。
"您放心,老周会帮您的。"老周拍拍孟巧儿的肩膀,慈祥地说道。
孟巧儿感激地点点头,转身走向自己的闺房。
第二天一早,孟万财就乘着轿子,带着礼物前往城外的清风观。清风观建在山腰上,远离尘嚣,是方圆百里有名的道观。邱道长在那里修行多年,据说精通易学和风水堪舆之术,曾准确预言过县令贪腐被革职等多个事件,被当地百姓视为"半仙"。
轿子在山脚下停下,孟万财带着几个家丁,拾级而上。清风观的山门前,一个小道童正在扫地。
"请问邱道长可在观中?"孟万财问道。
小道童抬头看了看他,点点头:"师父正在观中打坐,施主有何事?"
"烦请通报一声,就说松阳县孟万财求见。"
小道童放下扫帚,引着孟万财进了山门,让他在前殿等候,自己则往后殿去了。不一会儿,小道童回来说:"师父请您过去。"
邱道长的住处在后殿旁的一个小院落里。推开门,只见一位须发皆白的老道士正盘腿坐在蒲团上,闭目养神。听到脚步声,他慢慢睁开眼睛。
"贫道邱玄一,施主请坐。"
孟万财急忙行礼:"邱道长,久仰大名,今日冒昧前来,是想请道长去舍下看看风水。"
邱玄一神色平静:"贫道早已不问世事,施主还是另请高明吧。"
孟万财连忙从袖中取出一锭银子:"道长,小人最近生意不顺,心神不宁,还请道长帮忙看看,银两不是问题。"
邱玄一摇摇头:"贫道不求名利,只修道参禅。"
孟万财不死心,又从随从手中接过几匹上好的丝绸:"这是南方来的上好丝绸,送给观里添置新衣裳。此外,小人愿意捐银百两,为清风观重修殿宇。"
邱玄一看着他诚恳的样子,沉思片刻,终于点头道:"既然施主一片诚心,贫道就去看看。不过贫道只看风水,不算命,也不收银两。"
孟万财大喜:"多谢道长!道长看哪天方便?"
邱玄一翻开案头的黄历,看了看:"三日后是个黄道吉日,贫道那日前去。"
孟万财连连点头,满意地告辞离去。
02
回到家中,孟万财立刻吩咐下人打扫宅院,准备迎接邱道长。
老周见状,问道:"老爷,真要请道士看风水?"
孟万财点头:"邱道长可不是一般的道士,他的本事,整个松阳县都知道。只要把风水调整好,咱们的生意肯定能转好。"
老周欲言又止。
孟万财看出他的犹豫:"有话直说。"
"老爷,最近小姐情绪不高,是不是因为那位程先生的事情?"
一提到这个,孟万财脸色立刻沉了下来:"哼,一个穷酸教书匠,也配娶我孟万财的女儿?我的女儿,将来必须嫁个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家,官宦之家,或者大商之家,怎么能嫁给一个清贫的秀才?"
"可是小姐似乎很喜欢那位程先生。"
"胡闹!她还小,懂什么?这婚姻大事,哪能由着她的性子来?你看着些,别让那个穷酸书生再往我家送信了。"
老周叹了口气,没再说什么。
三日后,邱玄一果然如约而至。他身穿一件褪色的青色道袍,手持拂尘,一幅仙风道骨的样子。孟万财亲自在门口迎接,将他引入宅院。
"道长,舍下简陋,还请海涵。"孟万财谦虚地说道。
邱玄一淡然一笑:"施主谦虚了,这宅子很是气派。"
孟万财引领邱玄一从大门开始,逐一参观整个宅院。邱玄一手持罗盘,不时停下来观察,嘴里念念有词。孟万财全程陪同,紧张地不时询问:"道长,可有不妥之处?"
邱玄一不答,只是继续观察。宅院的大堂、厢房、厨房、书房,他都仔细察看了一遍,并记录下来。最后,他们来到后花园。
后花园里种着各种花草,还有一个小小的人工湖,湖边有假山,假山旁种着一棵高大的古槐树。那树至少有百年树龄,树干粗壮,枝繁叶茂。
就在这时,邱玄一突然停下了脚步,脸色变得凝重。孟万财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只见那棵古槐树被一条粗壮的老藤紧紧缠绕,老藤已经长进了树皮里,和树几乎融为一体。
"道长,怎么了?"孟万财紧张地问道。
邱玄一没有回答,只是盯着那棵藤缠树,脸色越来越难看。他站在那里,一动不动,眉头紧锁,像是在思考什么重要的事情。
"道长?这树有何问题?"孟万财又问道,声音中带着焦虑。
邱玄一终于转过身,表情严肃:"施主,贫道不便再看了。"
"啊?为何?"孟万财大吃一惊。
邱玄一收起罗盘,摇头道:"贫道无法为施主看风水,告辞。"
孟万财急了:"道长,若是有什么不妥之处,直说无妨,小人一定改正。若是银两不够,小人愿意加倍奉上。"
"不是银两的事。"邱玄一坚决地说,"贫道今日身体不适,改日再来吧。"
说罢,他大步向门口走去,不管孟万财如何挽留,都不肯回头。只是在离开前,他的目光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正在花丛中浇花的孟巧儿,以及不远处为孟家抄写账册的一位年轻书生——那是县学的程元礼,因为才学出众,被孟万财请来帮忙整理账目。
邱玄一匆匆离去后,孟万财站在原地,一脸困惑。老周走过来,低声问道:"老爷,道长为何突然离开?"
孟万财摇摇头:"不知道,他看到那棵藤缠树后,脸色就变了。奇怪,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老周看了看那棵古槐树,若有所思:"老爷,民间有种说法,藤缠树不是好兆头。"
孟万财皱眉道:"此话怎讲?"
"老一辈的人说,藤缠树意味着缠绕不清的命运,预示着某种不祥。"老周解释道。
孟万财的脸色变得更加难看:"既然如此,那就把这藤割了!"
老周连忙阻止:"老爷且慢,这藤和树已经长在一起,贸然砍断,恐怕对树不好。再说了,没弄清楚邱道长为何离开,就这样处理,怕是不妥。"
孟万财沉思片刻,点点头:"你说得有理。这样吧,你先派人去打听一下邱道长回观后的情况,看看他究竟在想什么。"
老周应声而去,孟巧儿悄悄走了过来。
"爹,出什么事了?那位道长怎么突然离开了?"
孟万财摆摆手:"没事,他可能身体不适。对了,那个程元礼为何在这里?"
孟巧儿低下头:"是我请他来帮忙整理账册的,他字写得好。"
孟万财冷哼一声:"以后别再让他来了,你的婚事我自有安排,别胡思乱想。"
孟巧儿没有反驳,只是默默走开了。她来到程元礼身边,低声说了几句话。程元礼抬头看了看孟万财,点点头,收拾好文房四宝,悄悄离开了。
接下来的几天,孟万财派人多次去清风观请邱玄一,都被拒绝了。据家仆回报,邱道长回观后闭门谢客,日夜查阅古籍,似乎在研究什么重要的事情。
这让孟万财更加焦虑,他开始在家中摆设各种辟邪的物件,并且天天去寺庙烧香拜佛,希望能够化解可能的厄运。
孟巧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天晚上,她偷偷来到老周的房间。
"老周伯,父亲最近越来越迷信了,我很担心。"孟巧儿忧心忡忡地说。
老周叹了口气:"是啊,老爷从来不信这些,如今却变得这样。自从那邱道长看到藤缠树后离开,老爷就像变了个人似的。"
"那藤缠树真有这么可怕吗?"孟巧儿问道。
老周摇摇头:"民间传说而已,不过确实有些说道。我小时候听老人说过,藤缠树象征着纠缠不清的命运,有时预示着家中有人被不当束缚,恐有大祸。"
孟巧儿心中一动:"被不当束缚?"
她想到了自己和程元礼的情况,又想到父亲对自己婚事的安排,心中隐隐有了些猜测。
"老周伯,您能帮我一个忙吗?我想请程先生查一查有关藤缠树的记载,看看古籍上是怎么说的。"
老周犹豫了一下,最终点头答应:"好吧,我明日就去找程先生。不过要小心,别让老爷知道了。"
03
第二天,老周趁着孟万财出门祭拜,偷偷去找了程元礼,转达了孟巧儿的请求。程元礼二话不说,立即答应帮忙查阅相关典籍。
程元礼花了三天时间,查遍了县学的藏书,终于在一本古老的《相地通论》中找到了相关记载:
"藤缠古树,主人缠命。藤长树衰,祸起萧墙。藤盛树荣,两利共生。"
这段话的意思是,藤缠绕着古树,象征着人被命运纠缠。如果藤过于茂盛导致树衰弱,会带来家中灾祸;如果藤和树能共同生长繁荣,则双方都能获益。
程元礼将这一发现告诉了老周,老周立即转告给孟巧儿。
"这么说,关键在于是否和谐共生?"孟巧儿若有所思地说。
老周点点头:"看来是这样。如果藤和树能和谐共处,互不伤害,就吉;如果一方伤害另一方,就凶。"
孟巧儿走到后花园,仔细观察那棵藤缠树。这是一棵古老的槐树,至少有百年树龄,枝繁叶茂。缠绕在上面的藤蔓也很粗壮,已经长进了树皮里。乍看之下,两者似乎生长得很好,但仔细观察,树干上有些地方已经被藤勒出了痕迹,树皮有些干裂。
"看来藤确实在伤害这棵树。"孟巧儿喃喃自语。
程元礼决定冒险前往清风观,想亲自请教邱道长。然而,他刚到观门口,就被道童拦住了,说道长闭关不见客。
不死心的程元礼在附近村落打听,有位年过古稀的老者告诉他:"藤缠树在风水中有特殊含义,预示着家中有人被不当束缚,若不及时解开,恐有大祸。"
"具体是什么大祸?"程元礼追问。
老者摇摇头:"各家情况不同,具体是什么祸事,只有懂风水的人才能看出来。不过,我听说邱道长最近一直在研究一个古老的案例,是关于一个被父亲强迫嫁人的女子,最终导致三代人命丧黄泉的故事。"
程元礼心中一惊,连忙向老者道谢,匆匆回去将这一消息告诉了老周,老周又转告给了孟巧儿。
孟巧儿听后,面色苍白:"难道邱道长看出了什么?"
老周安慰道:"小姐别多想,这些都是猜测而已。不过,老爷最近确实对您的婚事很上心,前几日还提到要把您许配给城南的盛员外的儿子。"
孟巧儿急道:"那盛家公子纨绔成性,好吃懒做,我宁死也不嫁给他!"
老周叹了口气:"老奴知道。不过眼下最重要的是弄清楚邱道长为何突然离开,以及那藤缠树究竟意味着什么。"
04
与此同时,清风观中,邱玄一正在灯下翻阅古籍。案头摊开的是《易经》和《青囊经》,他眉头紧锁,不断推演着卦象。
"山水蒙卦,下艮上坎,险阻蒙昧,山下有险。孟家宅院坐北朝南,后花园的藤缠树在西北方,正好是乾位,代表家中男主人。藤缠树,藤象征执着,树象征生命。执着缠绕生命,恐有大祸啊。"
邱玄一叹了口气,合上书卷,自言自语道:"那孟万财执着于权势和财富,打算强迫女儿违背本心嫁人,这不正如那藤缠树一般吗?若不及时解开,恐怕女儿将终生不幸,甚至殃及后代啊。"
他思索了三日三夜,终于决定不顾道家清静无为的教诲,主动去找孟万财谈话。
这天一大早,邱玄一就来到了孟家。孟万财正在厅堂中焦虑地踱步,见他来了,立即迎上前去。
"道长,你终于来了!这些天我派人去请你多次,你都不肯见,究竟出了什么事?"
邱玄一神色凝重地说:"施主,请借一步说话,贫道有要事相告。"
两人来到书房,孟万财急切地问道:"道长,是不是我家风水有大问题?"
邱玄一摇摇头:"施主的宅院风水本无大碍,只是那后花园的藤缠树……"
"那树怎么了?要不我立刻命人砍了它?"孟万财插嘴道。
"不可!"邱玄一严肃地说,"那藤缠树并非单纯的风水问题,而是人事的天象映射。"
"人事的天象映射?这是何意?"孟万财不解地问。
邱玄一解释道:"老藤代表着执着的控制和贪婪,古树代表着被束缚的生命和天性。施主对女儿的过度控制如同老藤缠树,正在扼杀女儿的本性和姻缘福报。"
孟万财一愣,随即脸色变得难看:"道长,你这是什么意思?我疼爱女儿,为她安排好的亲事,怎么成了'扼杀'了?"
"施主,贫道知道你爱女心切,只是爱有时也会成为束缚。贫道看到你女儿和那位年轻书生之间有缘分,强行拆散,只会适得其反,导致大祸。"
孟万财勃然大怒:"胡说!我女儿的婚事自有我做主,怎能让她嫁给一个穷酸书生?"
邱玄一叹了口气:"施主,贫道曾见过一个案例,前朝有一位富商,同样强迫女儿嫁给有钱人家,结果女儿终日郁郁寡欢,最终得了重病死去。女儿死后,富商悔恨交加,生意也一落千丈,最终家道中落。更可怕的是,这个诅咒延续了三代,导致三代人命丧黄泉。"
孟万财听得心惊肉跳,但还是倔强地说:"那是别人家的事,和我家有什么关系?"
邱玄一郑重地说:"施主,若强制令爱违背天意嫁人,不仅令爱将终生不幸,恐怕孟家商业也会逐渐衰败。贫道说这些,并非危言耸听,而是希望施主三思。"
孟万财沉默了,他心中纠结。一方面,他不愿相信这些"迷信"的说法;另一方面,邱道长的名声在外,他的预言从未出错。
看着孟万财陷入沉思,邱玄一起身告辞:"贫道已尽力相告,施主自行斟酌。若有决断,可来清风观寻我。"
孟万财没有挽留,只是默默地送邱玄一到了门口。
邱玄一离开后,孟万财独自一人来到后花园,站在那棵藤缠树前,陷入了沉思。夕阳的余晖洒在树上,为它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芒。
"真有这么严重吗?"孟万财喃喃自语,"我不过是想让女儿嫁个好人家,有什么错?"
他想起了自己年轻时的艰辛。当年,他只是个普通的小商贩,辛苦打拼,才有了今天的成就。他曾经也爱慕过一位官家小姐,但最终因为门第之见被拒,至今耿耿于怀。他不想让女儿嫁给一个清贫的读书人,是怕女儿将来吃苦。
"老爷。"老周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孟万财转过身:"什么事?"
"老爷,邱道长和您说了什么?"老周小心翼翼地问道。
孟万财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道:"老周,你觉得巧儿和那个程元礼般配吗?"
老周一愣,随即明白了什么,点头道:"般配。程先生虽然家境清贫,但品行端正,学识渊博,对小姐一片真心。小姐也很喜欢他。"
孟万财沉默了片刻,又问:"那你觉得,我这个做父亲的,拦着他们,对吗?"
老周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实话实说:"老爷,您是为了小姐好。只是老奴觉得,婚姻大事,除了门当户对,两情相悦也很重要。小姐自从老夫人去世后,一直很懂事,料理家中大小事务,对您也是孝顺。如今她难得遇到一个真心喜欢的人,或许您可以考虑一下她的感受。"
孟万财看着老周,又看了看那棵藤缠树,长叹一声:"也许你说得对。我这些年一心只想着生意,对巧儿的关心还不够。邱道长说,我对她的控制就像这老藤缠绕古树,正在伤害她。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为她好,却没想过她的感受。"
老周欣慰地笑了:"老爷能这么想就好。其实程先生很有才华,将来未必不能出人头地。"
孟万财陷入了沉思。
05
当晚,孟万财在祠堂召见了孟巧儿。祠堂中,香火袅袅,气氛肃穆。
"巧儿,爹问你一个问题,你要如实回答。"孟万财严肃地说。
孟巧儿跪在蒲团上,低着头:"爹,您说。"
"你真的很喜欢那个程元礼吗?愿意嫁给他,哪怕他家境清贫?"
孟巧儿抬起头,眼中含着泪水,但目光坚定:"爹,女儿不敢违背您的意思。只是女儿确实喜欢程先生,他虽家境清贫,但品行端正,才学出众。女儿愿意和他同甘共苦,不求富贵。"
孟万财看着女儿眼中的坚定,想起了年轻时的自己。那时的他,也是这般执着,为了心中所爱,愿意付出一切。
"你知道盛家公子吗?"孟万财又问。
孟巧儿咬了咬嘴唇:"知道,他虽家境富裕,但品行不端,整日游手好闲,欺男霸女。女儿宁死也不嫁给这样的人。"
孟万财沉默了片刻,突然问道:"你知道后花园那棵藤缠树的事吗?"
孟巧儿一愣,随即点头:"知道一些。老周伯告诉我,那藤缠树在风水中有特殊含义,预示着家中有人被不当束缚。程先生也查了一些资料,说'藤缠古树,主人缠命',如果藤过于茂盛导致树衰弱,会带来家中灾祸。"
"你觉得这和我们家有什么关系?"
孟巧儿沉思片刻,鼓起勇气说道:"女儿猜想,可能是因为爹对女儿的婚事太过执着,就像那藤缠绕着树一样。爹是为女儿好,女儿知道,只是……"
孟万财叹了口气,打断了她:"巧儿,爹今天叫你来,就是想告诉你,爹决定尊重你的选择。如果你真心喜欢程元礼,爹不会再阻拦。"
孟巧儿惊喜地抬起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爹,您说真的?"
孟万财点点头:"爹年轻时也曾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感情,被硬生生拆散了。爹不想你重蹈覆辙。不过,爹有个条件。"
"爹请说。"
"程元礼必须勤奋读书,来年春天参加科举考试。如果他能考取功名,爹就答应这门亲事。"
孟巧儿喜极而泣,连忙磕头谢恩:"谢谢爹!女儿一定督促程先生用功读书,争取考取功名。"
看着女儿喜悦的样子,孟万财心中的阴霾一扫而空。他意识到,自己一直以来都太过执着于自己的想法,忽视了女儿的感受。
第二天一早,孟万财命人小心地把老藤从古树上解开,同时在树下设立石桌石凳,象征开放和自由。他还派人暗中调查了程元礼的为人,得知他确实品行端正,学识渊博,是县城里出了名的才子。
在确认了程元礼的人品后,孟万财终于放下了心中的芥蒂。他请来媒婆,正式为女儿和程元礼提亲。孟巧儿感激不尽,程元礼更是受宠若惊,发誓一定会好好待巧儿,也会努力读书,不辜负孟万财的期望。
春暖花开时,被解开的古槐树长出新芽,焕发生机。孟万财的生意也渐渐好转起来,南方的生意恢复了往日的红火,北方的铺子也不再受到官府的刁难。
这一年的春天,程元礼如约参加了科举考试,凭借过人的才学,一举考取了举人。孟万财喜不自胜,立即操办了女儿和程元礼的婚事。婚礼当天,宾客满堂,整个松阳县的有头有脸的人物都来祝贺。
婚后,孟万财资助程元礼上京赶考,同时将部分生意交由女婿打理。程元礼不负所望,不仅经商有道,更在第二年的会试中高中进士,被授予翰林院编修之职。
这一天,邱玄一来到孟家,向孟万财和新科进士程元礼道贺。
"恭喜施主,恭喜程大人。"邱玄一笑着说道。
孟万财感激地行礼:"多谢道长当日的点拨,若非如此,小人险些铸成大错。"
邱玄一摆摆手:"施主明事理,懂放手,这才是真正的智慧。贫道不过是略尽绵力罢了。"
程元礼也向邱玄一行礼:"多谢道长成全,程某感激不尽。"
邱玄一笑道:"你们两情相悦,本就是天作之合,岂是贫道成全的?对了,那棵藤缠树如何了?"
孟万财带着他们来到后花园。只见那棵古槐树已经恢复了生机,枝叶茂盛。那条粗壮的老藤被小心地解开,移植到了院墙边,也长得很好。树下多了一张石桌和几把石凳,孟巧儿正坐在那里刺绣,阳光洒在她的身上,显得格外恬静美好。
"施主明白了,真正的风水不在外物,而在人心。"邱玄一点头道。
孟万财感慨地说:"是啊,我终于明白了,家族的真正财富不是金银,而是亲情和信任。那道长,这藤缠树的预兆现在解除了吗?"
邱玄一看着欣欣向荣的古树和茂盛的藤蔓,笑着说:"你看,藤和树各得其所,都长得很好。正所谓'藤盛树荣,两利共生',这不正是吉兆吗?"
孟万财恍然大悟,满脸喜色。
在孟万财的支持下,程元礼在仕途上青云直上,孟巧儿也生下了一对龙凤胎,给孟家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孟万财也不再只顾生意,开始关注家庭和社会公益,捐银修建县学和义仓,帮助寒门学子和贫困百姓。
现在,孟家后花园的古槐树旁,新栽种了一棵小树苗,象征着家族的新生与希望。每当孟万财看到这一幕,他就会想起那棵藤缠树带来的警示和转机,感慨万千。
在松阳县,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富商请算命先生看风水,见老藤缠树,算命先生连忙推辞说看不了。最终,富商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放下执念,成就了一段佳话,也为家族带来了真正的福报。
人们常说:"藤缠树,缠不住天注定的姻缘;强扭的瓜
来源:麦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