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胜利80周年|六·六事变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02 21:08 1

摘要: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周年,近期将推出抗战历史专题系列文章,回顾阳江地区在抗战时期遭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深重苦难,重温江城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万众一心、浴血奋战的壮烈征程,以此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激励广大干部

【编者导语】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周年,近期将推出抗战历史专题系列文章,回顾阳江地区在抗战时期遭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深重苦难,重温江城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万众一心、浴血奋战的壮烈征程,以此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激励广大干部群众从中汲取力量、砥砺前行,共同奋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

抗战胜利80周年|六·六事变

1945年,抗日战争进入第十四个年头,抗战形势发生了根本转变。4月,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大会制定了“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的总路线,会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对日本侵略者的反攻迅速发展,把日寇围困在主要城市与主要交通线上。5月,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苏联和英、美主力移师亚洲,会歼日寇。

日寇意识到逃不了彻底败亡的命运,但为了苟延残喘,被迫缩短战线,逐步从东南亚地区撤退,其中一支部队从湛江经阳江撤回广州集结。该部于7月14日(农历六月初六)从电白进入阳江县,经儒洞、蒲牌、织篢、程村、江城、北惯、合山、那龙向恩平县窜去,前后在阳江城侵扰15天。

日寇此次侵犯阳江,距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时间(1945年8月15日)仅一个月。阳江“三·三”事变时,日寇抢掠的多为贵重物品。经过十四年侵略战争的消耗,日寇给养已十分匮乏,此次过境性掠夺连粮食也抢走,抢不了的则加以糟塌,阳江图书馆的大批书籍也遭到了撕毁。日寇所到之处,奸杀掳掠无所不为,百姓稍有不满便遭枪杀,其暴行令人发指。

但中国人民从不是可任人欺凌的对象,面对日寇的铁蹄践踏,阳江人民自发武装起来抗击日寇,用不屈抗争诠释了中华儿女的民族气节,也让侵略者见证了中国人民捍卫家园的坚定决心。岗列镇的司㙟村是个四面环水的乡村,7月17日上午10时左右,日寇乘着汽船进村来犯。司㙟群众的武器虽不如敌人,但当村民发现日寇的行迹后,当即组织民兵队向敌人猛烈进击,士气十分高涨,非把日寇打垮不可。日寇见势不妙,只好向镬耳、大伞方向退去,司㙟群众则穷追不舍,一直追到新围,后因天已近黄昏,恐遭敌人伏击,民兵才撤回村。

司㙟村——抗击日军战斗遗址

为防日寇再来,司㙟村村民将村中所有布网船、扒跳停在石潭对面的大四洲河边待命,以便撤退,又派人请北津民兵支援。在村中组织护村队,并将两尊土炮分别架在村北面的拱北楼路口和通渡头路口迎敌。渔民们则纷纷捐出网来,把村前的塘基围起来,使敌人难知村中虚实。第二天(7月18日)上午八时左右,50多名日寇又来犯,这次敌人改从北面向司㙟村进攻,先用汽船在那洛渡河,经新村由北面向司㙟进攻。北津民兵获悉后即派20多名队员来支援,埋伏在北头村口。日寇先向村中扫射,然后窜到村边,见村的周围挂满了黑色的布网,疑是电网,以为必有埋伏,不敢靠近,后分散队伍向村匍匐前进。当日寇来到了离村约100米的尖角(土名)时,民兵果断点燃火炮,喷出烧得半红的铁链、犁头铁、杂废铁等,令日寇大为震惊。日寇知中埋伏,立即分散到稻田中组织还击,双方开展激战。虽因敌我武器悬殊,村中的民兵只得且战且退,但司㙟村村民齐心合力共同抵抗日军,也狠狠打击了入侵日军的嚣张气焰。

日寇这次侵占阳江是在农历六月初六日,阳江人称这次沉痛的事件是“六·六”事变。此次侵占,县城和各圩镇遭受抢掠,损失惨重,据不完全统计,损失财物价值共法币729.65亿多元。

来源:两广大地那些事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