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促使股份合作公司和创投行业“双向奔赴”的,是双方各自的发展痛点。股份合作公司经过多年发展后,需要解决资产和经营高度集中于房地产和物业、物业增值趋缓等问题,并进一步盘活集体资金资产。而“募资难”的中国创投行业也需要寻找进一步的动力来源。
图源|粤TV视频截图
觉得收租太单一,深圳包租公自己掏钱搞AI创投。
近日,有两只基金引发市场关注——深圳坂田人工智能创投基金、深圳龙岗龙兴创投基金签订投资意向协议,规模共计3亿元,存续期10年。
上述基金的特殊之处在于,除深圳国资外,还有12家深圳村集体股份合作公司出资担任基金LP(有限合伙人)。
而促使股份合作公司和创投行业“双向奔赴”的,是双方各自的发展痛点。股份合作公司经过多年发展后,需要解决资产和经营高度集中于房地产和物业、物业增值趋缓等问题,并进一步盘活集体资金资产。而“募资难”的中国创投行业也需要寻找进一步的动力来源。
01 大量闲置资金“趴帐”
深圳股份合作公司是从原来的集体经济组织改组而来的。1992年,深圳市全面启动特区内农村城市化工作,集体股份合作制公司就此出现在历史舞台,这是一种全包式组织,产业结构较为单一,以物业收租为主要营收来源。
受益于长达20余年的房地产行业上行周期,股份合作公司“资力雄厚”,但其高度依赖物业经济,大量闲置资金都放在银行“趴账”。据统计,截至2022年末,深圳市股份合作公司合计约989家,共拥有土地约320平方公里、物业1亿多平方米、总资产约2700亿元。
此次参与出资的12家村企包括:龙兴创投公司(南联村、南约村、龙岗村、同乐村、龙东村)、南岭村、樟树布村、上李朗村;坂田集团、岗头村、禾坪岗村、风门坳村。
其中,龙岗龙兴创投基金总规模为2亿元,基金LP及出资比例分别为:龙岗金控出资30%,龙兴创投出资50%、南岭村出资10%、樟树布村出资5%、上李朗村出资5%。
据悉,目前这两只基金已完成募资,还在履行法定程序,基金还尚未正式运行。基金投资方向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包括人工智能、机器人、半导体、高端制造、生物医药等。
此次双基金募资意义重大,聚焦AI、生物医药等硬科技前沿赛道,推动集体经济从“种房子”(物业租赁)向“种科技”(股权投资)跨越。
从转型价值看,一方面,龙岗区村集体手握大量闲置资金,深圳市国资委2021年数据显示,深圳近1000家村集体公司银行存款超800亿元,“以前只能存银行或收租,现在能投科技赚长期收益”,南湾街道办相关负责称;另一方面,村民身份有望从“房东”转向“股东”,投资项目若上市,股民分红有望提升。
02
“收入太单一”
“首批投了200万元,我们村收入太单一,想寻找新的增长点。”深圳市禾坪岗股份合作公司董事长陈育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钥匙串+T恤+运动鞋,深圳“村民”搞起人工智能,比收租还带劲。与传统印象中守旧的包租公形象不同,这群深圳房东正集体告别“躺平”收租的时代。国务院刚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深圳房东就迅速跟进,聚焦人工智能这一前沿产业。
据介绍,这只纯村集体参与的创投基金,总规模将达一个亿,存续期10年,目前已经完成了意向募资。
“我毕业的时候是互联网时代,如今是AI时代,应该是风口。”陈育年道出了这次投资背后的思考,“我希望我带着我们村在这个AI时代,再发展、再腾飞一次。”
就在2025年7月,龙岗区政府印发《龙岗区股份合作公司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办法》(下称《办法》),是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深圳市集体资产管理的相关规定,结合该区实际情况制定的,进一步细化集体资产监督管理要求,对于加强该区股份合作公司集体资产监管,确保股份合作公司集体资产安全,保障股份合作公司股东的合法权益,促进集体经济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其中,《办法》第二十三条,被称为“容错免责条款”。具体内容为:股份合作公司经营管理、投资决策及改革创新相关工作未达到预期效果,但同时符合以下情形的,可以免于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一)方案制定和实施程序符合有关规定;(二)个人和所在单位没有牟取私利;(三)未与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恶意串通。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我们既要做房东,更要做高潜力企业的股东——房东靠物业不稳定,股东靠产业谋长远,这才是集体经济转型的关键。”南岭村股份党委书记张育彪表示。
每经房产整合自广东广播电视台、21世纪经济报道、南方+
编辑|陈梦妤
封面图源 | 粤TV截图
来源:每经房产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