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25日,一场“竹林直播”在互联网平台引起关注。镜头记录了四川省成都市开展的公益活动现场,观众可通过实时画面“云参与”食用竹林的种植过程。特别的是,这场公益活动的核心参与者,是一款名为《如鸢》的游戏及其玩家群体。
3月25日,一场“竹林直播”在互联网平台引起关注。镜头记录了四川省成都市开展的公益活动现场,观众可通过实时画面“云参与”食用竹林的种植过程。特别的是,这场公益活动的核心参与者,是一款名为《如鸢》的游戏及其玩家群体。
随后,《如鸢》宣布了与四川省绿化基金会大熊猫国家公园公益基金的合作,在生态环境保护持续推进的背景下开展公益活动,积极探索“小而美”的公益新形式,以实际行动助力保护野生大熊猫。
《如鸢》在社交平台上发起竹林命名活动,面向玩家征集公益竹林的名称,最后将通过微博投票选出最终命名,制作成木牌摆放在现场,成为玩家与自然对话的实体见证。此外,《如鸢》还开展了保护画作征集活动,让玩家进一步参与进来,通过手绘形式传播大熊猫保护的知识和理念。
《如鸢》的公益行动聚焦在让玩家真正“看到”并“参与”其中。通过直播,玩家们能够直观见证食用竹林种植的过程。这种“看得见的公益”让虚拟情感落地为现实守护,让这些青年群体也成为了生态守护的一部分。
此次的公益行动还关注到野生大熊猫栖息地破碎化问题。《如鸢》捐赠了多种护林设备,种植了一批可食用竹林,帮助护林员实时掌握野生大熊猫及大熊猫伴生珍稀动物动态,为实现科学保护提供数据支撑。
从玩家在直播间“云养竹”,到共同参与公益竹林命名,再到一幅幅充满创意的手绘画作将渐渐涌现,生态文明的种子在更多人心中生根发芽。(李京)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