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时候,身体里的一些“旧毛病”,其实早就悄悄在积攒风险。脑梗就是这样,一开始没动静,一旦发作,却是大事。可真到那时候,想防也来不及了。
有时候,身体里的一些“旧毛病”,其实早就悄悄在积攒风险。脑梗就是这样,一开始没动静,一旦发作,却是大事。可真到那时候,想防也来不及了。
很多人以为脑梗是突然的,其实一点都不突然。它背后堆着几十年的积累,血管里的脂肪、血压的波动、血糖的起伏,全都算账。只是我们常常没当回事,觉得还早。
最近有个研究说,B型血的人在60岁前更容易脑梗。听着像玄学,其实还是绕不过老问题:血液怎么在身体里流动。这个“流”,顺不顺,快不快,黏不黏,全有讲究。
血型不是命运,但它的确影响血液的一些性质。比如B型血,血浆中某些凝血因子的水平会稍高,这就可能让血液更容易“粘”在血管壁上,时间一长,风险就大了。
你可能会想,血型这事我又没法选,我又不是脑梗高发人群,管它干啥?但问题是,60岁之前发生脑梗的,不少就是平时不把自己当“高危”的那类人。
特别是那些血压不稳定的人,有时候高,有时候低,量着看着都不严重,但一累、一急、一熬夜,血管就绷不住了。B型血的人如果再碰上这个情况,脑梗的几率确实高些。
不光是血压,血脂也很关键。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高的人,即使没有明显症状,血管壁早就开始慢慢变厚、变硬了。B型血在这方面也稍吃亏,代谢速度略慢。
还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就是血糖波动。
很多人以为血糖只有高才是问题,其实忽高忽低更危险。血管内皮反复受损,久了就像旧水管一样,容易堵。
我们身边其实有不少人,早上起来头有点晕,走几步就觉得腿发沉,晚上睡觉总是醒。这些现象,不是累,也不是老,而是血管在“喊话”,只是我们没听懂。
尤其是早上起床那一刻,是一天中最容易发生脑梗的时间段。
血压骤升,血液浓度高,脑供血本就不足,B型血的人在这个时候稍不注意,就容易出事。
想想看,我们这一代人,从年轻时就习惯熬夜、急脾气、爱吃咸的,到了五六十岁,身体早就被拉紧了弦。再加上有点血型上的先天小短板,就更要小心。
但说到底,血型只是个“背景”,真正把风险推高的,是后天的生活方式。
比如不按时吃药,该吃降压药的拖着不吃,该控糖的不管饭后血糖,一点点把血管推向危险。
还有很多人,吃饭没规律,一顿饱一顿饿。尤其是晚上吃得太多,早上空腹,血糖波动大,血液粘稠度上来了,脑部供血就跟不上,这时候不出问题才怪。
也有人觉得自己“挺能扛”,头疼、耳鸣、眼前发黑这些小症状都当没事。其实这些,都是血管在“报警”。尤其是B型血的中老年人,真的不能总觉得“我还行”。
再说点心理上的事。很多人年纪一到,开始烦、闷、急,情绪起伏特别大。情绪波动会带来应激反应,血压一冲上去,血管就绷得更紧。这时候如果再碰上一点血液粘稠,风险就大了。
吃的也不是没关系。高油、高糖的饮食,会让血脂和血糖都不稳定。
而B型血的人在清除这些代谢产物时,效率稍低一些,日积月累就容易出问题。
再说点睡觉的事。入睡困难、半夜醒、早醒,这些都跟大脑供血有关。睡不好的人,早上血压波动大,B型血人群如果再加上血压控制不稳,早上那口气很关键。
其实不是说B型血就一定会脑梗,而是说,如果你是B型血,本身又有“三高”苗头,那就更要警觉。60岁前脑梗的风险是可以提前干预的,但前提是你得当回事。
我们常常说要“听身体的话”,但身体不会说话,它只会用症状提醒你。
走不快了、记性差了、老犯困了,这些都可能是血管老化的信号,不是小事。
很多人对脑梗的印象还停留在“偏瘫、说不出话”,但其实轻型脑梗更隐蔽,走路歪了、写字慢了、词找不准了,都是它悄悄留下的痕迹。
有些事,不是你不查它就不存在。像血脂、血糖、血压这些,每年查一次,心里有数,别等到症状明显才想起来。尤其是B型血的,最好别拖。
当然,也不是说查出来就能一劳永逸。关键还是日常生活的细节,吃饭清淡一点,规律作息,心态平和,不乱停药,这些看着简单,其实最难。
要说最容易忽略的,其实是“偶尔的不舒服”。
比如你觉得只是今天累了,明天就好,结果一拖几个月。小症状反复出现,才是最该注意的。
很多人怕知道真相,宁可不查。可身体这东西,藏不住。不查,是你在欺骗自己,但身体不会跟你客气,它只按规律走,不按你愿望走。
所以,如果你是B型血,也到了五六十岁,不妨多留个心眼。不是说你一定会脑梗,而是说,你身上的某些特质,让这个风险更值得防一防。
说到底,血型只是个起点,生活才是决定走向的方向盘。
你怎么吃,怎么睡,怎么应对自己的情绪和身体状态,才是真正左右健康的东西。
有些人不信命,但信习惯。其实,习惯就是一种命。它每天一点点,在你看不见的地方,影响着血管、血压、血糖,最后决定你能不能顺顺利利过完这一生。
人到中年,没什么事比能清醒地活着更重要。不是怕病,而是怕晚知道。早点明白,早点调整,哪怕只是多睡一会、少一口咸,也值得。
平时多注意点,不是为了多活几年,而是为了活得不痛苦。没人想老来躺床上、说不出话、动不了。但要避免这种局面,得现在就开始做点事。
不是说今天看了这篇文章就能改变命运,但如果你记住了“B型血更容易脑梗”这件事,哪怕只是多去查一次血压,都是个开始。
有空的时候,翻翻体检报告,把那些被你跳过的数字认认真真看看。血压、血脂、血糖、同型半胱氨酸,每一个指标,都是你身体的说明书。
要是实在不懂,就问问医生、问问懂的人。别不好意思,多问一句,少一分风险。尤其是你自己心里已经有点担心的时候,更不能忍着。
说了这么多,不是吓唬你,也不是让你焦虑。只是想提醒你,有些事不妨早点知道。尤其是,你是B型血,又已经五十多岁了。
不必慌,也别等。身体这事,永远是知早不晚。
参考文献: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 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23. 中国卒中杂志,2023,18(6):419-434.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22. 人民卫生出版社,2023.
Zhang Y, et al. ABO血型与脑卒中风险的相关性研究.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22, 43(9): 1325-1331.
来源:外科袁医师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