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第一胖”找到了!29岁小伙体重达515斤,将再度开启减重之路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02 18:50 5

摘要:来自普外科、内分泌科、麻醉科、呼吸内科、皮肤外科、骨科、肾脏内科和护理部的教授们,和他一起面对媒体,宣布上海新华医院 “寻找沪上第一胖” 公益减重行动正式启航。

在上海新华医院,一位身着黑衣的29岁小伙子,坐在一群着白大褂的医生中间,今天他是主角。

来自普外科、内分泌科、麻醉科、呼吸内科、皮肤外科、骨科、肾脏内科和护理部的教授们,和他一起面对媒体,宣布上海新华医院 “寻找沪上第一胖” 公益减重行动正式启航。

今天(9月2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体重管理与代谢病中心发起的大型公益减重项目“沪上第一胖”寻找活动圆满落下帷幕。活动吸引了1619位饱受肥胖困扰的上海市民踊跃报名,经过多学科团队的严格医学评估,最终选中了身高181厘米,体重高达515斤的市民林楠先生(化名),他将接受由新华医院提供的全程免费药物治疗、减重手术及为期3年的系统化、个性化公益健康管理,目标是从515斤减重至200斤及以下,重获健康与新生。

被问及减重期待时,林楠缓慢而清晰地说:“为生命卸下重负,我不想在黑暗中摸索了!”

“沪上第一胖”的沉重过往:

一个群体的缩影

林楠的故事,是无数重度肥胖者挣扎与困境的缩影。他从出生起就是个“八斤半”的小胖子,体重如影随形地逐年增长。“一年十斤”的速度,让他在初三时体重就逼近200斤。此后的十几年,他的人生与体重秤上的数字进行着一场绝望的拉锯战。

减肥训练营曾让林楠从210斤减到180斤,但寄宿制高中的“肆无忌惮”又让体重迅速反弹。流行的奶昔代餐法于他而言,只是“配着早饭喝的奶粉”。高中毕业时,近300斤的体重带来了睡眠呼吸暂停的警告——林楠的室友发现他会在睡梦中突然坐起,那是身体因窒息而发出的求救信号。嗜睡和震耳的鼾声严重影响了学业与社交,最终导致他不得不休学。休学两年内,林楠的体重从240斤暴涨至360斤。

之后,林楠又回到减肥训练营,锻炼了两个月,因右脚骨裂而告终,随之而来的是更剧烈的反弹和更深层的心理创伤——“开始不愿意见人,不想出门,讨厌社交,害怕别人的眼光”。求职的艰难、社会的偏见、“你连自己的体重都管不好”的指责,将林楠推向自暴自弃的边缘。“觉得活着好累”,负面情绪不断加剧,直到2022年,已经2年多没有见到父母,“很思念,但是又害怕他们失望,陷在情绪泥潭难以自拔”。

林楠也在网上找了很多减肥妙招,比如16+8,控制热量,每天睡醒就是一杯黑咖啡,但收效有限,体重稍微掉一点点就进入平台期,他又开始焦虑。同时,膝盖和脚踝疼痛又让他一次又一次放弃减重……

直到2023年,林楠身边的朋友多次发现他在睡觉的时候突然没有呼吸了,不喘气时间挺长,他才终于意识到:“现在的胖,已经不是我自己能解决的了。”

林楠第一次去医院做检查时,体重已经到500斤了,他也尝试打过一些各种类减肥针,体重还是很反复。今年他报名了新华医院的减重活动,一检查发现体重已经515斤了。

林楠的经历,深刻反映了重度肥胖并非简单的“懒惰”或“贪吃”,而是一种复杂的慢性疾病,它交织着代谢异常、心理困扰和社会压力,需要的是科学的医疗干预和全社会的理解与支持。

多元公益力量汇聚

打造有温度的减重之旅

此次“沪上第一胖”项目不仅是一次医疗救助,更是一场爱的接力。新华医院联合多方社会公益力量,为林楠的全周期减重之路铺就温暖底色。

艺术赋能,承载美好祝愿: 项目特别推出了由上海书画院新生代艺术家徐旭峰先生设计的“享瘦布袋包”。设计图案中,祥云缭绕,寓意祥瑞与健康,整体营造出欢快、祥和的氛围,传递着对健康美好愿景的深切期盼,是传统吉祥文化在现代艺术中的优雅体现。这款布袋不仅是公益符号,更承载着社会对减重者的一份祝福鼓励。

健康起点,从一餐一饭开始: 项目发起的公益活动受到了爱心企业匠造烘焙的关注,主动找到项目组,为报名参加活动的患者赠送公益“零蔗糖杂粮吐司”,旨在倡导“健康从一日三餐入手”的理念,为减重者提供科学、营养的饮食支持。

全方位干预,重塑健康生活:为林楠提供包括个性化定制营养方案、运动康复指导、心理疏导及睡眠管理在内的公益生活方式干预,旨在帮他彻底打破“减肥-反弹”的恶性循环,重建健康的生活模式。

科学减重方案:药物、生活方式

与手术的多维融合

新华医院体重管理与代谢病中心执行主任李博表示,面对林楠的极端体重,单一手段效果有限,团队为其制定了严谨的“三阶梯”综合治疗方案:

前期准备(生活方式+药物): 首先进行严格的术前评估和生活方式干预,必要时辅以药物,为手术创造条件。


核心治疗(减重代谢手术): 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将是关键一步,旨在从根源上改变消化吸收结构,为大幅减重提供可能。


终身管理(长期随访与支持): 术后需终身坚持营养补充和健康习惯,医院团队将进行长期随访,定期向社会公布其治疗进展与宝贵经验,普及科学减重知识。

体重管理与代谢病中心主任龚伟强调:“这是一场马拉松,需要医疗团队、患者本人和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

目前,林楠已入院开始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与准备。新华医院携手社会公益力量,共同为这位“沪上第一胖”的生命重启按下开始键,这场关于爱与健康的蜕变,值得所有人的关注与祝福。

东方网此前曾推出

系列报道《减肥周记》

记者沉浸式体验5个月减重52斤

🔽

张文宏喊记者瘦一点?记者已先瘦为敬!亲身减重52斤写下《减肥周记》,满满干货→

世界肥胖日,上海212斤记者减重52斤!从“胖得要死”到“新造的人”,经历了什么→

日跑6公里的70岁奶奶,因胖患癌的中年人……减肥路上的暖心和揪心丨减肥周记⑭

5个月减重50斤后,总结了这9个减肥的“坑”,千万避开!|减肥周记⑬

154天,从走不了1米到跑下17公里!成功减肥50斤,该怎样和反弹作斗争?|减肥周记⑫

今日记者节,向媒体工作者致以江湖最高礼仪:“保重” | 减肥周记⑪

吃“薛定谔的饮食”,体重自如调整?我遇到了“古希腊掌控体重秤的神”丨减肥周记⑩

7天21顿一模一样的饭,减肥“小白鼠”一点不好干丨减肥周记⑨

吃喝拉撒全记录,我在医院当减肥“小白鼠”!丨减肥周记⑧

走进科学!没有“微do”,减肥都能用到哪些科技与狠活?丨减肥周记⑦

43天已减掉18斤脂肪!期中考试成绩单出炉:90%指标恢复正常!丨减肥周记⑥

给自己来一针就能瘦?世上真有减肥“魔法”吗?转发这篇给“我有一个朋友”丨减肥周记⑤

我们发现了一种躺着就能减肥的方法?丨减肥周记④

30岁的人,60岁的身体!中年健身并非外面有人,但想重新做人丨减肥周记③

吃了3次领导画的饼、经历了122秒呼吸暂停……但用了“211”,一周瘦了7斤丨减肥周记②

年纪轻轻糖尿病?当我胖得“要死”,我决定走进医院减肥丨减肥周记①

来源:东方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