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9月1日晚,2025年《开学第一课》准时开播。在这堂以“铭记与奋斗”为主题的国家级思政大课中,来自成都市石室联中132学校的学生们庄严亮相,与歼-10飞机现场副总指挥薛炽寿、歼-10飞机首飞试飞员雷强同台,以青春之声传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9月1日晚,2025年《开学第一课》准时开播。在这堂以“铭记与奋斗”为主题的国家级思政大课中,来自成都市石室联中132学校的学生们庄严亮相,与歼-10飞机现场副总指挥薛炽寿、歼-10飞机首飞试飞员雷强同台,以青春之声传递家国情怀,展现出新时代青少年的昂扬风貌。
惊喜与责任
一场来自央视的邀约
为确保录制工作顺利推进,成都市石室联中132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周密部署,组建了由三位教师构成的专项工作组,采用“远程+现场”协同模式开展指导与协调。线上持续跟进流程、统筹进度,搭建“家校组”三方线上沟通群;现场则每日安排一名教师驻守录制基地,协助录制以及保证与节目组、家长群体的实时对接。
“当时第一反应是惊喜,紧接着就是一种强烈的使命感。”该校学生发展中心副主任王雪颖回忆道。当她得知学校受邀参与节目录制时,立即意识到这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堂真实的、流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我们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抓住这次机会,让他们在国家级思政大课中自信表达、真挚成长。”
坚持与协作
18个孩子的一堂“校外课”
“接到录制邀请后,我非常兴奋又很紧张,和爸爸妈妈在家观看往期课堂后,反复练习《歌唱祖国》,力求做到最好。”四年级宋沛霖谈到。
七月盛夏,暑气蒸人。在成飞公园录制现场,孩子们一次次调整队形、练习发声,“合唱是一个整体,一个人出错,全班都得重来,”五年级严子轩谈到,“虽然很热很累,但我们都明白这次机会有多珍贵。”
“现场突发情况是本次排练的最大挑战。”教师王雪颖分享了节目背后的故事,“录制时,学生出现紧张情绪,我与现场的同事共同安抚学生‘每一次调整都是展现应变能力的机会’快速稳定学生心态。他们展现出的毅力、团队意识、快速适应和认真态度,让我特别感动。”
从“我”到“我们”
孩子们看国家、见成长
“以前觉得‘爱国’很大、很远,现在明白了,它就是做好每一次练习、唱好每一个音符,是为集体荣誉而努力。”六年级徐妍熙分享了这段难忘的经历。排练与录制,让孩子们真切体会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含义,也更深刻理解了何为“代表成都、代表新时代中国少年”的责任与荣光。
7月1日,成都市石室联合成飞学校正式更名为成都市石室联中132学校。132,一生爱。学校在发展过程中,秉承“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既传承了书香墨韵的人文浸润,又融入了大国重器的匠心风骨,在“报国利民”与“航空基因”的同频共振中,镌刻着教育兴国与科技强国的双重使命。
“实践是最好的教育载体”,学校副校长王小兰表示,学校将结合“航空文化特色”,进一步深化实践育人体系,联动家校社,开展“航空精神研学”等系列活动,让学生在“走出课堂、走进社会”的过程中,实现“知识学习、能力提升、品格塑造”的深度融合,真正培养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来源:中国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