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枣再次成为焦点!调查发现:常吃红枣,可能收获3大好处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02 16:54 2

摘要:人到中年,身体的变化不像年轻时那样“来得快、去得快”。疲乏、睡不稳、记忆力下降这些问题,不像感冒能吃药一周见效,它是累积出来的。而红枣,这种看上去其貌不扬的小果子,却在不少研究中,悄悄露了脸。

家里有点年纪的人,几乎都对红枣有种天然的好感。尤其是女性,到了秋天,红枣泡水、煮粥、炖汤,样样不落。

可真有人问一句:“红枣到底图个啥?”答案往往模糊:“补血养颜呗。”这句话听起来熟悉,却也模棱两可。红枣真有那么神吗?还是只是心理安慰?

人到中年,身体的变化不像年轻时那样“来得快、去得快”。疲乏、睡不稳、记忆力下降这些问题,不像感冒能吃药一周见效,它是累积出来的。而红枣,这种看上去其貌不扬的小果子,却在不少研究中,悄悄露了脸

先说一个冷知识:红枣在植物学上是“核果”,跟桃子、橄榄是亲戚。它从战国时期起就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意即“久服轻身延年”。这只是古人的话,现代医学要看实打实的研究数据。

2022年发表在《食品科学》上的一项研究显示,红枣中含有丰富的总多酚和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活性,可以清除体内多余的自由基。

自由基是什么?它是细胞衰老的一把“看不见的火”,特别是在高血压、糖尿病背景下,它会让血管壁变“粗糙”、失去弹性。

中老年人普遍存在微循环障碍的问题,手脚冰凉、头晕、耳鸣,很多时候是因为小血管的血流不够顺畅。

如果能通过日常饮食改善微循环,就相当于在做“软修复”。红枣所含的原花青素和槲皮素,正是这类“血管守护者”。这并不意味着靠吃红枣就能逆转血管老化,但作为日常保养的一部分,它是有裨益的

这听起来有点出乎意料,但确实有研究发现,红枣提取物可能对大脑GABA(γ-氨基丁酸)系统产生影响。GABA是大脑中最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它像一位“刹车手”,在焦虑、紧张、失眠的时候,帮你踩一脚刹车。

2021年《中华中医药杂志》刊载的一项动物实验显示,连续摄入红枣提取物的小鼠,其GABA水平显著升高,焦虑行为减少,睡眠时间延长。

虽然这还不能直接等同于人类结果,但作为一种温和的天然植物干预手段,红枣的确可能参与调节中枢神经系统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民间流传“晚上喝点红枣水,睡得更好”。不是迷信,而是有一定的生理基础。

但要提醒一点:红枣虽好,糖分也高糖尿病患者或血糖控制不佳者,建议用“红枣皮泡水”取代整颗食用,减少糖分摄入,保留部分活性成分。

别忘了,70%以上的免疫细胞其实“驻扎”在肠道。肠道环境一乱,免疫力就像失控的军队,不是打不过敌人,就是自己打自己

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发现,红枣中的可溶性膳食纤维和多糖类物质具有“益生元”作用,也就是为肠道有益菌提供“口粮”。

2020年《营养学报》一项实验显示,红枣多糖能促进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生长,同时抑制大肠杆菌的繁殖

这说明,它在调节肠道菌群结构上确实有影响。而一个菌群健康的人,不仅抵抗力强,还不容易情绪低落,因为肠道和脑之间也有“肠-脑轴”的神经联系。

常吃红枣的人更容易头脑清醒、精神稳定,并非无稽之谈。但有个细节不能忽视:红枣要“温食”,不宜生吃太多,尤其是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者,生食容易引起气滞腹胀。

有些人会问:“那是不是每天都该吃红枣?”这里就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了。红枣虽好,但“量”是关键

成年人每日食用3~5颗红枣即可,最好搭配枸杞或桂圆煮水,避免单一摄入红枣切开煮比整颗更好,能释放更多活性成分

红枣的糖分含量高达65%以上,比不少甜点都高。如果你正控制体重、血糖偏高、或有脂肪肝问题,建议红枣入菜而非直接食用。比如在蒸鸡蛋羹或煮黑米粥时放几片红枣,不仅风味更足,还能避免血糖波动。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很多人误以为红枣“补铁”,能防贫血。红枣的含铁量并不高,每100克红枣中铁含量约为2.4毫克。

而同等量的猪肝则高达22.6毫克真正让红枣在“补血”这件事上发挥作用的,是它富含维生素C,能促进膳食中非血红素铁的吸收。

也就是说,它不是铁的来源,而是铁吸收的“助攻”。红枣+红豆或红枣+瘦牛肉,是更合理的搭配,胜过单吃红枣的“单打独斗”。

再说一个让人意外的点:红枣的香气成分中,含有一种叫做癸醛的物质,它对昆虫有驱避作用。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很多地方会用红枣做“香囊”或“防虫包”。这不是迷信,而是生物化学实证。

生活中,红枣也确实能作为一种低成本、可操作、适口性强的“功能性食材”。但前提是:别神化它。它不是药,也不是万能的“养生神器”。它是一个“推你一把”的辅助者,而不是“拉你一把”的救命稻草。

红枣的价值,在于它的“日常性”。不是吃一顿补三年,而是持续稳定地出现在你的饮食结构中。想要真正从中受益,关键不是吃不吃,而是怎么吃、吃多少、和谁一起吃。

参考文献:

[1]李峰,张娜,赵志刚.红枣多酚类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2022,43(15):290-295.

[2]周燕,陈洁,王小川.红枣多糖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J].营养学报,2020,42(03):257-262.

[3]卢红霞,刘慧,杨静.红枣提取物对小鼠焦虑样行为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1,36(02):789-793.

来源:戚医生健康科普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