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间谍案破获!央媒发声,窃密手段太高超,平常百姓也可能中招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02 16:00 1

摘要:不知道大家注意没有,如今无论是商场还是饭店,很多地方都准备了租赁式的充电宝,但你可能做梦也想不到,这个帮手机“续命”的小东西,可能正在悄无声息地“要你的命”。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具体资料赘述在文中结尾

不知道大家注意没有,如今无论是商场还是饭店,很多地方都准备了租赁式的充电宝,但你可能做梦也想不到,这个帮手机“续命”的小东西,可能正在悄无声息地“要你的命”。

在不知不觉中,它可能已经被不法分子做过了手脚,变成了一个伪装成充电器的“间谍”,在你毫无察觉的情况下,把你手机里从家庭合影、私密聊天记录到银行账户密码,打包发送到了境外的服务器。

虽然听起来像好莱坞大片里的情节,但可别怀疑,这就是国家安全部近日向我们发出的紧急警告,下面让我们看看这些间谍是怎么偷梁换柱的。

首先,这些间谍们利用共享充电宝从生产、运输到市场投放等环节存在的监管漏洞,在充电宝内部偷偷植入带有数据传输功能的芯片和恶意硬件。

当你将充电线插入手机的那一刻,它不仅在充电,更在悄悄建立一条数据通道,就像一根看不见的吸管,疯狂吮吸着您手机里的信息。

通讯录、照片、视频、微信聊天记录,甚至是您的支付密码和网银信息,都可能在短短几分钟内被窃取一空。

可能这边用户还在安心地刷着短视频,那边,您的隐私可能已经在暗网上被明码标价,或者成了境外情报机构分析您的“大数据”来源。

最阴险的是,这些间谍深谙人性弱点。

他们知道,当一个人手机快没电时,那种焦虑感会压倒一切理智,警惕性会降到最低,这时候手机屏幕上弹出一个看似无害的提示框,比如“是否信任此设备?”或者“是否允许USB调试?”。

在急于充电的心理驱使下,很多人会下意识地点下“信任”或“允许”,但这一按,可就出大事了。

这相当于亲手把家门的钥匙递给了门外的窃贼,允许对方绕过您手机所有的安全防线,直接进入系统后台,为所欲为。

更可怕的还在后头,些被改造的充电宝,已经预先被植入了木马病毒或后门程序,一旦连接,这些恶意代码就会像“电子寄生虫”一样,悄悄潜入您的手机系统,即便您充完电拔掉连接,它们依然会潜伏在后台持续运行。

这意味着,您的手机可能已经变成了一个24小时不间断的窃听器和定位器,您说的每一句话、去的每一个地方,都会被实时传送到千里之外的黑客手中。

想想看,如果您和家人的私密对话,甚至是一些商业或工作上的敏感讨论,都被这样全程直播,那得多吓人!

这绝非危言耸听,甚至连联邦调查局(FBI)和联邦通信委员会(FCC)等美国政府机构,也曾多次对公众发出警告,提醒人们警惕公共USB充电站的“充电陷阱”风险,黑客可以利用这些充电端口植入恶意软件或窃取数据。

这说明,利用充电设备进行网络攻击,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安全威胁。

你可能会问,这些间谍费这么大劲,只是为了看我的照片和聊天记录吗?当然不是。他们的野心远超于此。

通过非法获取共享充电宝后台的海量运营数据,并利用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深度分析,他们可以描绘出特定人群,甚至整个城市人群的行为轨迹和活动规律。

比如,他们可以筛选出经常出入重要政府机关、军事单位或高科技企业的人员,对他们进行长期监控和精准定位,从而发现潜在的策反目标,或者评估社会动态,从事危害我们国家安全的活动。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个人隐私泄露问题,而是上升到了国家安全的层面。

其实,存在泄密风险的又何止是共享充电宝?我们身边潜藏的“间谍”远比想象的要多,你连接商场、酒店的免费Wi-Fi时,有没有想过,这可能是一个由黑客搭建的虚假热点?

攻击者可以利用这些缺乏安全防护的公共网络,轻松拦截你发送和接收的所有数据,包括你的社交账号密码和银行支付信息。

你家里的智能音箱、智能电视、摄像头等物联网设备,同样可能成为被远程操控的“耳朵”和“眼睛”,一旦这些设备存在安全漏洞,黑客就能悄无声息地入侵,把你家变成一场24小时直播秀。

面对这些无孔不入的窃密手段,我们普通人该怎么办?难道要从此告别共享充电宝,告别智能设备,退回到“功能机时代”吗?

当然不必如此因噎废食,关键在于我们要擦亮双眼,在享受科技便利的同时,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

防患于未然

首先要从源头上把关,尽量选择信誉好、规模大的品牌官方投放的共享充电宝,对于那些来源不明、外观有明显拆卸痕迹或接口异常的设备,坚决不要使用。

其次,在连接时要管住自己的手,当手机弹出任何要求“信任”或请求开启“开发者模式”的弹窗时,只要你不是要进行数据传输,就应该毫不犹豫地选择“拒绝”。

最后,使用后要留心观察,如果发现手机突然变得异常发热、耗电飞快、运行卡顿,或者莫名其妙地弹出广告,那就要高度警惕了,应立即断开网络,使用正规安全软件进行查杀,必要时甚至要恢复出厂设置以求彻底清除。

在这个信息与数据比黄金还要宝贵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是国家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不仅仅是为了防止私密照流出、银行卡被盗刷,更是为了不给境外间谍机构提供可乘之机。

每一次谨慎的选择,每一次对诱惑的拒绝,都是在为筑牢国家的安全长城添砖加瓦,毕竟,国家安全,与我们每个人的幸福生活息息相关。

信息来源:

央广网2025.08.03《共享充电宝暗藏泄密风险 小心数据被偷走》

光明网2025.06.29《当心!共享充电宝或许正在窃取你的手机资料!》

来源:柯静aa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