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日,全国中小学统一开学。朋友圈里照例是“神兽归笼”的喜大普奔,但山东菏泽的家长们却笑不出来。当天下午4点半,菏泽二十二中北门外的中华路被电动车、三轮车和私家车挤得水泄不通,喇叭声、呼喊声、微信语音交织成一片。一位举着92班班牌的爸爸苦笑着说:“我娃在最后
——“人海模式”开学记
9月1日,全国中小学统一开学。朋友圈里照例是“神兽归笼”的喜大普奔,但山东菏泽的家长们却笑不出来。当天下午4点半,菏泽二十二中北门外的中华路被电动车、三轮车和私家车挤得水泄不通,喇叭声、呼喊声、微信语音交织成一片。一位举着92班班牌的爸爸苦笑着说:“我娃在最后一排,我愣是半个小时才把他从人堆里捞出来。”
今年,这所当地名校初一新生再创纪录——接近100个班,每班60人,总数逼近6000。放眼全国,一个年级动辄上百班的情况十分罕见,但在菏泽,这似乎已成“基操”。网友调侃:“别的学校按年级分楼层,二十二中得按‘片区’分。”去年,该校也曾招收108个班,后因师资、教室紧张,合并成84个,全校师生突破1.1万,相当于一个小型县城的人口。
“找不到娃”只是冰山一角。更大的问号是:万人学校如何运转?
住校还是走读? 校方尚未公布精确比例,但据家长群抽样,约70%学生选择走读。这意味着傍晚6点10分放学、晚上8点20分晚自习结束后,校门口将再次出现两轮“万人涌动”。有家长算过一笔账:如果按每班20人住校,需要近3000张床位;若按30人住校,宿舍缺口更大。目前校园内8栋宿舍楼已全部饱和,部分高年级学生被安置到一公里外的老校区。
老师够不够? 按师生比1:13计算,100个班至少需要460名教师。当地教育局暑期紧急招聘了120名应届毕业教师,并抽调乡镇中学骨干教师“支援城区”。一位今年新入职的语文老师自嘲:“我教94班语文,第一次点名花了半节课,学生名字还没念完,下课铃响了。”
吃饭是一场战役 学校食堂原本设计容量为3000人,如今翻了三倍。校方采取“错峰吃饭”方案:初一11:40、初二12:00、初三12:20,每批次20分钟。但学生吐槽:“排队10分钟、吃饭5分钟,剩下的5分钟冲刺回教室,不然午休值班老师会记迟到。”走读生更纠结:回家单程电动车15分钟,吃饭10分钟,再把孩子送回学校,午休基本靠“眯眼十分钟”。
“校园马拉松” 从校门到最远的教学楼,实测步行需18分钟。有学生笑称:“我每天微信步数8000起,比爸妈上班还多。”为避免迟到,不少孩子买了滑板车、平衡车,学校不得已划出“滑行专用道”,并规定限速5公里。
广东家长的“凡尔赛” 与山东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广州。越秀区某重点中学初一仅12个班,每班45人,家长接送基本靠“眼神锁定”。一位广州妈妈在帖子下留言:“看了菏泽的视频,我默默把给娃买的电话手表升级成了带GPS的4G版。”
巨型学校的AB面 支持者认为,超级中学能集中优质师资,提高升学率;反对者则担心“流水线式”教育忽视了个性。教育专家熊丙奇指出:“当学校规模超过3000人,管理成本将指数级上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校园安全都会面临挑战。”
尾声 晚上8点40分,菏泽二十二中再次打开校门。校警拿着大喇叭反复喊:“92班往左、94班往右!”路灯下,家长们踮起脚尖,孩子们像潮水一样涌出。一位父亲接到儿子后,第一件事是把准备好的牛奶塞进他手里:“快喝,回家还得写三张数学卷。”儿子咕咚咕咚喝着奶,含糊不清地说:“爸,我们班今天又转来两个新同学,老师说可能还要加班……”
远处,教学楼灯火通明,新一轮的自习铃声响起。这一夜,万人学校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来源:大卫行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