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债115.86亿,被迫破产!昔日“河南酒王”,太冤了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3-27 00:00 2

摘要:作为河南白酒的标杆,宋河酒业曾与茅台、五粮液等名酒并肩,1988年荣获“中国名酒”称号,巅峰时期年营收突破22亿元,被誉为“豫酒之王”。

“东奔西走,要喝宋河好酒”——这句曾响彻大江南北的广告语,如今却成了时代的叹息。

作为河南白酒的标杆,宋河酒业曾与茅台、五粮液等名酒并肩,1988年荣获“中国名酒”称号,巅峰时期年营收突破22亿元,被誉为“豫酒之王”。

然而,2022年11月,这家拥有54年历史的酒企因负债115.86亿元,不得不向法院申请破产重整。曾经的王者,为何跌落至此?

宋河酒业的转折点始于2002年。彼时,负债累累的宋河酒厂被本地药企辅仁药业以5000万元收购,创始人朱文臣成为实际控制人。

在资本推动下,宋河酒业迎来短暂辉煌:2006年营收6.8亿元,2013年飙升至22.5亿元。但好景不长,辅仁药业的野心逐渐暴露——其将宋河酒业视为“提款机”,频繁以原酒、酒罐等资产抵押融资,累计借款超34亿元。

2019年,辅仁药业因财务造假暴雷,被证监会查实虚增货币资金19亿元,朱文臣被禁入证券市场十年。这场危机迅速反噬宋河酒业,导致其深陷债务泥潭,被曝停工、欠薪,累计涉诉金额超60亿元。

河南省酒业协会会长熊玉亮直言:“若未被辅仁拖累,宋河本应进入上升期。”

破产重整并非终点,而是宋河酒业的“续命”之路。2024年底,鹿邑县法院裁定批准宋河酒业合并重整计划,锅圈实业集团作为唯一重整投资人正式入主。

这一动作标志着宋河酒业彻底卸下110亿元债务包袱,轻装上阵。新团队介入后,大刀阔斧改革:砍掉400个冗余产品,聚焦“国字宋河”等核心品牌;投资2000万元升级生产设备,计划在河南布局800家“数智酒仓”;提出“十年百亿”目标,分阶段推进市场复苏。

锅圈实业创始人杨明超表示:“河南一亿人口,人均消费100元就是百亿市场。”

2025年3月,第112届全国糖酒会成为宋河酒业的“重生舞台”。其以“名酒宋河王者归来”为主题,在成都锦江宾馆和世纪城会展中心双展联动,首次携全系四大系列27款新品亮相。

展位设计以老子文化为核心,融合古梅瓶元素与宋河红主色调,打造“符号化、差异化、国际化”形象。

其中,1988年经典复刻款水晶宋河·金奖1988与宋河粮液复刻版(38度)引发行业关注,唤醒消费者记忆。

重构白酒流通逻辑** 2024年以来,宋河酒业通过“酒厂—酒仓—终端网点—消费者”全链路数字化运营,重构渠道价值。

2025年计划在河南建成300个数智酒仓,实现“小单快反、两件起报”,将传统渠道的10天配送周期压缩至当日达。

新营销模式下,经销商转型为“酒仓合伙人”,通过抖音本地生活引流、宴席拉销等八大方法论,推动终端动销。郑州某合伙人通过直播+店仓一体化模式,2025年销量同比增长3倍。

宋河酒业的衰落,折射出区域酒企的集体困境。白酒行业深度调整期,全国性品牌下沉挤压市场,河南本土酒企因品牌老化、营销乏力逐渐边缘化。仰韶酒业虽以30亿元年营收领跑豫酒,但尚未诞生全国性品牌。

宋河酒业的重生,或为豫酒振兴提供样本:通过资本赋能、渠道创新和品牌年轻化,能否在存量竞争中撕开缺口?

从“酒王”到“负翁”,宋河酒业的故事充满悲情色彩。但正如其酿酒池中的窖泥,历经岁月沉淀方能酿出美酒。

2025年春糖会的强势回归,不仅展现了品牌焕新的决心,更通过数字化渠道创新与产品升级,为豫酒振兴提供了新样本。

在锅圈实业的餐饮渠道资源和数字化管理加持下,宋河能否重现辉煌?十年百亿的豪言,是资本的赌注,更是行业的期待。

毕竟,每一个地方名酒的倒下,都是中国酒业文化的损失;而每一次涅槃重生,则可能书写新的传奇。

来源:煮酒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