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经各区市、各高校、直属各学校推荐,市级评审,共10人拟入围2025年“青岛市教书育人榜样”名单,其中高校3人,小学、初中各2人,高中、中职、幼教各1人。他们分别是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刘永红、中国海洋大学李振兴、青岛科技大学王景景、青岛西海岸新区泊里初级中学樊建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9月2日讯 1日,青岛市教育局公示了2025年青岛市教书育人榜样入围名单,全市共10人。
经各区市、各高校、直属各学校推荐,市级评审,共10人拟入围2025年“青岛市教书育人榜样”名单,其中高校3人,小学、初中各2人,高中、中职、幼教各1人。他们分别是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刘永红、中国海洋大学李振兴、青岛科技大学王景景、青岛西海岸新区泊里初级中学樊建进、山东省青岛第七中学郭德利、青岛宾川路小学成玉丽、平度市田庄镇田庄小学付阿芬、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刘相龙、青岛市城阳区白云山幼儿园孙丽君、山东省青岛第六十六中学于莺彬。
此次公示时间为5个工作日,自9月1日至9月5日。公示期间对公示名单有异议的单位、个人可直接向选树活动办公室(设在市教育局教师工作处)当面反映,也可通过电话、信函向受理部门反映。反映问题要用真实姓名、单位、职务、联系电话和通讯地址,涉及反映问题的时间、地点、经过、证人等事实要清楚。(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世锋)
2025年青岛市教书育人榜样入围人选事迹简介
1.刘永红,男,汉族,1965年6月生,无党派人士,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机电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山东省先进工作者、山东省高校十大优秀教师等荣誉。他扎根教育29年,始终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己任,积极开展人才培养、科技攻关和社会服务等工作。他先后指导硕士、博士140余人,培养出了一批高素质科技人才;他持续推进教学改革创新,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教学成果获省部级特等奖3项、一等奖4项;他始终坚持“做真学问、真做学问”,几十年如一日潜心科学研究,主持完成20余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科技成果在国内外推广应用,创造经济效益50余亿元,科研成果荣获日内瓦国际发明展最高奖“评审团嘉许金奖”2项、中国专利优秀奖2项、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4项和二等奖5项。
2.李振兴,男,汉族,1978年10月生,中共党员,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获山东省教学名师、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农业农村部神农青年英才等荣誉。他扎根一线教育20年,坚守育人初心,热爱教学,专注科研,服务社会,立志做立德树人的新时代“大先生”。他坚持潜心育人,以真诚、责任与智慧陪伴学生成长,用行动、初心与信念影响学生,以坚定信念和强烈担当践行“四有”好老师标准,生动诠释了教书育人、言传身教的精神。他注重教学改革,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的教学理念,构建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新模式,主讲的“食品工厂设计”课程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山东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等。他主持50余项国家各级科研项目,科研成果服务产业并反哺教学,获3项省部级奖励。他指导学生获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金奖、“挑战杯”等12项双创奖励,培养了一批批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食品人才。
3.王景景,女,汉族,1975年1月生,中共党员,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曾获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山东省先进工作者、山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排名1)。多年来,她围绕“增强水声通信技术可靠性与安全性、水声通信装备研发”等国家重大需求攻坚克难,在高效高可靠水声通信、水声信号调制方式智能识别、仿生隐蔽水声通信等方面做出原创贡献。她坚持理论创新和关键技术的自主研发,研制出各种功能型水声通信机,研究成果为保障国家海洋安全、发展海洋经济提供重要支撑。她深耕教学一线,坚持立德树人,贯通产学融合,积极探索教学改革,先后主持4项省部级教研项目。她践行赛创融合育人机制,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指导学生竞赛获国家级奖励10余项,省部级20余项。作为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通信工程专业负责人,她带领团队顺利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积极推进学院有组织科研,推动骨干教师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项、省部级奖励多项。
4.樊建进,男,汉族,1974年11月生,中共党员,青岛西海岸新区泊里初级中学教师。曾获山东省优秀教师、山东省特级教师、齐鲁名班主任等荣誉。他扎根教坛28年,3000余次家访的足迹织就乡村教育的经纬。近五年,樊老师仍保持每年200余次家访的频率,在平日走访时,他总能从家长絮叨里捕捉孩子的小变化。从早年逐户摸清学生脾性,到如今线上线下结合家访,樊老师用脚步丈量教育的广度,用耐心沉淀育人的厚度,而他电动车筐里的家访记录本,还在续写着“一个都不能少”的承诺。
5.郭德利,男,汉族,1974年3月生,中共党员,山东省青岛第七中学教师。曾获山东省优秀教师、青岛市教学能手、青岛名班主任等荣誉。他扎根教育30年,尊重学生个性,对学生无私关爱,信任每一个孩子,用仁爱与坚持托起每一名学生的健康成长之路。他所带班级屡获荣誉,个人也成为齐鲁名班主任建设工程人选。他创建省市级班主任工作室,科研成果丰硕,辐射引领作用突出;他的事迹激励着每名教师坚守初心,勇往直前。
6.成玉丽,女,汉族,1977年6月生,中共党员,青岛宾川路小学教师。曾获山东省优秀教师、山东省特级教师、齐鲁名师等荣誉。她扎根小学数学课堂29载,初心如磐,以爱育人,致力于打造充满活力的数学乐园。她的课堂开放民主,充满探究趣味与思维火花。她鼓励学生大胆猜想,珍视独特见解,让学习成为自由创造的舞台,使课堂成为思维碰撞的学习场。她坚信教育是生命的对话与心灵的启迪,努力做学生快乐学习的引路人、课堂生命力的激活者,让课堂成为滋养智慧的沃土。她不仅是教学能手,更是团队成长的领航者。作为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她倾力构建学习共同体,通过课例研磨、专题研讨、公益送教等形式,引领一批批青年教师成长为市、区级骨干教师和教学能手,有效发挥了辐射带动作用。
7.付阿芬,女,汉族,1976年2月生,中共党员,平度市田庄镇田庄小学教师。曾获山东省优秀教师、山东省农村特级教师、青岛名师等荣誉。参加工作28年以来,她始终坚守乡村教育一线,用爱与责任点亮了无数孩子的未来,以认真的态度和幽默的语言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她努力钻研教材,创新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多次在英语大赛中获奖。她爱生如子,尤其关注特殊家庭学生。她为自卑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送学习生活用品,为困难学生申请资助,用真情温暖他们的心灵,被学生亲切称为“付妈妈”。她成立工作坊,指导18名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8.刘相龙,男,汉族,1981年12月生,群众,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机械部主任。曾获山东省技术能手、青岛市教书育人先进个人、青岛工匠等荣誉。他深耕职业教育一线22年,首创“理实一体化”职教新模式,构建“能力本位、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体系,以真实生产任务驱动教学,显著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他主持省市级名师工作室及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跨校跨专业协同发展,带领团队在技能大赛中屡获国家级奖项,孵化市教学能手、精品课程、教科研成果,构建起高水平教师发展共同体。他拓展“社会服务”辐射新路径,作为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专家,十余年培训教师超350人次,指导5000余人通过中高级技能鉴定;他深度服务企业,为企业培训技能大赛选手,主持完成10余项技术革新项目(如中车集团转向架吊座),获评专利5项。
9.孙丽君,女,汉族,1978年3月生,中共党员,青岛市城阳区白云山幼儿园教师。曾获山东省特级教师、齐鲁名师、青岛市拔尖人才等荣誉。扎根学前教育28年,她以慈母之心,躬身而育,用细腻的爱去洞悉孩子的需求,及时捕捉教育契机,从细微处呵护幼儿健康成长。她以研究的心,学思并行,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她主持参与9项课题研究,出版专著3本,9篇论文分别发表于《早期教育》等杂志。她用宽广的心,辐射领航,先后担任山东省“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省级工作坊主持人、齐鲁名师领航工作室主持人、青岛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通过“名师课堂”公益讲座、开放课堂、结对帮扶等形式,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培育教学研究成果,带动青年骨干教师专业成长。
10.于莺彬,女,汉族,1979年1月生,中共党员,山东省青岛第六十六中学教师。曾获山东省特级教师、青岛拔尖人才、青岛市优秀教师等荣誉。她扎根讲台24载,以“传灯者”自勉,用“大爱”与“传承”铭刻教育生涯。她担任班主任18载,深夜伏案,以7万字日记与万里求学的孩子们进行心灵对话。她的数学课堂永远洋溢着青春的活力与澎湃的激情,这源于她日复一日的深耕细作、精益求精。作为省兼职教研员、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及市高中数学青年团队班主任,她将“传承”视为自己的核心使命,倾注满腔热忱,倾心培养青年教师逾百人,助力他们在各级比赛中获奖、开设省市公开课,用无私大爱诠释了教育薪火相传的真谛。
来源:观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