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印度中部的切蒂斯格尔邦,有一片被称为“米缸”的肥沃土地。然而,在2022年的一个夏日,宁静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打破,一个小男孩的命运牵动了无数人的心。是什么样的绝境,能让一个11岁的孩子坚持104个小时?
在印度中部的切蒂斯格尔邦,有一片被称为“米缸”的肥沃土地。然而,在2022年的一个夏日,宁静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打破,一个小男孩的命运牵动了无数人的心。是什么样的绝境,能让一个11岁的孩子坚持104个小时?
故事发生在切蒂斯格尔邦中部金杰吉尔尖巴县的皮赫里德村,村民们大多以务农为生,稻米是他们的主要农作物。炎热的夏季,干旱缺水是他们面临的主要挑战,村民们依靠挖掘水井,利用地下水灌溉维持农业生产。
拉姆和罗西尼夫妇就是其中的普通农民,他们育有一个11岁的儿子拉胡尔,这孩子乖巧懂事,时常帮父母分担农活,深受大家喜爱。
2022年6月10日星期五,正值农忙时节,下午2点,拉姆夫妇像往常一样外出务农,留下拉胡尔独自在家。拉胡尔向来乖巧,只在家附近玩耍。可谁能想到,意外毫无征兆地降临了。
拉胡尔在自家后院玩耍时,一脚踩空,掉入了一口废弃水井之中。这口井直径仅30公分,深度却达24米。
由于长时间废弃,井底堆积了厚厚的淤泥,这淤泥虽起到了一定的缓冲作用,让拉胡尔没有生命危险,但也让他陷入了极度危险的境地。
井底空间狭窄,四周漆黑,只有井口那一点微弱的亮光,空气中弥漫着令人窒息的淤泥臭味。拉胡尔受到了惊吓,害怕地大声哭叫,然而父母在田里劳作,无人听到他的呼救。过了一会儿,他努力平复情绪,朝着井口拼命喊叫,期望有人能听见。
母亲罗西尼回到家中,发现儿子不见踪影,焦急地四处寻找。就在这时,她听到后院传来微弱的呼救声,仔细一听,竟是儿子的声音。
她赶忙跑到后院,目光落在那口废弃水井上,心中一紧,意识到儿子掉进了井里,立即拨打了报警电话。之后,她趴在井口,安慰儿子不要害怕,承诺一定会救他出来。
警方接报后迅速赶到现场,此时许多村民也聚集在井口周围,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着解救方法,道路被围得水泄不通。而拉胡尔的父母仍趴在井口,不断安慰着儿子。
警方在了解情况时得知,拉胡尔自出生就患有先天性听力和语言障碍,他听不到声音,也无法说出完整句子,只能发出简单呼喊。父母虽带他去过很多医院,却都未能找到好的治疗方法,对儿子满心亏欠,因而格外疼爱。
这口水井是拉姆夫妇几年前请人打的,本用于灌溉农作物,但因出水量太少而废弃。由于井口窄小,他们没意识到安全隐患,也未做防护措施,没想到儿子竟因此遭遇不测。夫妇俩恳请警方一定要救救儿子,他是他们唯一的精神寄托。
警方深知仅凭自身力量无法完成救援,马上联系了救援队。不久,大批救援人员赶到,救援工作正式展开。救援人员首先要确定拉胡尔在井下的位置,由于井口狭窄,成年人无法进入,他们便将摄像头和传感器用绳子缓缓放入井中。
很快,设备到达井底,发现井底淤泥堆积,实际深度没有24米,最终在井下18米处发现了拉胡尔。
令人欣慰的是,他精神状况良好,没有明显外伤,还懂得用手调整摄像头角度,配合拍摄周围环境。但从画面中可以看到,他下半身陷在淤泥里,背靠着井壁,四周全是湿滑泥浆,井壁还不断渗水,狭小幽闭的空间让人窒息。
为防止拉胡尔缺氧,救援人员放下氧气管输送氧气。当晚,救援队讨论救援方案。有人提出用起重机系绳子将拉胡尔拉上来,这看似简单直接,但拉胡尔的听力和语言障碍让他无法与人正常沟通,无法按指示绑好绳子,一旦绳子松动,后果不堪设想,此方案被否决。
又有人提出在水井旁用钻机挖竖井,再钻横向隧道,这是其他国家救援案例中用过的方法。但钻机工作会产生巨大震动,当地土质松软,废弃水井可能坍塌,危及拉胡尔生命。若采用人工挖竖井,效率又极其低下,第二套方案也被排除。
最后提出的方案是,在拉胡尔被困水井旁一段距离,用多台挖掘机同时挖大坑,挖到男孩被困位置后,再横向挖隧道救出他。
此方案虽耗时耗力,但相对安全,救援队经研判后决定采用。多台挖掘机运抵现场,在距离废弃水井5米外开始开挖。
此时,拉胡尔掉入井中的消息扩散,各大媒体记者纷纷赶来追踪报道,拯救拉胡尔成了热门话题,无数人关注着他的安危。
切蒂斯格尔帮帮长、首席部长、内政部长、应急管理局局长都赶到现场,国家灾难响应部队以及印度陆军也陆续加入,救援人员多达500人。
在拉胡尔被困的第二天,父母通过井下摄像头画面,惊讶地发现他身边有一条蛇和一只青蛙,这让他们忧心忡忡,生怕蛇有毒咬伤儿子。
而挖掘机开挖的同时,救援人员用绳子给拉胡尔送下香蕉、果汁和食物,从画面中看到他冷静地接过食物大口吃着,父母稍感安慰。
然而,坏消息接踵而至。随着挖掘工作深入,地下水源被激活,渗水现象加重。若不排水,水位可能淹没拉胡尔,但用水泵抽水会引发震动,导致井壁泥土松动,引发更大渗水,威胁拉胡尔生命。
于是,他们采用将金属桶绑上绳子放到井底的方式,拉胡尔心领神会,开始往桶里舀水,全力配合救援,他的聪明和坚强令人动容。可另一边,挖掘机挖到一定深度后遇到坚硬岩石层,挖掘速度大大减缓。
6月12日清晨,拉胡尔被困的第三天,挖掘机终于挖到地下18米。按计划要挖横向隧道,但隧道末端位置很关键,打在拉胡尔上方,打通后碎石可能砸中他;与他平行,机器可能伤到他。
为安全起见,救援人员决定将隧道末端打在他下方,挖掘机继续向下挖了3米。接着,从80公里外运来的大型钻机开始挖掘横向隧道,救援人员小心控制方向和速度,日夜不停工作。
可就在快要成功时,一块巨大岩石挡住了去路,钻机多次尝试无法打穿,救援陷入停滞。拉胡尔父母满心焦虑,切蒂斯格尔邦首席部长巴盖尔给他们打去视频电话慰问,承诺会尽全力挽救孩子生命。同时,救援队通过媒体向全社会发出协助请求。
拉胡尔被困的第四天,来自古吉拉特邦的救援机器人制造专家阿希尔联系了救援队。他曾多次利用自己研发的机器人参与救援并成功,此次决定免费帮助拉胡尔。机器人在他的操作下,成功突破岩石障碍。
但新问题又出现了,横向隧道上方结构不稳定,不断有碎石掉落,有坍塌风险。为稳固隧道,他们运来两根管道铺设加固,效果显著。靠近拉胡尔被困位置时,救援人员采用小型手提钻机和人工挖掘,避免伤害他。
6月14日,拉胡尔被困的第五天晚上11点多,救援人员终于来到他的被困位置。小心翼翼地将他从淤泥中解救出来,给他戴上氧气面罩,放在担架上从隧道抬出。
当拉胡尔出现在地面的那一刻,现场欢呼雀跃,无数人通过电视和网络见证了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他躺在担架上,面带微笑,身上和脸上沾满淤泥,但精神状态良好。救援任务宣告成功,拉胡尔在黑暗井底度过了艰难的104个小时,创造了生命奇迹。
拉胡尔的父亲在接受采访时激动地说:“每个小时都是一种考验,但我的儿子胜利了。”随后,拉胡尔被救护车送往就近医院,治疗费用由切蒂斯格尔邦当局承担。
经检查,他因在井中时间过长,细菌侵入体内引发感染,虽无生命危险,但需在ICU接受监护和治疗,父母在病房外寸步不离地陪伴。切蒂斯格尔邦首席部长巴格尔在推特上发文,称赞拉胡尔勇敢,并感谢所有救援团队。全国民众也为他祈祷,希望他早日康复。
拉胡尔在医院经过4天治疗后,于6月18日顺利出院。医院外和村子里,人们准备了礼物,欢声笑语地欢送他回家,老人们为他献上祝福。拉胡尔的父母带着他感谢了所有救援人员,并送上手写感谢信,他还与救援者们亲切合影。
实际上,在印度偏远农村,类似事件时有发生。一些村民挖井后未及时覆盖或标记,废弃井口成了孩子意外坠落的高危地点。
2006年哈里亚纳邦4岁男孩、2019年北方邦两岁小男孩都曾不慎掉入废弃水井,虽经救援成功获救,但还有更多类似事故,有人幸运获救,有人却失去生命。
这些事故一次次警示着人们,一定要重视废弃井口的安全隐患,别让这样的意外再次发生,守护好每一个孩子的生命安全。
来源:社会观察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