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将至,秋茬小茴香种起来!怎么种?9句口诀揭秘其丰产种法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01 16:18 1

摘要:在民间,曾经流传着一句:“白露过秋分,农事忙纷纷”俗语。这句俗语蕴含着深刻的农事智慧,它清晰地告知我们,自白露节气伊始,直至秋分之后,这段时间乃是民间秋收、秋种、秋管“三秋”大忙的重要时节。

在民间,曾经流传着一句:“白露过秋分,农事忙纷纷”俗语。这句俗语蕴含着深刻的农事智慧,它清晰地告知我们,自白露节气伊始,直至秋分之后,这段时间乃是民间秋收、秋种、秋管“三秋”大忙的重要时节。

白露至秋分前后,大地呈现出一派丰收与忙碌交织的景象。一些地区,那金黄的稻米、饱满的谷子、火红的高粱、圆润的大豆、粗壮的玉米以及洁白的棉花等农作物,都相继成熟,等待着农人们去采收,田间地头到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而在另一些地区,农人们正将精力投入到腾茬、运肥、翻地、整地、播种等秋种工作中,为下一季的收获埋下希望的种子。并且,在紧张地开展秋收秋种工作的同时,他们还得兼顾部分作物的秋管工作,以确保农作物能够顺利成熟和丰产丰收。正因如此,“白露过秋分,农事忙纷纷”这句俗语才得以在民间代代相传。

提及秋种,农人们不仅要种好各类秋茬农作物,还有不少秋菜需要依照农时和节令及时播种。就拿秋茬小茴香来说,它就需要在白露节气前后播撒到土地里。小茴香,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它既是餐桌上常见的调味品蔬菜,也是一味常见的药用植物。这种植物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栽植历史,作为菜蔬,它具有提味增鲜、添香增色之功效;入药之后,更有温中散寒、理气和中之良效。故而,小茴香堪称一种备受人们青睐的康养食物。

小茴香是一种性喜温凉气候的植物,种子适宜在15度至20度的环境中发芽,茎叶适宜在10度至25度的环境中生长发育;而温和的光照和较大的昼夜温差,更利于小茴香茎叶开展光合转化和营养物质积累;从小茴香的生长习性来看,它既是一种可以春种,也可以秋种的一种植物;通常情况下,春种一般在春分至清明前后,而秋种习惯在白露前后下播。

对于广大种植者而言,若能掌握一套科学有效的种植技术,种出优质高产的小茴香并非难事。所以,我将自己所掌握的秋播小茴香种植技术,精心总结成了九句朗朗上口的口诀。接下来,我为大家解读,我是如何凭借这九句口诀种出优质高产的小茴香的。

九句口诀种出优质高产秋小茴

白露到来秋风起,秋种小茴正当时

解读:这句口诀明确确立了白露节气,是秋茬小茴香的适播节令;白露,是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重要节气;自进入这个节气之后,夏日的暑气逐渐消退,早晚会增添一份秋日的凉爽感;在这个节气期间,日平均气温会稳定到15度至25度之间;这个温度水平,既有利于小茴香种子生根发芽,也有益于小茴香幼苗健康成长。

除此之外,这句口诀还想告诉我们,把握小茴香的播种时机对其一播全苗以及优质高产非常重要;而民间秋播小茴香的经验共识,也证明秋茬小茴香的播种时机应严格把握在白露节气前后;播种过早,气温过高、不仅不利于种子发芽出苗,也不利于幼苗生长发育,还容易导致植株旺长;如果播种过晚,气温过低,会造成小茴香生长期不足,从而影响其产量和品质。

不过,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宽广,南北各地气温差异很大,小茴香的秋播时机把握不具有统一性;比如,在降温较早的北方地区,其秋小茴香的适播期应提前至八月下旬;在黄淮地区,秋播小茴香的适播期应该在九月上旬,也就是白露节气前后;在降温较晚的南方大部分地区,秋茬小茴香的适播期应延迟至九月中旬或下旬。

种前精挑选良种,轻搓子房分两室

解读:这句口诀针对秋播小茴香的种质提出了具体要求。从口诀所传达的信息可知,秋播小茴香需精心挑选良种。建议选取成熟度高、籽粒饱满、颗粒硕大、色泽鲜亮的新种子。若能挑选到分枝能力强、抗倒伏且抗性高的优质良种,更易实现优质高产。在选种时,可从种子的颜色和气味着手判断。例如,具有浓郁香味的种子可认定为优质良种,而气味淡薄的种子可能是陈旧种子。正常种子的颜色通常为黄绿色或棕灰色,陈旧种子则多呈现灰暗色泽。

小茴香的种子属于双悬子室结构,即每颗种子包含双子房,且每个子房里的种子都能作为独立的繁殖体。若直接将双悬子室的种子播种到地里,会导致双株出苗的情况,给小茴香生产带来单位面积群体数量过大的潜在风险。为消除这一隐患,依据过往经验,可将小茴香种子放在手心轻轻揉搓,使茴香种子的双子房分离;也可把茴香种子置于桌面,用擀面杖或酒瓶子碾压,同样能达到分离子房的效果。

避光催芽三两天,破肚露白再播种

解读:这句口诀强调需对选定的小茴香种子实施进一步的技术处理。虽说小茴香种子能够进行干播,但秋茬小茴香生育期较短,干播易缩短其生长周期。相较之下,浸种催芽更有助于延长生育期,推动秋茴香实现优质丰产。具体操作如下:把子房分离的种子置于20摄氏度的温水中,持续浸泡24小时,借助温度变化激发种子的萌发机制。此外,浸泡能使种壳软化,让水分渗透至胚芽周围,为胚芽萌发提供充沛的水分保障。

待茴香种子充分浸泡后,经过多次冲洗以去除杂质,随后捞出放入湿润的纱布袋中,置于约20摄氏度的恒温环境下避光催芽。大约72小时后,当大部分种子破肚露白,也就是种皮开裂、胚根外露时,便可进入播种阶段。在避光催芽期间,需每日取出种子,喷洒清水以维持其湿润状态。值得注意的是,催芽期间温度不可高于25摄氏度,否则会致使种子发生质变。

茴香择土较宽松,半沙半土产量丰

解读:这句口诀明确了秋茬小茴香的择地标准。结合生产实践经验可知,小茴香对土壤土质条件的要求并不严苛,只要有土壤和水分,它便能落地生根、发芽生长。然而,若将小茴香种植于土质深厚肥沃、疏松通透,富含腐殖质,微量元素均衡且保水保肥能力强的沙壤土或半沙壤土中,将更有助于其发芽出苗,实现全苗、壮苗,为后续的优质高产奠定坚实基础。

足施底肥把地整,晒垈耧细地耙平

解读:秋小茴香生育周期相对较短,且在其生长进程中,开展根内追肥活动多有不便。故而,播种前为种植地土壤施足基肥,对于秋小茴实现优质高产而言,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通常的操作方式为:播种前对土壤进行深翻,深度约20厘米。深翻之后晒垈5至7天,此举不仅能够改良土壤结构,使土质变得酥松,提升土壤的疏松程度,还能借助光照中的紫外线杀灭土壤中潜藏的病菌与虫卵,降低小茴香生长过程中病虫害的发生几率。

在翻地的同时,可同步进行足量基肥的施加。秋茬小茴香的基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建议每亩施入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2000至3000公斤,并配施氮磷钾复合肥40公斤。若身边有草木灰资源,每亩还可增配100公斤草木灰。经过充分晒垈的土壤,可进行多次耧耙操作。按照精细整地的标准,把种植地整饬成疏松、通透、细软、平坦的理想播种环境,随后依照规划做畦以备播种。

茴香喜好簇居生,撒播条播皆可行

解读:这句口诀意在表明,小茴香是一种适宜密植的植物。小茴香茎秆纤细,分枝众多,叶丛细密繁茂,整体呈现上重下轻的形态。若疏植,在风雨来袭时,茴香庞大的枝叶会随风摇摆,加之基部土壤过于潮湿,极易出现倒伏或茎秆折断的情况。而适当密植时,茴香的枝叶能够相互支撑扶持,即便遭遇风雨,也可避免倒伏或折茎现象的发生。并且,在营养顶端优势的作用下,簇拥生长的小茴香都能茁壮成长。

一般而言,小茴香的密植可通过撒播或条播的方式达成。由于茴香种子籽粒细小且质地轻盈,撒播时容易出现抛洒不均的状况。在进行撒播作业时,可将小茴香种子与细沙按照1:5的比例充分混合拌匀,如此便能实现均匀撒播。条播时,可开浅沟进行播种,行距通常规划在15至20厘米。每亩用种量约为5至6斤,播种后需进行覆土镇压,使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从而利于生根、发芽、出苗。

播时墒好出苗齐,墒差改墒再下种

解读:此句口诀对小茴香播种时的墒情提出了明确要求。墒情的好坏,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小茴香的出苗率与出苗质量。小茴香播种的理想墒情为:土壤保持湿润却不泥泞,将土壤攥于手心能够握成土团,且这土团落地后可自然松散。若墒情不足,可提前两至三天浇足水分以改善墒情,待墒情适宜时再行播种。倘若土壤过于湿润,则可通过晾墒的方式,待条件合适后再进行播种。

茴香籽小劲不足,覆土半指出苗匆

解读:此句口诀针对秋播小茴香的播种深度给出了具体要求。口诀清晰表明,秋播小茴香的播种深度约为半指,这半指深度大致在0.5厘米至1厘米之间。这意味着,小茴香播种宜浅不宜深。究其原因,小茴香种子籽粒细小,顶土能力较弱。俗语云:“茴香种小二两劲,园土半指刚正好”。倘若覆土过深,小茴香会面临出苗困难、苗势孱弱、出苗不齐等诸多问题。然而,播种也不宜过浅,过浅容易因表土干燥而降低出苗率。

茴香出苗怕雨弹,覆草盖畦苗儿青

解读:小茴香出苗之后,其幼苗呈现出纤细娇嫩之态,且根基尚浅。幼苗的根系对雨滴的拍弹以及雨水的冲击颇为敏感。为规避上述因素对小茴香幼苗造成损害,可于小茴香播种之后,在畦面上覆盖青草、稻草、茅草或者遮阳网等遮蔽之物,以此保护幼苗免受雨滴或雨水的直接冲击。覆盖物的厚度需把控得当,以能见度达到50%为宜。若覆盖物过厚,将会影响通风与透光;若过薄,则难以起到保护作用。待幼苗生长至2 - 3厘米的高度,茎秆变得坚硬壮实时,应及时撤去覆盖物,以防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

概述

关于种植秋小茴,我根据多年种植实践和积累的经验,用九句口诀概括出来整个培植过程;这九句口诀分别是:“白露到来秋风起,秋种小茴正当时;种前精挑选良种,轻搓子房分两室;避光催芽三两天,破肚露白再播种;茴香择土较宽松,半沙半土产量丰;足施底肥把地整,晒垈耧细地耙平;茴香喜好簇居生,撒播条播皆可行;播时墒好出苗齐,墒差改墒再下种;茴香籽小劲不足,覆土半指出苗匆;茴香出苗怕雨弹,覆草盖畦苗儿青”;只要按照这九句口诀的要求悉心践行,并结合实际灵活运用,种出优质高产的秋小茴并不难;希望这几句口诀对各位种植户有所帮助!

来源:农家事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