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家孩子已经8岁了,还是对人不亲近,还能改变吗?是不是来不及了?”
谱系家长担心地问:
“我家孩子已经8岁了,还是对人不亲近,还能改变吗?是不是来不及了?”未必。
那么要怎么做呢?
大家都知道,“对人的兴趣”是谱系儿童发展上的核心问题。表现在他们的亲人行为相较于一般儿童少很多——
一般初生婴儿看到人会笑、对人的声音、气味特别敏锐...这些都是亲人行为。
而谱系儿童因为在这方面的发育会有些不同。这也让他们在婴儿期减少了很多与人互动练习的机会,影响到后期社会心智的发展。
再加上,孩子通常在2岁以后才会被发现发展异常,已经过了早期发展阶段,“重新”发展“亲人性”似乎困难重重。
那么这时我们还能补上孩子对人最纯真的好奇心吗?
答案是可以。
通过改变周遭亲近的人与他们互动的方式,可以重新诱发孩子的亲人行为。
回到文章开头的问题:“我家孩子已经8岁还是对人不亲近,这么大还能改变吗?”
都可以的。
只要大人改变互动、教学的方式,都能重新改变孩子对人的亲密行为。
一旦亲密行为改变,社交兴趣就会改变。
以上回答来自ALP(主动式学习方案)创始人罗一凯老师。
本周五晚8:30【暖星社区】大咖直播,罗一凯老师将就【如何从ALP的角度切入,对亲密行为进行改变?】这一主题,为大家详细道来。大家也可以在直播间提问,罗老师将为大家解答。
来源:育儿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