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药”小檗碱(黄连素)新用途:防息肉复发、降糖、降脂、降压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2 10:29 1

摘要:研究表明,小檗碱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和抗病毒活性,能抑制急慢性炎症,能降低空腹血糖、改善糖耐量、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和促进胰岛素分泌;并通过干预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形成、影响肿瘤细胞生长周期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小檗碱亦称黄连素,是从中药黄连中分离的一种季铵生物碱,是黄连抗菌的主要有效成分。

研究表明,小檗碱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和抗病毒活性,能抑制急慢性炎症,能降低空腹血糖、改善糖耐量、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和促进胰岛素分泌;并通过干预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形成、影响肿瘤细胞生长周期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以下内容是根据近20年来的相关研究,进行的小结。

1.肠道感染治疗

疗效:对细菌性痢疾等肠道感染有效,通过抑制细菌DNA及蛋白质合成,破坏细胞膜结构。

用法:成人每次100-300mg(0.1-0.3g),每日3次;儿童按年龄调整剂量(如1-3岁50-100mg/次)。

禁忌:溶血性贫血、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患者禁用。

2.预防肠息肉复发

疗效:临床研究表明,小檗碱(100mg/次,每日3次)可降低结直肠腺瘤术后复发风险36%(RR=0.77),停药后6年累积复发率仍显著低于安慰剂组(34.7% vs 52.1%)。

适用人群:结直肠腺瘤术后患者,需长期随访监测。

机制: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抑制致癌物生成,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如IL-6、TNF-α)。

3.溃疡性结肠炎

小檗碱可降低结肠炎小鼠的结肠损伤,升高小鼠结肠上皮细胞( IEC) 中的下调ER 应激标记物caspase-12,caspase-3 和GRP78 mRNA 水平,减轻小鼠结肠炎性反应,保护肠道,在腹腔感染早期,降低促炎因子的表达量,降低炎症反应的强度,减缓紧密连接蛋白的消失和肠上皮细胞的死亡保护肠屏障。

黄连素研为细末,用蒸馏水制成0.2%的水溶液,每取100ml加锡类散0.6g,加温至38℃,保留灌肠2小时以上,14日为1个疗程,连用1-2个疗程。

1.降血糖与降血脂

疗效: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抑制肝糖异生,降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

机制:调节肠道菌群,减少脂质吸收,激活AMPK通路。

用法:高脂血症患者每日3次,每次0.3g,连服20天;糖尿病患者每日4次,每次0.4g,持续1-3个月。

2.缺血性卒中神经保护

疗效:临床前模型显示,小檗碱(10-300mg/kg)可缩小梗死面积30%-50%,抑制炎症因子(TNF-α、IL-1β)并促进神经再生。

机制:通过TLR4/NF-κB通路抗炎,激活Nrf2抗氧化通路。

小檗碱通过干预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形成、影响肿瘤细胞生长周期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抑制转录因子AP-1 活性、抑制肿瘤细胞的黏附作用,抑制肿瘤细胞侵袭与转移,调节促凋亡基因和抗凋亡基因、调节线粒体跨膜电位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并可降低HT29 细胞摄取葡萄糖能力,降低HT29 细胞葡萄糖转运蛋白( GLUT1) 蛋白表达量抑制人结肠癌HT29细胞的增殖,减少皮下移植瘤组织中M2 型巨噬细胞标志物CD +68及CD +206巨噬细胞的数量,抑制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形成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疗效:2年口服(剂量未明确)可降低术后复发风险36%(RR=0.77),停药后6年累积复发率仍显著低于安慰剂组(34.7% vs 52.1%)。

适用人群:结直肠腺瘤术后患者,需长期随访监测。

2.脑胶质瘤抑制

疗效:通过线粒体/死亡受体双通路促凋亡,抑制细胞周期(G1/S期阻滞),降低转移相关蛋白MMPs表达。

挑战:需解决水溶性差、生物利用度低的问题,目前多通过纳米载体技术提升疗效。

1.糖尿病脑病

疗效:抑制肠道菌代谢物δ-VB,减少脑血管炎症(TLR4/MyD88/NF-κB通路),改善认知功能。

机制:调节短链脂肪酸(SCFA)与脂多糖(LPS)平衡,保护血脑屏障。

2.神经退行性疾病潜力

研究方向:动物模型显示其抗氧化、抗凋亡作用可能对阿尔茨海默病等有辅助疗效,但缺乏临床数据。

五、心血管疾病

1.抗心律失常

疗效:对房性、室性早搏有效率高达90%,尤其对室性早搏效果显著。

机制:抑制血管平滑肌α受体,减轻冠状动脉收缩,改善心肌缺血。

用法:成人每次0.4g,每日4次,显效后减量至0.2-0.3g维持。

2.抗心力衰竭

疗效:改善心肌收缩力,适用于轻中度心衰患者。

用法:每次0.4-0.6g,每日3次,餐前服用,总有效率71%。

3.原发性高血压

由于外界强烈刺激长期反复作用于大脑皮质,引起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导致 大脑皮质的功能失调,因而皮质下血管舒缩中枢的功能发生紊乱,以致全身小动脉收缩,而使血压升高。

此时可服盐酸小檗碱治疗,每次0.1~0.3克,一天三次,4个星期为一个疗程,一般3~6天见效,总有效率为81%。这可能是由于该药能通过抗胆碱酯酶增强乙酰胆碱作用,扩张血管所致。

六、其他应用

1.抗血小板聚集

疗效:抑制血小板聚集率,预防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用法:每日0.9g分3次口服,30天为一疗程,可用2-3个疗程。

2.褥疮

用法:黄连素粉末与盐酸环丙沙星溶液调成软膏,外敷创面,每日2-3次,7天为一疗程。

1.常规剂量

成人:肠道感染100-300mg/次,每日3次;降脂/降糖需遵医嘱调整(部分研究用至300mg/kg)。

儿童:按年龄分阶段(如10-12岁200-250mg/次),餐后服用以减少胃肠刺激。

2.禁忌与风险

禁忌症:孕妇(尤其妊娠早期)、哺乳期女性、过敏者、蚕豆病(G6PD缺乏症)患者禁用。

不良反应:偶见恶心、呕吐、皮疹;过量可能引发低血糖或心律失常。

药物相互作用:避免与含鞣质中药(如茶叶、石榴皮)同服,可能形成沉淀。

南京市第一医院内分泌科. 黄连素降脂机制研究. Nature. 2020;580(7803):S1-S3.房静远团队. 小檗碱预防结直肠腺瘤复发. Lancet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2020;5(12):931-939.Dolatkhah N, et al. Berberine in ischemic stroke neuroprotection. BMC Pharmacol Toxicol. 2025;26(1):28.Chen Y, et al. Berberine-loaded nanoparticles for glioma therapy. ACS Nano Sci Au. 2025;5(2):145-156.徐志超团队. Berberine biosynthesis pathway elucidation. Science Advances. 2025;11(18):eade9876.王琰团队. Berberine improves diabetic encephalopathy via gut-brain axis. Engineering. 2025;21:123-135.黄玉红. 盐酸小檗碱片抗菌作用研究.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部报告. 2025.姚志远. 小檗碱新适应症探索. 中日友好医院内部资料. 2025.

来源:胃肠病科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