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明理(3):为什么“一周不如一周”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3-26 17:30 1

摘要:在我国历史上,夏商周是奴隶社会,其中周朝由武王姬发在公元前1046年建立,公元前256年被秦国灭掉。作为周朝存在了790年,历经32代37个王。也是我国历史上最长的王朝。周朝之所以长久,主要是其实行的分封制和礼乐制度有关,封邦建国拱卫王朝,诸侯不得越礼。虽然秦

在我国历史上,夏商周是奴隶社会,其中周朝由武王姬发在公元前1046年建立,公元前256年被秦国灭掉。作为周朝存在了790年,历经32代37个王。也是我国历史上最长的王朝。周朝之所以长久,主要是其实行的分封制和礼乐制度有关,封邦建国拱卫王朝,诸侯不得越礼。虽然秦始皇废除分封制,建立了集权制,都被后朝所用。但是没有任何朝代超越周朝历史,因此分封制的作用不能低估。

周,这个字,来自周原,就是渭河流域岐山以南这片土地。甲骨文中的“周”字像在一块田地里密植上庄稼的样子,本义为雕刻细密,完备。所以武王伐纣后定国号为“周”。但是,这个完备的周,在后来被采用国号时,却不完备了。以至于出现了“一周不如一周”现象。

周被秦灭后,又被采用为国号已经到了南北朝的公元557年,宇文觉称帝,便以爵号“周”作为国号,定都长安,先后历经了孝闵帝宇文觉、明帝宇文毓、武帝宇文邕、宣帝宇文赟与静帝宇文阐五位帝王,公元581年,隋国公杨坚取代北周,并建立了隋朝,历时24年。史称北周。

公元690年,武则天改唐建周,定都洛阳,改名神都,因为皇位继承问题,705年神龙政变后还位于太子中宗李显,共15年,期间只有女皇一位君主。史称武周。

公元951年郭威灭后汉建国,定都开封,至960年北宋建立,共计历经三帝,享国10年。史称五代十国之后周。

以上北周、武周和后周,是被正史承认的王朝,其中武周继承了唐朝疆域,是唯一一个大统一的王朝,北周和后周,都是割据北方的政权。还有两个正史上不被承认的割据南方的政权,分别是:

公元1354年张士诚称周王,后改吴王,1367年灭亡于朱元璋,共13年,史称张周。公元1673年吴三桂自称周王、兴明讨虏大将军。康熙十七年(1678年),吴三桂在衡州(今衡阳市)登基为皇帝,国号大周,建都衡阳,建元昭武。1681年(康熙二十年)冬,孙子吴世璠兵败自杀。大周存在3年,史称吴周。

从以上5个国号周的王朝和政权存在时间看,确实存在“一周不如一周”的历史现象。这些周的建立者都承认自己是周文王的后代。这些周的定都位置从镐京、长安向洛阳、开封和衡阳转移,越来越离开了周原,他们祖宗的发源地。没有祖宗的庇护,或许就是“一周不如一周”的原因。当然,像宇文觉、郭威、武则天、张士诚、吴三桂等都想打着周人后代的旗号而已,根本就不是文王姬昌的后代。

来源:阳夏朱萸

相关推荐